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廉潔陽光灑遍城鄉——源匯區「陽光漯河」建設綜述

去年以來,源匯區嚴格按照“陽光漯河”建設整體部署和要求,圍繞“明權、用權、監權”,高標準成立“陽光漯河”建設領導小組,梳理13個黨委部門127項、27個區直單位1313項權力事項向社會公開,圍繞管權、管人、管事,出臺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管理暫行辦法》《“陽光村居”體系建設工作考評細則》等十餘項制度,依託“智慧黨建信息平臺”APP,開發“陽光源匯”手機端應用,建立覆蓋區、鄉、村三級的微信公眾號,構建起關注人數達1.8萬餘人的陽光微矩陣,紀檢監察干部自編自導自演微電影《誰是明白人》《走向陽光》,上線後點擊率超過7萬人次。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主任任正曉,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委副主任阮金泉,市委書記蒿慧傑等先後多次到我區調研觀摩,對“陽光漯河”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頂層設計形成體系,“陽光源匯”標準化推進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為確保2018年“陽光漯河”建設能夠在源匯大地快速掀起熱潮,自全市“陽光漯河”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以後,全區便吹響了貫徹落實、探索創新的“進攻號角”。第一時間組織源匯區“陽光漯河”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深入全區98個行政村(社區),進行大規模走訪調研,高標準召開全區推進“陽光漯河”建設工作會議,在深入討論、廣泛醞釀的基礎上,確立了以標準化建設為主題,以網格化管理為保障,以“陽光村務”建設“百天行百村”、“百名紀檢監察干部包村聯鄉”兩個活動為抓手的工作推進思路,為“陽光漯河”建設在源匯區的再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解決“為啥幹、誰負責”的問題,源匯區注重在頂層設計上抓好謀劃,遵循依法公開、真實公正、注重實效、便於監督的原則,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2018年“陽光源匯”建設的意見》,以及與之配套的《2018年度“陽光源匯”建設工作臺賬》,對“陽光村務”“陽光政務”“陽光黨務”“陽光司法”“陽光民生”各板塊的工作進行部署。

解決“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制訂《源匯區“陽光村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梳理出陣地建設、制度建設、信息公開、權力運行、組織建設五個方面的“‘陽光村務’標準化建設30條”,讓工作推進有標準、督導考核有依據,著力打造“陽光村務”建設工作的源匯標準。

解決“如何規範村務監督、更好發揮村監委會作用”的問題,出臺《關於建立村務監督六項機制 深入推進“陽光村務”建設的實施意見》《源匯區村(居)務監督工作六項制度(試行)》兩個相互配合、互為補充的指導性文件,確保村監委會選舉任用標準嚴、履職盡責有依據、能力水平常提升、監督激勵生動力。

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察委主任趙力偉說:“我們從頂層設計開始,進行統籌謀劃、整體部署,最終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配合、互為補充、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體系,確保‘陽光漯河’建設工作在我區紮實開展。”

選準載體紮實推進,“陽光源匯”責任化落實

三伏天驕陽似火,源匯區陽光辦工作人員幹勁也似火。“通過你們的講解,我們村幹部也知道了實行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對我們也是一種保護,接下來要按照要求及時公開。”這是該區陽光辦負責人帶領調研組到大劉鎮走訪、座談時,村幹部發言交流的一個場景。

8月14日至17日,區陽光辦調研組在大劉鎮蔡莊村、周莊村走訪,並與大劉鎮班子成員和四個村的村幹部、村民代表集體座談。在討論中,大家對下一步的“陽光村務”建設工作有了初步思路。這次走訪,標誌著源匯區“陽光村務”建設“百天行百村”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是為了促進“陽光村務”建設工作在源匯區全面落實、規範提升,由區陽光辦幹部組成工作組,在100天的時間內走遍全區98個行政村(社區),逐村、逐條對照印發的文件要求,開展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切實提升源匯區“陽光村務”建設整體水平,快速推動“陽光村務”建設標準化工作。

“百天行百村”活動只是源匯區深入推進“陽光村務”建設的系列活動之一。為解決如何抓好貫徹,讓制度機制真正落實的問題,源匯區制訂出臺了《“陽光村務”建設工作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按照分包到戶、責任到人、上級監督、合力共建的原則,將工作力量下沉一級,構建了分別由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班子成員和科級幹部、各村(居)“兩委”幹部及村監委會成員任網格長的鄉(鎮、街道)、村(居)、村(居)民小組等,直接分包三級網格化工作體系,將“陽光村務”建設“一竿子通到底”,用“網格化”落實“標準化”。

同時,還同步推行了“百名紀檢監察干部包村聯鄉”活動,要求紀委班子成員聯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包村(居),通過開展常態化走訪調研、檢查指導等方式,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問責作用,督促各鄉(鎮、街道)認真按照文件要求,落實標準化建設各項要求和網格化管理各項責任,確保“陽光村務”各項標準、制度、方案真正落在實處,抓出成效。

建強隊伍提升素質,“陽光源匯”高標準建設

“各類制度機制確定後,還要有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幹部去執行。”源匯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因此,該區從源頭上強化監督隊伍規範化建設,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制訂出臺《源匯區村務監督委員會選舉方案》等制度,探索出了“雙推薦、雙承諾、雙公開、雙述職、雙評議”的監委會幹部“五雙”選舉工作法。在此次選舉結束後,村監委會主任100%由黨員擔任,監委會成員中黨員佔比68.7%,比上屆提高了13.2%。

源匯區還抓住村“兩委”和監委會換屆的有利時機,在全區農村幹部中迅速開展“學法紀、守規矩、轉作風、促攻堅”主題教育活動,幫助農村幹部彙總梳理政治意識不強、法紀觀念淡薄等四大類20種問題,通過動員部署、學習研討、對照檢查、整改落實、鞏固提高五個階段,採用集中培訓、專題研討、典型教育、知識測試、撰寫心得、公開承諾等“七步工作法”,全面提升農村基層幹部的法紀意識、規矩意識、服務意識。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已為村(社區)“兩委”負責人、監委會主任、派駐第一書記等農村幹部舉行十餘場黨紀黨規、法紀法規教育培訓,共計培訓2000餘人次。同時,進一步豐富主題黨日、村(社區)“兩委”會議、“三會一課”等載體,開展專題研討,並撰寫上報心得體會共計300餘份。通過此次教育活動,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為高標準執行“陽光村務”建設要求,打贏“三大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讓廉潔陽光灑遍城鄉——源匯區“陽光漯河”建設綜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