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編前話】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站在新的歷史座標,翻開秦安厚重的奮鬥史,40年風雷激盪,歲月崢嶸,改革開放讓這座古城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回顧秦安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生動展現鄉村建設的輝煌成就,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特開設“鄉村鉅變”專欄,敬請關注。

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寬敞的柏油路、規整的綠化帶、亮堂堂的路燈,還有文化休閒廣場,我們村真是越來越美了,村民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了。這在幾十年前,真讓人想都不敢想。那時,我們只想著能不能吃飽肚子。”秦安縣隴城鎮鳳尾村村民付國和很有感觸地說。

如今的鳳尾村,乾淨整潔的街道、精美別緻的民居、氣勢恢宏的女媧祠,以及仿古涼亭、圍欄、過水橋、石桌、石凳和景觀石……整潔有致的村容村貌讓初來的記者也十分驚訝。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近年來,我們村採取點面結合,從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入手,踐行現代公共服務理念,改造自來水管網、硬化綠化進村道路,讓村民享受到和城鎮一樣的便利生活。在此基礎上,增設無線網等現代生活設施,打造出既可望山看水,又具備鎮村文明服務功能的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充分釋放農村發展潛力,培育新興經濟增長點。”村支部書記馮存福說到自己村的建設格外自豪。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民居)

村文書趙鴻舉告訴記者,鳳尾村已被確定為2017年秦安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近年來,我們村整合資金、整合項目,修建了696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和2550平方米的村級文化廣場,高標準修建幼兒園1所,全面提升了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一系列評選活動,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全村形成了文明和諧、遵紀守法、鄰里和睦、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近年來,在鎮上的大力支持下,鳳尾村加大對歷史文化遺蹟遺存的保護、修繕、改造和升級,完成龍泉官井修繕工程、女媧祭祀廣場的改擴建、女媧祠入口升級改造工程、女媧洞廣場和停車場新建工程,增添“鰲座龍頭四極碑”、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臺、佈設“洞前平臺”和“補天石”等新的內容,豐富女媧文化內涵,已形成了一個集生態旅遊觀光、尋根祭祖活動、美麗鄉村建設為一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文明村。女媧洞至街亭風景區實施了美化、綠化和硬化工程,栽植香花槐1.2萬株、白玉蘭100株、雪松300株、雲杉2000株,金絲柳400畝,油松100畝。同時,積極爭取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完成了女媧祠廣場至風溝景區排水渠2000米,風溝小河子河堤砌建400米,便民橋5座,護坡1600平方米,新建風溝景區女媧洞牌坊一處,新建木質休息景觀亭3個,木藝景觀橋7個,石板鋪設女媧洞洞前廣場1200平方米,築建了女媧洞前觀景平臺1處。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變化可不僅僅是‘硬件’,‘軟件’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趙耀林口中的“軟件”就是人們的精神面貌。他告訴記者,隨著村容村貌的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變,打牌的少了,去農家書屋的多了;遊手好閒的少了,苦幹實幹的多了。這幾十年鳳尾村無論是村內道路硬化、庭院綠化、居住優化、環境美化、路燈亮化,都讓農民真正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如今,村上已初步形成“吃媧鄉飯,住農家屋,走生態路”的旅遊休閒體驗產業致富鏈,帶動周邊群眾300多人專門從事旅遊服務業。同時,依託女媧祭祀活動,擴大旅遊宣傳推介範圍,充分利用民間祭祀女媧大典活動的有利時機,通過互聯網、QQ群、微信群等,加大對外宣傳。另外,先後爭取省市縣以工代賑、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美麗鄉村建設、危舊房改造等項目資金,精心打造一系列好的民生、民心工程,群眾脫貧致富信心和自身素質不斷增強,全村整體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

落日的餘輝暖暖地照在鳳尾村這片靜美的土地上,精神矍鑠的村民趙大爺告訴記者,聽說鳳尾村被評為“甘肅省鄉村旅遊示範村”,自己說不出的高興,“改革開放讓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希望我們村今後成為‘國家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鄉村鉅變」秦安隴城鳳尾村:文化名村的古韻之美

(民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