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工程諮詢的思考和認知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思考和認知

(獲得更多研討會信息,可直接點擊此圖片鏈接)

推行全過程諮詢的背景

一是“一帶一路”項目需要:“一帶一路”項目需要以中國投資帶動中國建造“走出去”,以中國建造輸出中國製造。但是,在中國建造中,工程諮詢服務技術標準與國際不接軌,是制約因素。

二是建設業主的需要:傳統碎片化諮詢服務已不能滿足各類建設業主的需要,比如房地產企業出於無奈,在集團內部實行“一條龍項目自管模式”,但組織過於龐大,管理成本較高。而政府業主對現行的碎片化諮詢、招投標現狀十分不滿,迫切需要專業透明、自證廉潔的工程諮詢服務。

三是工程諮詢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設計、造價、監理、招標代理等各類專業諮詢企業均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或天花板,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急需創新突破。

全過程工程諮詢

與建築師負責制的關係

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領域,全過程工程諮詢等同於建築師負責制,也就是國際建築師業務通用的執業範圍,與國際建築師協會(UIA)、美國建築師協會(AIA)、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的建築師執業規則和範圍基本一致。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重點、難點和焦點

工程諮詢是一種服務產品,是工程建設的龍頭和靈魂,關係到工程項目定義權及產業鏈話語權,它按階段可分為全過程工程諮詢和分階段諮詢。對於全過程工程諮詢,設計是主導,策劃是先行,造價是靈魂,重點是提供一體化工程定義交付文件(圖1),難點是把造價融入設計全過程,焦點是施工招投標,落地點是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設計為主導,是指全過程諮詢中“設計”應包括或“引領”造價、監理等專業諮詢,為業主“提供建築經濟、合同管理、施工監督與項目管理等服務。”這裡,未必是以設計院為主導,但設計院有天然優勢。事實上,誰能“罩”得住設計,誰就有可能成為全過程工程諮詢的牽頭方。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思考和認知

圖1全過程工程諮詢須

與造價管理改革同步推進

造價諮詢是全過程工程諮詢的靈魂,貫穿項目決策、設計、招投標、監理、竣工等項目管理全過程。工程造價與施工招投標一體兩面,互為唇齒,不可分割。當前,包括施工招標、計價、施工合同等在內的工程造價管理,事實上形成了“雙軌制”:政府工程依據“國家定額價+投標最高限價”,計價形式複雜,招投標市場較為混亂,糾紛多,造價高,社會關注,急需改革;以大型房地產企業為代表的社會資本依據企業定額及市場價,計價簡單,造價低,但亟需統一、規範的計價規則。目前,宜結合推行全過程工程諮詢,全面落實《關於進一步推進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建標[2014]142號),推行實物量清單全費用綜合單價,加快以“市場決定工程造價”為目標的造價及招投標制度改革,以企業定額取代國家定額,實現造價管理國際化、市場化。研究發現,若不配套推進造價管理及招投標制度改革,全過程工程諮詢(建築師負責制)將難以順利推行。

全過程工程諮詢有助於建立業主方、

諮詢方、承包商“鐵三角”關係

“放管服”中應加強對建築市場治理的管理力度,對工程項目分三類研究,分別施策,著力於構建業主方、諮詢方、承包商“鐵三角”關係,以全過程工程諮詢為抓手助力業主提升項目管理能力。第一類政府工程,重點是解決“真招標”問題,即招標目的是選擇質優、價低、信譽好的承包供應商,這是政府工程推行全過程工程諮詢的前提;第二類房地產工程,發展基於擴初設計即招標圖設計的工程總承包,實質上就是國際DBB模式;第三類社會工程,即民營、外資、世行項目,業主須建立可靠、穩定的全過程工程諮詢顧問,發展國際DBB模式。其中,政府工程項目管理應向大型房地產企業借鑑和學習。

防止碎片化諮詢“拼接”變身

全過程工程諮詢

碎片化諮詢下各專業諮詢各自為政,設計、造價、招標文件相互分離,加之“國家定額價+投標最高限價”的存在,客觀形成了圖、材、量、價的分體,導致大量錯、漏、碰、缺,各專業諮詢方的服務被割裂,造成各責任主體方應承擔的責任“漏”到業主身上,業主苦不堪言,甚至因難以自證廉潔而造成懶政、惰政。全過程工程諮詢及分階段諮詢與碎片化諮詢的最大區別在於,諮詢服務過程及各專業諮詢之間始終貫穿一條主線——“先定義,後資審,最低評標價中標。”當前,剛剛開始探索、推進全過程工程諮詢,須注意區分碎片化諮詢不是分階段諮詢,防止碎片化將諮詢“拼接”後以全過程或分階段諮詢的面目出現。同時,必須注意全過程工程諮詢從內涵、實質上也完全不同於項目管理、代建制。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思考和認知

圖2貫穿全過程工程諮詢的招採模式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焦點是施工招投標,落地點是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其全過程貫穿一條主線,這就是國際招採模式與工程定價體系(圖2)——“真招標,早發佈,詳定義,嚴資審,細評審,強擔保,最低評標價中標。”這種成套的、體系化的國際通行招採模式,基本上可克服碎片化諮詢條件下傳統招採模式的弊端:如工程定義分體式描述導致大量的錯、漏、碰、缺;暫定價、變更及二次招標多,決算久拖不決;扯皮多、拖工期、易被圍串標等。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交付成果、服務內容、收費價格

工程諮詢服務商可分階段交付成果、提供服務,各階段的成果和服務之間“有機”聯繫在一起,環環緊扣。參照國際建築師服務範圍,結合國情,房屋建築與市政工程全過程工程諮詢可分為5個階段。按完成5階段全部服務內容計,試點項目收費可視項目情況不同按工程總造價的7%-11%與業主協商確定,逐步探索、完善收費辦法。

5階段包括的12項服務內容具體如下:

決策策劃階段

(1)項目建議書,選址意見書,設計任務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築策劃書,概念方案設計;

(2)項目前期其他諮詢: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社會穩定評估報告,項目融資方案等;

設計報建階段

(3)方案設計(附估算),初步設計(附概算),施工圖設計(附預算);

(4)協助或代理業主辦理規劃報建手續;

(5)施工臨建設計與施工;

招標階段

(6)招標工程量清單,產品說明書,產品封樣,招標文件;

(7)協助或代理業主辦理招標報建手續,組織施工方報名、資格予審、發標、評標、定標、簽訂合同;

施工階段

(8)監理大綱,批覆施工組織設計,批覆開工報告,協助或代理業主辦理建設報建手續,工程開工;

(9)現場設計監理,合同管理,設計變更,進度款審核,實“現三控兩管一協調目標”;

(10)試運行,協助編制竣工圖,竣工驗收與結算;

使用階段

(11)建築後評估;

(12)諮詢方定期回訪。

全過程工程諮詢的優勢

全過程工程諮詢以項目目標和客戶長遠利益為依歸,發揮專業化、集成化、前置化優勢,可為業主方節約工程造價的1/5,縮短建設週期1/5,提升工程質量及建設品質,助力提升業主方項目管理。它抓住了建築市場治理的“牛鼻子”,還可促使施工方、監理方、造價諮詢、財政評審、政府審計等“合規、歸位”,建立業主方、諮詢方、承包商“鐵三角”關係,規範建築市場治理,有利於解決工程領域腐敗問題。

全過程工程諮詢對各相關方的好處

第一,讓業主單位“省錢、省時、省心”,提升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二,有助於設計、諮詢企業的轉型發展;

第三,加強政府管理部門的預算評審和管理,提升財政預算計劃的準確性;

第四,有助於提高建築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尤其是有利於深化造價管理改革,解決招投標亂象;

第五,規範建築市場有序競爭,引導施工企業憑實力、靠價格合規競爭,優勝劣汰。

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的國際“對標”

全過程工程諮詢(建築師負責制)是與國際接軌、與市場接軌的工程諮詢制度。可引進、借鑑國際建協(UIA)職業實踐委員會“建築師職業實踐政策推薦導則”對建築師職業責任的界定:“包括提供城鎮規劃,以及一棟或一群建築的設計、建造、擴建、保護、重建或改建等方面的服務。這些專業性服務包括(但不限於):規劃、土地使用規劃、城市設計、前期研究、設計任務書、設計、模型、圖紙、說明書及技術文件,對其他專業(諮詢顧問工程師、城市規劃師、景觀建築師和其他專業諮詢顧問師等)編制的技術文件作應有的恰當協調,以及提供建築經濟、合同管理、施工監督與項目管理等服務。”

注意區分全過程工程諮詢

與工程總承包

兩者在責任性質、價值訴求、盈利模式和服務採購模式上都完全不同,不可混為一談。前者系“包諮詢”,屬於包服務,不涉及物質化產品的生產,包括工程諮詢(投資)、代建制、勘察、設計、造價諮詢、招標代理、工程監理、項目管理等專業諮詢服務,提供的是智力型諮詢服務,收取的是費用,不宜實行價格競爭;後者系“包工程”,是一種物質化的建築生產,提供的是實體化的建築產品,獲取是工程造價,實行價格競爭性招標。必須注意的是,國際EPC工程總承包模式適用於石油化工、能源、汙水處理等設備製造供應量較大、產能指標可量化考核的工業項目,並不適用於房屋建築項目,須防止借推行全過程工程諮詢之實,盲目推行工程總承包。

設計企業如何推進全過程工程諮詢

創新“三要素”,即人才、產品、市場,須“一把手”親自抓。一是打造複合型人才團隊,召回那些被開發商挖走的同事“迴流”,組建設計、造價、招標、監理、項目管理、項目前期等相融合的專業人才團隊;二是樹立“產品研發”意識,做出特色及核心專長;三是抓市場承攬。第一,產品研發要紮實,做好技術準備和組織準備,同時以聯合體或合作方式解決資質問題;第二,須獲得業主的“超級信任”,要與業主方領導及管理團隊深度溝通,全面介紹全過程工程諮詢的優勢及操作要點,以高度的專業能力、研發成果和試點經驗,獲得業主方對全過程工程諮詢聯合體的充分信任。初期,應以社會資本、中小房地產企業為服務目標;第三,須向業主“一把手”說明,施工招標是全過程工程諮詢的焦點與核心,是維護業主利益、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

(本文為王宏海在2018第二屆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的主題發言摘編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