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古鎮托口(圖文原創)

託口,是地處懷化位於雪峰山下洪江的一座很小的古鎮,它始建於唐貞觀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發源於貴州的清水江,一路穿山越嶺,蜿蜒曲折,奔流到廣西境內與渠水會合後,拐入湖南境內,繞這座古鎮而過,下沅水,入洞庭,進長江,連通漢滬與京杭運河,形成上通雲貴,下達京城的“水上絲綢之路”。託口古鎮與洪江古商城一道,成為扼咽喉之處的商貿重鎮。明清年代,洋務運動興起。山青水秀的人居環境,通江達海的地理優勢,使江、浙、粵、贛的商賈趨之若鶩。一時間,手工業蓬勃發展,山客、水客、“木牙”雲集於此。這裡“九街十八巷”遍佈著商號、藥號、作坊、銀樓、會館。曾國藩的“湘軍”曾在這裡訂製軍服,“紅頂高人”胡雪巖曾在這裡倒騰“紅”油。浙、滇、黔、桂的珍稀木料、珍貴藥材、桐油、鴉片、茶葉、麻,伴著雄渾的排工號子的垛子排、搖櫓船沿江一路翻騰奔走,直瀉京畿……

現代交通的飛速發展,穿山過澗的火車汽車向著現代文明呼嘯而去,歷史便揚棄了這座千年古鎮。傳統的搖櫓船不再是商賈的選擇,託口的繁華嘎然而止。彷彿一團松脂瞬間滴下,歷史地將它緊緊包裹,凝成琥珀。古舊的木板騎樓、凹凸的石板街巷、斑駁的宗氏祠堂、鏽蝕的手工作坊、廢棄的畫閣戲臺、頹敗的紅粉青樓……一切一切,都在沉寂中訴說著小鎮千年的興盛與滄桑。

然而,散居在這西南邊陲山區的鄉民,託口仍是他們心中的都市。每月逢五的墟日,便是他們隆重的節日。鄉民從四面八方湧來這裡。河面上機帆船來來往往,碼頭上攜幼扶老,肩挑手提;墟塲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毛絨絨的小鴨,肥嘟嘟的豬仔,圓滾滾的西瓜,精心編織的竹簍……都在這裡交易。光著膀子挑擔的壯漢頭上流著的油汗,俊俏的姑娘透著興奮的笑臉,幼稚小孩喧鬧著在人群裡鑽來鑽去,歇肩的老農煽著斗篷,再生著一幅清明上河圖景。

傍晚,金色的夕陽染紅了一江秋水,傍江而立的吊腳樓沉浸在小櫓舟咿咿呀呀的槳聲中,粉牆黛瓦的深宅小院瀰漫著薄暮炊煙,鱗次櫛比的小巷裡,被歲月碾壓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三四個小娃用奔跑的赤腳板敲打出踢踢踏踏的聲響。

墟市散場了,喧鬧鼎沸的小鎮又恢復了它縱貫千年的古樸與寧靜。

最後的古鎮託口(圖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