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青少編程》——教育產業媒體“鯨Media”專訪童程童美

‘鯨Media’簡介 鯨媒體一家面向教育產業的專業媒體,由行業、資本、媒體等各領域資深人士創辦。面向教育產業的商業化領域,提供基於資本、產品、趨勢、動態、模式、思想等方面的深度觀察、分析、解讀等高質量的原創內容。

以下為專訪正文

目錄

  • 三師教學的奧秘
  • 線上平臺“童程在線”的推出
  • 在線教育盛行,為何仍加大線下校區的擴張?
  • 師資優勢會成為護身符?
  • 今年的目標:四個億

導語

在北京達內教育集團總部,齊一楠乾淨整潔的辦工桌上放著家人的照片,馬克杯上也印貼著兩個幼子的圖片,此時距離他加入達內、籌建杭州校區、一年後升遷至北京已經有11年的時間,齊一楠也從杭州中心主任、北方區總經理等職一路上升至副總裁。

2014年,少兒編程教育的風從海外刮到國內,也就是在那兩年,主營成人IT培訓16年之久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達內教育開始籌劃如何開闢少兒板塊。從立項、投入調研、設計和打磨課程,前前後後經過一年時間,在2015年11月,達內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對外宣佈推出少兒電腦編程和少兒電腦美術培訓課程,並形成獨立品牌——童程童美。

很顯然,學編程要從娃娃抓起已是大勢所趨。在政策、資本以及市場的推動下,去年年底,達內重新明確了童程童美的戰略定位——加大投入、加快發展,也正是在那段時間,在達內集團的戰略安排下,齊一楠將自己的管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童程童美。在今年年初,童程童美重新定義為面向3-18歲青少兒的編程教育品牌,這也意味著國內IT培訓老大哥將市場下沉至3-6歲的低幼編程領域。

事實上,不少事例也在說明,達內總裁韓少雲對外所稱的“加快童程童美的擴張節奏,3-5年內趕超成人業務”是來真的,例如今年3月達內完成了對青少兒機器人培訓機構好小子的戰略收購;又如今年7月童程童美啟動了“中國少兒編程節”、亮相在線少兒編程平臺“童程在線”。

而從上市公司達內的財報業績中也有更直觀的體現:童程童美在2017全年已經實現招生人數9580人,對比2016年人數增長3倍多;覆蓋到24個城市、設有58個教學中心。

翻到2018年,從最新的2018財年Q2財報來看,童程童美單季實現招生10570人次,同比增長512.8%,現金收入約1.27億元,佔比達內整體現金收入近20%;教學中心覆蓋到39個城市,達99家。並且計劃在2018年新開設教學中心70-80家,同時通過收併購增加20-30家中心,使得年底少兒教學中心數量達到140家左右,預計2018財年現金收入在四個億左右,使得每年呈現300%以上的增長速度。

童程童美招生人數和校區數量為何會實現快速增長?除了背靠具有16年IT培訓經驗的達內,童程童美的優勢還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面?在少兒編程這片藍海,童程童美打算激起多大的浪花?技術出身的齊一楠並非“不善言辭”,在與鯨媒體的獨家專訪中,他娓娓而談。

三師教學的奧秘

2006年,離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還有2年的時間。此時成立不滿5歲的達內決心啟動雙師教學。齊一楠至今還記得,當時他把一條點對點光纖專線從杭州租用的寫字樓裡“拉到”北京總部,一條光纖的月租金比在杭州當地聘請3個老師還要貴,不過達內最終還是選擇將成本置於其次。

可以揣測的是達內至今對雙師仍有深深的情結,在不少場合時常可以聽到達內總裁韓少雲談論雙師教學的優勢——雙師可以較好地解決教學效果、優質師資分佈不均以及教學成本的問題。

不過,在少兒業務上,齊一楠告訴鯨媒體,童程童美採用了三師教學模式。

三師教學模式指的線上有兩位老師和線下的一位助教相互配合教學。線上的兩位老師以情景劇的形式講解課程知識點,線下助教則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練習。

在每1小時的課時裡,線上每個知識點講解時長在3到5分鐘之內,目的是用5分鐘生動有趣的情景劇吸引孩子注意力,5分鐘過後是線下的助教在課堂裡和孩子們互動、練習、答疑解惑,線下互動完成後繼續線上的講解。在一節課(2小時)的課程時長裡,線上課時佔比在25分鐘左右,不超過50%。

既然互動環節由線下老師完成,那麼是否意味著線上老師的課程在錄播好之後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即可?

“線上課程是錄播課,不過錄播課的內容會根據隨堂測驗、課後練習以及家長滿意度的測評進行快速迭代。”齊一楠說道,“錄播課與直播課表面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錄播課可以運用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校區、不同的城市,不受同一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開課更加靈活。”

在齊一楠看來,三師教學其實比過往的雙師老師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我們太瞭解雙師了,以達內成人的雙師為例,一個主講老師可以帶2000個學生,薪酬被2000個學生稀釋以後攤到每個學生頭上的可以忽略不計。反倒是在課程的迭代和研發上,三師模式的投入成本會更高。首先線上的老師需要根據課程設計情景劇腳本,要達到表演的效果,還要錄製成課件,1小時的課件可能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製作完成。事實上,我們少兒業務教學研發老師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成人的數量。”

線上平臺“童程在線”的推出

今年7月,與童程童美“中國少兒編程節”公益活動一起亮相的還有在線少兒編程平臺“童程在線”。

童程在線提供線上1對4、1對6直播授課,採用自主研發的雲平臺編程環境,學生在雲端操作即可運行出結果。此外,老師可與學生共享桌面,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線上小班課的原因一方面是想把線下小班的教學場景平移到線上,尤其是更強調互動性的代碼編程類課程。

基於童程在線的推出,可以說目前童程童美的授課模式覆蓋了線上和線下。“既可以在線下參加三師教學,也可以在家中接受純線上的教學,所學課程內容完全一致,只是上課地點、方式的不同。”齊一楠說。


《重倉青少編程》——教育產業媒體“鯨Media”專訪童程童美


純線上進行的是針對小學一、二年級的Scratch啟蒙編程、四年級及以上的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課程。純線下的課程包括了在今年年初推出的主要以積木拼搭為主的幼兒園Duplo課程,小學階段的智能機器人編程系列課程、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競賽課程以及中小學的WRO(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競)課程。線上、線下同時開設的課程包括一系列Python創意編程課和手機APP應用編程課。

《重倉青少編程》——教育產業媒體“鯨Media”專訪童程童美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遊戲化編程概念工具Scratch類切入少兒編程教育的同行不同,童程童美選擇的是商用計算機語言中比較通用的部分、難度係數較大的代碼編程教學。“我們選擇代碼編程實際上是給自己更大的挑戰。想要教會孩子代碼編程,首先在課程設計上要更加有趣,從而吸引孩子注意力,其次我們認為代碼編程會是未來編程教育的主要方向,JavaScript、HTML等語言能培養孩子更專業且系統的編程知識、信息素養以及綜合能力。”齊一楠對鯨媒體說道。

目前童程童美主抓的是小學階段的編程學員,高中課程學員佔總學員人數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面向幼兒園階段的課程還在試驗過程中。

在線教育盛行,為何仍加大線下校區的擴張?

“少兒業務與成人業務有很多不一樣的點。首先,成人業務沒有太強的地域性,而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課外培訓機構時往往會選交通比較便利的、鎖定在離家不太遠的範圍內。

比如我在海淀的校區就很難覆蓋到通州地區的家長。”這也不難理解不少培訓機構即使在某一校區未滿員的情況下,也要在不同地域增開新的校區。

另外從客戶需求和獲客角度,齊一楠告訴鯨媒體,“雖然現在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依然會有人更青睞於線下教學的方式和氛圍。從獲客層面,首先,線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流量入口,線下可以有更多的獲客渠道和方式去覆蓋到線上覆蓋不到的人群,畢竟有些客群不見得可以通過線上廣告或推廣觸達到。其次,線上獲客渠道相對單一,導致競爭相對激烈,使得線上的獲客成本要高於線下。

對於以線下培訓起家的達內和童程童美而言,“選擇以線下擴張為主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達內這16年來積累的運營管控體系、複製擴張能力,在線下重業務模式下可以更加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線上可以作為線下的有效補充,起到增量的作用,例如市場的增量、諮詢轉化的增量、教學產能的增量等,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事實上,線下擴張在結果上也得到了一個正面的反饋和驗證。”齊一楠笑稱。

根據達內財報數據,童程童美在2017財年Q2實現招生1725人,環比增長73.5%;城市數擴張到18個,22個教學中心;Q3招生繳費實現3590人次,與去年相比同期增長583%,前三季度累計招生達到6309人;城市數擴展到21個城市,51個教學中心;2017全年招生人數為9580人,對比2016年人數增長3倍多,覆蓋到的城市為24個,58個教學中心。

據齊一楠介紹,童程童美既有共享校區(成人、少兒在同一校區),也有獨立校區(專做少兒業務),且獨立的校區會更多。去年年底,達內重新明確了童程童美的戰略定位——加大投入、加快發展,獨立校區的數量在2017年Q4開始呈明顯增加趨勢。

翻到2018年,在2018年Q1,達內完成了對青少兒機器人培訓機構好小子的戰略收購,進一步加碼青少兒編程和機器人編程培訓市場。“本次戰略收購好小子之後,童程童美少兒編程的中心數量將增加到73個,城市覆蓋將達到27個。”達內也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快童程童美的擴張節奏,繼續整合收購全國各地有協同性的區域青少兒機器人教育龍頭企業,直營和收購兩條腿並行。

從最新的2018財年Q2財報來看,童程童美單季實現招生10570人次,同比增長512.8%,現金收入約1.27億元,佔比達內整體現金收入近20%;教學中心已達99家,覆蓋39個城市,計劃在2018年新開設70-80家K12中心,同時通過收併購增加20-30家中心,使得少兒中心數量在年底達到140家左右。

《重倉青少編程》——教育產業媒體“鯨Media”專訪童程童美


童程童美教學中心雖說據點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傳統一線城市,但從招生貢獻上來講非一線城市招生數大概能佔到70%,“從單個城市的教學中心體量和規模上來說,一線城市要超過二三線城市。但是從整體的貢獻佔比上來看,我覺得這個比例還算合理,倒不是說一線城市沒做好,而是二三線城市能基於我們更多的教學中心數量、運營管控體系和標準化的複製能力進行快速擴張。以後也會是一線和二三線城市同步發力”。

達內總裁韓少雲曾表示:“未來3-5年,達內童程童美將趕超成人業務,成為達內的主要業務增長版塊。”當問到這個速度是否還會按快進鍵時,齊一楠坦言:“在保證運營和教學質量前提下,3到5年趕超成人業務這個速度已經很神奇了。

“客觀地說,少兒業務的市場空間和體量對比成人業務會更大,未來少兒業務將為公司保持業務上的高速增長奠定更好的基礎。但少兒業務的週期是漫長的,盈利週期也會長一些,從短期看,可能投入越大,面臨利潤的壓力就會越大,所以童程童美在前期實際上要承擔虧損的壓力。

”齊一楠表示。

師資優勢會成為護身符?

如果說童程童美是國內少兒編程領域裡線下校區最多、線下招生人數最多的玩家,也許並不誇張。但童程童美並不是最早佈局少兒編程賽道的機構,目前國內的少兒編程市場方興未艾,從課程的“體感”上,從教學方法上不免有些同質化,差異性並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構建競爭對手不可超越的壁壘?

“我覺得我們有兩個先天優勢和一個核心武器。”齊一楠說。

據他描述,童程童美的先天優勢之一在於其母品牌達內教育是一家有著16年成人IT培訓經驗的美股上市公司,其二是達內校區的標準化運營管控、複製和擴張能力。

當然,成人培訓的經驗並不能直接套用在少兒培訓上。“在少兒業務這塊,我們也曾想過到底是做代碼編程還是圖形化編程,到底是做雙師、面授還是三師,實際上也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探索如何把編程教育和少兒教育更好地結合、以符合少兒教育的規律。”

“在運營管控方面,達內成人業務現在分佈在全國60多個城市、200多個教學中心,上萬人的團隊可以共享一些優秀的管理資源、教學和場地資源,也能幫助少兒業務快速開展。”齊一楠告訴鯨媒體:“要做到這些,得益於達內16年經驗的積累以及相對成熟的運營管控的體系、標準化的複製和擴張能力,這是我們在決定加大投入之後就能取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在未來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的,齊一楠認為是達內獨特的師資資源,這就是他所說的核心武器。

在齊一楠看來,在少兒編程教育這樣一個新興的市場裡,很難找到有豐富從業經驗、現成的老師,更不用說本身懂編程、懂教育又具有親和力、喜愛孩子的老師,師資資源對於這個行業而言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我們現在的少兒講師團隊實際上可以從達內每月畢業的1萬名左右的成人學員中遴選,這也就意味著每月都會有師資供給,而且我們可以做到百裡挑一。這個優勢我認為為童程童美這兩三年來的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而且當機構的體量越來越大、在讀學生越來越多、對老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時候,師資優勢會更加明顯。”

在齊一楠的印象中,達內總裁韓少雲本人是一個會親自抓師資、抓教研的人。“在達內,CEO(首席執行官)還有一個解讀是首席教育官,E即Education(教育)。首先,教師是達內體系內部最受重視的崗位,韓總會強迫自己拿出時間來給即將入職的老師面試、試聽課程。課程研發和師資團隊基本上由韓總直接管理。”

“其次,雙師、三師的教學模式決定了我們能夠給到老師們更豐厚的薪資和福利。再次,在教研上我們的課程都需要進行迭代,緊跟技術的發展,所以老師也需要不斷進步和成長。”

“另外,達內自主研發的智能化學習及評測平臺TTS(Tarena Teaching System)可以管理學員的日常教學活動,學習過程可視化、學習效果可量化,讓老師的付出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綜合這四點,可以讓達內的老師留存率保持高位。”齊一楠說道。

目前,達內有一萬多名員工,其中教學崗的老師佔比近30%。

今年的目標:四個億

隨著政策的扶持、資本的助推,這兩年在素質教育領域裡似乎沒有比少兒編程更火熱的賽道了。每個玩家都希望在藍海里激起千層浪,各家都在尋求最快的突破點。

在談到少兒編程行業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時,齊一楠認為,除了垂直於少兒編程的教育和培訓之外,提供少兒編程研學營、賽事培訓已經是明確存在機會的,而提供教材教輔的、內容服務的、運營管理系統的,面向公立校甚至是單獨面向培訓機構的創業機會都具有想象空間。“如果少兒編程市場體量足夠大的話,只要有需求就會有機會。我覺得可能更多的還是關注自己能做什麼,把自己的產品做到最好,這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重倉青少編程》——教育產業媒體“鯨Media”專訪童程童美

眼下,童程童美的線下運營和擴張是最主要的計劃。

“如果說童程童美現在是快速擴張發展期,那接下來是一個加大投入、快速擴張的階段,我相信未來依然會保持一個快速的擴張態勢。”齊一楠說道。

據瞭解,童程童美計劃在2018年新開設70-80家教學中心,同時通過收併購增加20-30家中心,使得年底教學中心數量達到140家左右,預計2018財年現金收入在四個億左右,使得每年呈現300%以上的增長速度。

齊一楠告訴鯨媒體:“從集團的層面和角度來說,我們希望現階段集中精力把To C的業務做好。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市場更能客觀檢驗產品的質量、客戶服務滿意度,此外,To C業務的發展更有助於我們建設品牌和打造影響力。在少兒編程這個新興的市場,大家同處在探索階段,很難得出結論說哪家是成功的,每家機構都有自己的基因和習慣的模式。目前我覺得還是需要加大投入去鞏固自己的品牌地位。”

對於達內而言,從創業伊始,我們的特點就是會比較聚焦在某一個階段,並且充分地做好,這是一個習慣問題。

不會說今天做To C,明天做To B,或者兩邊一起做試試看。這對我們來說風險會更大。”齊一楠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