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進口那點事創新篇

今天的”進口那點事”,我們說說“進口和創新”。進口,我們之前說過,把外國的貨物運進本國,目的是獲得更低成本的生產投入,或者是謀求利潤。創新呢?一般來說,不外乎開發新產品、發展新方法,或者建立新的制度。可能有人會問了,進口是經濟範疇裡的概念,創新是一種行為或者過程,有直接的聯繫麼?更直白一些,進口能促進創新麼?創新有助於進口麼?

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我們先說說,創新對於進口的意義。進口商品,商家最關心什麼?我們知道,一般在計算成本的時候,沉沒成本,比如廠房啊、機器之類的,不計入日常成本里。那麼除了人工和原材料,可能商家最關注的就是運費了,這個在成本里的佔比非常高。現在全球90%以上的貿易通過航運來實現,有人做過測算,航運成本是公路的1/26,空運的1/95。隨著技術創新,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航運上已得到普遍運用,貿易的結構、格局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運輸成本也大幅下降。現在海運1噸貨物,1美元可以運輸110海里。北極航道開通後,從中日韓等地區到歐洲到美洲,可以節約3000海里的路程,這不僅使通行成本下降30%,也使貿易新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所以說,創新會改變產品的技術含量,從而影響進口;創新也會改變貿易流通環節,也會影響到進口。”

「听」进口那点事创新篇

那麼進口是怎麼影響創新的呢?我們知道,越來越多的進口會對原來的供應商,包括物流、生產廠商會產生直接衝擊,包括價格、款式、質量等等。這種衝擊會帶來什麼效果?有人做了個比喻,叫 “引狼入室”。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有專家說了,我們在引入外來競爭壓力時,它會迫使中國的企業生產出更高品質的產品,生產出更加多樣性的產品,生產出真正直接滿足老百姓消費痛點的產品,老百姓的消費福利也會得到更好的滿足。我們的企業要學會與狼共舞、培養狼性。看到了吧,進口的質量、數量的提升,種類的不斷豐富,對於創新,是有促進效果的。

在最近發佈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第一次進入到最具創新力經濟體20強,由2017年的第22位上升到第17位,是唯一一個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20名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的發展證明了我們有更多的發明創造、改革創新之後,我們迸發出活力和繁榮。今天中國的創新已經開始了,不再是簡單的COPY,現在是COPY CHINA的時候,中國現在有一些產品可以以非常低的價格,創造出很多的性能。

進口的商品是舶來品,但創新精神絕對不是,古代詩歌典籍《詩經•大雅》中有這樣的話語:“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等等,這些古訓都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創新精神。它就蘊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鉅變,而創新精神是我們不斷前行的思想源泉。

「听」进口那点事创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