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農村農民養老問題現狀不容樂觀,也是老人養老難題,這也當今農村不可避免的。農村老人雖有政府一個月給的那幾十塊錢,在加上自己的土地流轉錢也沒幾個錢。不夠吃喝錢更別說醫療費用了,怎麼辦只有指望兒女的資助。好的兒女無論自己生活的好與壞,都是盡其所能照顧老人,窮的窮養富的富養,兒女雖辛苦老人還是很滿意也很幸福。可遇到不孝的別管有沒有錢窮不窮,就是不盡孝道。別說善養了老人不遭罪就不錯了,這種不孝道的現象怎樣才能避免發生呢?雖然國家針對農村養老出臺了具體政策,推行了農村合作養老保險制度。但每年所發的養老保險金對於老年人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農村養老問題不容忽視。農村老人大都是辛苦勞動了大半生,但不能像城市裡的老人一樣,沒有退休工資可以用來養老,來看下農村養老的解決途徑。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一、依靠子女養老

農村老人上了年紀,自己雖然有國家分的地,但土地耕種的勞動強度讓上歲數老人們難以承受,所以大多是把土地交給自己的兒子,然後和兒子一起生活。按農村慣例,基本是老人把地給哪個兒子,那個兒子就負責老人養老,其他孩子很少直接養活老人。但如果老人有了疾病大花費,需要治療的時候兄弟姊妹間卻又往往因為費用負擔問題出現各種爭執。很多農村老人子女生活經濟壓力也很大,對老人的照顧程度也就高低不等。所以在農村由於贍養老人引起的家庭糾紛很多。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二、自己單獨生活

農村裡的老人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單獨過,為了不拖累自己的兒女,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很多六十、七十多的老人還要下地幹農活。沒辦法,農村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基本也沒什麼積蓄,國家發的養老補助更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上了年紀還不得不繼續勞作,只因為手裡錢少,沒辦法養活自己,也怕拖累兒子。甚至出現農村老人累死在天地裡的慘象,只有死了才能真正地休息。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三、空巢老人養老

當下很多農村青年為了生活獨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獨自在家生活。如果兩個老人都在有個伴還好,最少可以互相照顧。最可憐的就是隻剩下一個老人,生活就更悽慘了。有很多孤寡老人,剩下老頭一個人,連飯都做不好,一日三餐吃飯總是對付,讓人看得可憐。村裡人看他可憐,東家送點飯,西家送點菜勉強度日,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不象在城裡的老人,實在沒有辦法了,還可以用自己的退休工資住進養老院養老。農民老人卻沒這個待遇,說到底還是沒錢。

最好有個對農村老人相應政策比如:第一:國家應從財政資金設立專項資金,按照當地平均生活保障,根據不同年齡段確定農村養老金額度,由國家、集體來分擔,保證老有所養。

二、土地流轉或徵用資金應按一定比例提取農村養老費,交入農村養老專戶,保證農村養老基金來源有渠道、有保證、不挪用專款專用。

三、按不同年齡段增加醫療保險報銷額度。

四、加大對養老院等社會福利建設支持力度,採用國家、集體、社會力量醫養結合的方式建設養老院。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五、把養老、盡孝真正落實到法律軌道上。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子女不孝,農村老人養老成問題,那些老人以後生活該咋辦

農村養老問題很突出,特別在經濟落後的農村。這些都是從側面實施的一寫補助方法。主要是子女方面,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等到他們老了的時候,於情於理,道德要求也需要我們給父母養老。只能說那些不孝的人不配在這時間上生存,他們是這個人群中的另類!如果人人都能懂得這個道理,何來不孝問題?何來養老難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