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1803年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約翰·道爾頓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並且認為原子是一個實心的球體。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道爾頓原子模型

在1897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年發現了電子,並且在1904年,否定了道爾頓的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帶正電荷的球,電子鑲嵌在裡面,原子好似一塊“葡萄乾布丁”,故名“棗糕型”或“葡萄乾蛋糕模型”。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湯姆遜原子模型

1906年湯姆遜的學生,英國科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做了著名的 α粒子散射實驗,通過實驗推斷出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隨意地圍繞著一個,帶正電荷的很小的原子核運轉,就像行星圍繞著太陽 。否認了葡萄乾麵包式模型的正確性。1911年盧瑟福提出行星模型。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盧瑟福行星模型

1913年,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885-1962),在盧瑟福模型的基礎上,他提出了電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軌道,解決了原子結構的穩定性問題,描繪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結構學說。玻爾在行星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原子結構模型。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玻爾的原子模型

玻爾的原子理論給出這樣的原子圖像:電子不是隨意佔據在原子核的周圍,而是在固定的層面上,電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軌道上繞核作圓周運動,離核愈遠能量愈高;可能的軌道由電子的角動量,必須是 h/2π的整數倍決定;當電子在這些可能的軌道上運動時原子不發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當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時原子才發射或吸收能量,而且發射或吸收的輻射是單頻的,輻射的頻率和能量之間關係由 E=hν給出。玻爾的理論成功地說明了原子的穩定性和氫原子光譜線規律。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電子雲

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1887年8月—1961年1月)在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1892.08—1987.03)波長關係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諤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的模的平方,如果用三維座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雲。現代模型(電子雲模型) 電子繞核運動形成一個帶負電荷的雲團。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電子結構雲圖

在對電子運動的研究中,馬克斯·玻恩(1882年12月—1970年1月)用一個波函數Ψ(x,y,z)表徵電子的運動狀態,並且用它的模的平方|Ψ|2值表示單位體積內電子在核外空間某處出現的幾率,即幾率密度,所以電子雲實際上就是|Ψ|2在空間的分佈。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波函數座標系

現在我們知道,核外電子的運動與宏觀物體運動不同,沒有確定的方向和軌跡,只能用電子雲描述它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會(幾率)的大小,電子雲是物理和化學中的一個概念,就是用統計的方法對核外電子空間分佈的形象描繪,它區別在於行星軌道式模型。

為什麼以“電子雲”,來形容量子化的原子結構

在量子顯微鏡下的氫原子

電子有波粒二象性,對於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觀粒子,在一個確定時刻其空間座標與動量不能同時測準,這是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1926年提出的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它不像宏觀物體的運動那樣有確定的軌道,因此畫不出它的運動軌跡。不能預言它在某一時刻究竟出現在核外空間的哪個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處出現的機會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