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hey我不願意活的像一個問號,東張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現在我為夢想超速在奔跑,心在燃燒,來吧!唱出感覺high出味道,yeah——”

雖然對於童年的美好記憶,可能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化,但是那段熟悉的旋律,卻仍歷久彌新,到現在聽到前奏還是會跟著輕輕哼唱,提醒著我們,自己的童年,似乎有那麼一點不一樣。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這首歌是經典動畫《我為歌狂》的主題曲《我的舞臺》,也許這個動畫的故事劇情在現在看起來已經有些老套: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們為了音樂和抵抗學校的不公平湊到了一起,創辦樂隊,參加比賽。建樂隊一波三折、幾起幾落,四個男孩還不懂團結的意義,理所當然鬧了好多笑話,吃了好多苦頭。最後在音樂夢想達成之時,他們還是收穫友情與親情,與家庭和學校的矛盾也最終達成了和解。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但是在2002年,這部動畫剛剛播出的時候,當時學校裡的年輕人還在用卡帶和隨身聽,早戀更加被學校明令禁止。這種標榜自我,追求夢想和自由的情懷,著實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驚豔到了很多人,同時被震撼的還有當時幼稚風橫行的中國動畫界。

那些角色,依舊鮮明的存在著我們的記憶中——

放蕩不羈,我行我素的葉峰。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剪短頭髮,摘下眼鏡的叢容。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還有不願再被束縛的楚天歌。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以及麥雲潔、蓋世愛、石小松等等等等……他們都在通往音樂的成長道路上,一起長大。

《我為歌狂》是上海美影廠製作的第一部長系列的動畫,很難得的是,這個曾經推出過《大鬧天宮》、《葫蘆兄弟》和《寶蓮燈》的動畫大廠,放棄了講述人與動物的低幼故事,一上來就把目光瞄準在青少年,嘗試了一個在當時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截然不用的風格,最終,製作了這部風格迥異,以青少年校園生活為背景的動畫。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這部動畫在人物造型、角色關係、情節構造、戲劇衝突乃至於鏡頭語言等各方面,都模仿了《灌籃高手》等一些日本人氣動畫,同時引入了人物Q版幽默等國產動畫從未使用過的表現手法,以及其他諸多流行元素。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並且為了貼近社會和校園生活,更加實際突出動畫效果,製作團隊從人設、配音甚至是編劇都大量採用了在校學生或者是剛畢業的學生,連主題曲的歌詞也採用了向大眾用徵集歌詞的方式創作。

不過因為經費不足,《我為歌狂》的製作也有著很多硬傷,比如人物肢體僵硬,動作呆板,動畫幀數過少,有著尷尬PPT既視感。然而就算這樣,這部用滿滿的誠意和勇氣製作的動畫,在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在驀然回首靜靜回味時,仍舊能感受到那一絲讓人豔羨的青春悸動。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另外,《我為歌狂》商業上也有著極大的成功的,甚至是現在很多國產動畫都無法複製的。僅僅在當時,《我為歌狂》的原聲大碟的銷售量都達到了 700 萬,還有各種衍生的小說,卡片不停的再版,這樣的成功因此還啟發了上海美影廠開始開設了衍生產品開發部。

以下圖片來自貼吧網友五帝神說——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雜誌上剪下來的一套信紙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我為歌狂人物卡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我為歌狂書籤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限量版的上海地鐵紀念磁卡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電信電話卡

青春和夢想,帶著一份大膽和一往無前,在歌聲中綻放。

這部動畫,烙印在我們心中的是一個時代,是童年,是青春。

同樣的,也是最美好的回憶。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最後也希望上海美影廠近期宣佈的《我為歌狂 第二季》也能延續經典,不負眾望,讓我們能再為歌狂吧…

你們當年最喜歡的《我為歌狂》中的角色又是誰呢?

16年,夢想和歌聲依舊勇往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