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韋林鎮

韋林鎮位於大荔縣城東南22公里處,東鄰國營沙苑農場, 南瀕渭河與華陰市相望,全鎮18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4.3萬人,總面積115平方公里,素有“移民大鎮、畜牧大鎮、糧食大鎮”之稱。明時屬朝邑縣洛苑鄉,清乾隆時屬南路,同治時設韋林局,民國時屬渭濱鄉。解放後屬朝邑第八區,1956年為韋林鄉,1958年設韋林公社,1960年因修建三門峽水庫而廢,1988年移民返庫後重建命名韋林鄉,駐地會龍,2000年5月撤鄉建鎮,名稱沿用至今。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倉溪村由來

倉溪村為韋林鎮駐地,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656戶2680人,耕地面積6100畝。倉溪村為原倉西村與會龍村的合併村。倉西村歷史悠久,原建於洪武年間,因村莊位於永豐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建)西邊遂起名倉西村,之後沿用六百餘年。20世紀50年代末因修建三門峽水庫,村民遷移,1987年國家批准移民返庫,由合陽,富平,蒲城,大荔,四縣八方32個村莊72姓1260多口人重新組建倉西村。會龍村建村於1987年9月,村民們大都是蒲城安置的移民,因為是由三個村子的移民會合起來組成的村子所以起名“會龍”。2014年倉西與會龍並村時,因著名學者、辛亥革命先驅張奚若先生是倉西村人,故用“奚”加三點水(三水即黃河、渭河、洛河,有水有糧,水能生財)為合併村取名倉溪村。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倉西八景

倉西村原有八景,景色各異,在當地頗有盛名,村裡文人曾將此八景賦詩讚頌,相傳很久,至今,因時隔久遠,漸已失傳。村中後輩或聽聞有“八景”但知之不詳,唯有村中少數老輩人知道。

據傳,一景為牛角川。位置在南北巷十字向東到斜巷善人廟處,由東向北形成牛角形狀,老百姓稱為牛角川。二景:金獅子。西嶽廟(大廟)前開闊地擺放著兩個巨型石獅,高1米5,連底座約高2米5,由於當地氣候溼潤,獅子綠苔遍身,每當天氣變化,石獅變綠新鮮就預示要下雨了,有靈驗的天氣預報一說,百姓說:石獅變綠,大雨在即,金獅就這麼神氣,還有說那是天宮降下的神師,保佑老百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三景:金凌渡。此渡口也就是倉西古渡,據說當年八國聯軍侵佔中國,慈禧從北京西撤至西安咸陽,從倉西古渡過,後來歷代文人,因慈禧曾過此渡口,故稱其為“金凌渡”。

原倉西渡在東寨子南離渭河一里處,當時屬官碼頭,有七八艘小船,船工共20多人,屬南北通道必由渡口經常車水馬龍,渡口若市,人來人往,現在倉西碼頭舊址在渭河倉西抽水站。四景:瓦渣灘。相傳瓦渣灘當時叫德安縣,由於戰亂打平縣城留下破磚碎瓦,故稱瓦渣灘,瓦渣灘在北寨子西北處離村五里,隋時開通大運河航運,當時渭河疏通航道改彎取直,由今長安至潼關匯通,叫通匯大渠,由大興至潼關直通300餘米,在區域的邊緣上有一條皇道,十餘米寬,長300餘里,後曾在渭河北岸瓦渣挖出古幣瓦片磚及石碑等物。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五景:大官路。大官路分南北中三條,為東西走向,中路最長,東起望仙觀西到官池楊村路,也就是現在的官韋路東延,東至沿黃路西至官池鎮,這條路門店林立,熱鬧非凡,並北通同州府城。六景:野戶陵。位於東寨子東北方向半里路,這裡掩埋的野鬼亂魂,都是外來人入不了祖先老墳,這些外鄉人骸骨露地,太陽一曬,夜間產生磷光,據說晚上行人路過墳地,好似進入神鬼之境,使人神魂顛倒,天明太陽出來時一切皆空,傳奇神話形成一景。七景:知州墓。村中張姓居多,張姓氏族下的大戶張源登在山西省運城解州任過知府,他為人正直,為官清政廉明,被百姓譽為明鏡高懸的好官清官,他死後葬於祖墓,墓地在倉西大廟前開闊地,後人為紀念清官樹碑,教育後人要為官清正。八景:鐘樓大鐘。倉西鐘樓高20米,鐘樓四窗通外,光風四通,鐘聲悅耳動聽,一打聲震四方,倉西四寨八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相傳倉西鐘聲和相隔40裡的潼關鐘聲遙相呼應,一聲震三縣,百姓聽得見。在戰亂年代,鐘聲就是命令,可指揮百姓應對戰亂。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張奚若先生

張奚若(1889年10月-1973年7月18日),字熙若,自號耘,陝西大荔縣朝邑鎮倉西村西寨子人(今倉溪村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17年獲得學士學位,1919年獲政治學碩士學位。回國歷任北京國際出版品交換局局長、大學院(教育部)高等教育處處長,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教授暨聯大、清華政治學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奚若歷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華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部長,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等職務。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民主革命先行者

辛亥革命前夕,井勿幕(西安城牆小南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派年輕的張奚若前往日本購買軍火,準備在陝西舉義。途中,張奚若被清軍抓捕,武器還沒運回來,武昌起義爆發了。不久,張奚若再去日本,將軍械運回陝西,成為陝西辛亥革命的功臣。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提議者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張奚若以民主教授的身份出席會議。在各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對於新中國的國號問題,爭論頗為激烈。有人提議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也有人提議用“中華人民民國”。張奚若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還是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名好。張奚若說:“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人民這個概念已經把民主的意思表達出來了,不必再重複寫上‘民主’二字。”與會代表經過反覆討論,認為張奚若的提法好,一致同意新中國的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稜角先生”張奚若

“南仰華嶽,壁立千仞稜角硬 ;東眺黃河,巨流萬世砥柱擎”說的便是張奚若先生。中國人常講,做人要圓滑,人情要練達,稜角太過分明,似乎是不成熟的,是要吃虧的。可是,張奚若這位大教授,辛亥革命鬥士,他偏偏就不信這個邪,偏要錚錚鐵骨,稜角分明!

1937年蔣介石在廬山舉行國事談話會時,請張奚若參會,蔣介石對張奚若可謂是“國仕”之禮遇了。在一次例行的國民參政會上,張奚若言詞激烈地抨擊了蔣介石的獨裁和國民黨的腐敗。蔣介石頓感難堪,只好打斷他的發言,插話說:“歡迎提意見,但別太刻薄!”一怒之下,張奚若拂袖而去。等到下一次參政會再開會時,蔣介石的政府給他寄去開會的通知和路費,張奚若當即回電一封:“無政可議,路費退回。”

張奚若故里——韋林鎮倉溪村

張奚若生活儉樸、對子女管教甚嚴,但侍母至孝,繼母把他撫養長大,解放後他在北京工作,就把繼母接進了北京城,讓老人安度晚年,坐享清福,當時在村裡傳為佳話,村裡的老年人都說張奚若雖然官做大了,但是孝心常存,每次回家都要給繼母買很多東西,而且噓寒問暖,冬天有皮衣,夏天有涼衫,關心無微不至。張奚若尊師重教,他讀私塾的老師叫王平甫,是本鄉倉頭村人,他到北京後多次寫信關心老師的生活起居,只要他回到家鄉,每次都要到王平甫老師家中看望,並和老師一同話憶當年學生時期的美好。他重情重義,有陝西或大荔鄉親到北京來辦事,他都熱情接待並安排好住宿,真正盡到了一個鄉黨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