俄羅斯的掙扎終究失敗,僅存一艘航母恐就此折戟!

如何才能貼切的形容俄羅斯的航母夢?恐怕非“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莫屬!上月底,原本正在薩夫諾沃進行大修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突遇事故:用來停泊航母的PD-50號浮船塢沉沒,繼而引發倒塌的起重機砸中艦體......

俄羅斯的掙扎終究失敗,僅存一艘航母恐就此折戟!

雖然事發後俄方立即對外表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並未因此受損!到底是安然無恙還是顧及顏面,無從所知!但近日又有美國媒體報道:俄官員已承認俄羅斯目前已無能力繼續整修工作;PD-50浮船塢沉沒後俄羅斯已經沒有可以容納的下“庫茲涅佐夫”號的地方。

可以感受到,當前的俄羅斯在航母這件事兒上滿是心酸和無奈!回顧歷史,被諸多海域環抱著的俄羅斯從來都不乏一顆成為“海洋霸主”的決心:彼得大帝時期,為了能與奧斯曼帝國在海洋上抗衡,俄海軍應運而生!發展至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已可稱雄一方。

俄羅斯的掙扎終究失敗,僅存一艘航母恐就此折戟!

但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因受制於技術和經濟等問題,其海軍實力迅速退化;這也直接導致俄羅斯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對日作戰中遭遇慘敗,其麾下的波羅的海艦隊更是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慘遭全殲!

蘇聯的成立並沒能夠在短期內拯救俄海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海軍實力也依然十分有限。直到二戰後美蘇冷戰大戲開唱,自十九世紀起沉淪的俄羅斯海軍才迎來新的轉機!不過客觀而言,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都從未把航母當作是未來海軍的核心看待......

俄羅斯的掙扎終究失敗,僅存一艘航母恐就此折戟!

冷戰初期,俄海軍的建設理念是以核潛艇部隊為核心,直到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和赫魯曉夫下臺後,蘇聯才決心下力建設一支更為強大且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水面艦艇部隊!但面對彼時已擁有相當實力航母戰鬥群的美國,蘇聯並沒有採取對等制衡,而是另闢蹊徑的選擇研發“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戰爭理念和戰略眼光的侷限讓蘇聯錯過了最寶貴的航母發展時間,而“庫茲涅佐夫號”作為蘇俄真正意義上的首艘航空母艦,服役之時蘇聯也已行將就木;而它的次級“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最終竟被以廢鋼材之名拆解出售,可悲可嘆矣!

俄羅斯的掙扎終究失敗,僅存一艘航母恐就此折戟!

所以說,蘇聯的航母發展之路被嚴重侷限在冷戰框架中,根本沒有一個對未來的系統考量,而這也是導致俄羅斯如今在航母領域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之一!誠然,在這個以航母為強國海軍核心的時代,受經濟低迷、技術斷層所困的俄羅斯若想要實現雄心萬丈就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

或許,PD-50浮船塢的沉沒和“庫茲涅佐夫號”的坎坷將會成為壓垮俄海軍航母夢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古語云:禍兮福所倚!誰又敢肯定這一連串的事故不會讓俄羅斯後知後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