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爲IP樓盤?

一座城市,一個黃金據點。中心,絕非是簡單的地理位置的中心。對於正在高速進化的樂清而言,哪裡才是城市璀璨綻放的中心?

老城區,趨於飽和,而山體等地理因素限制了西、北兩大方向的發展,向東、向南,成了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以現代服務高地為總體定位的中心城區,擁有著眾多醇熟的配套,向上的步伐也未曾停止,正成為樂清CLD中央生活宜居高地。

可以說工作在CBD,生活在CLD是城市大部分精英人群的生活方式。許多世界級的名城,也都會在產業重地旁配置高端的中央生活區。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比如在紐約著名的華爾街旁,便是中央公園豪宅區;在巴黎拉德芳斯中央商務區,以盧浮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為核心的中央豪宅生活區;在上海,外灘板塊為核心的中央活動區,則催生了陸家嘴這個擁有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頂級豪宅區。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CLD是城市中心的外延,代言著城市的高端居住水平。首先,我們要了解下CLD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一是地段上要中心;二是區域具備高端樓盤;三是交通網絡成熟;四是有大型購物中心;五是教育、醫院、文體等資源配套。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如果我們把樂清地圖,以中間為圓心切開,靠西面為老城區,靠東面是濱海區、經開區。從地理位置上看,新城中心區,左靠老城區,右鄰濱海新區、經開區,毫無疑問是佔盡地利。西側老城區,生活氛圍雖較為濃厚,但畢竟是早開發的項目,產品已經略微顯得跟不上時代,人口也已趨於高度飽和,再加上舊城改造,大拆大整,造成居住環境並不理想。東側濱海新區,發展剛剛起步,聚集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氛圍還未形成,基礎配套還要比較長的時間逐步完善。而經濟開發區,以產業發展為主,居住屬性是三個區域中最次的。所以,我們先把濱海和經開兩區放下,以新城板塊為中心來研究。因為,不僅有地緣上的優勢,中心區域板塊自身也有許多規劃利好支撐。

在房地產行業,如果是地鐵盤、輕軌盤那是很大的賣點(一千米以上也敢忽悠成地鐵上蓋、輕軌通達),如果是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則會大說特說。倘若再配置一個大牌購物中心,那這個樓盤就不得了。細數新城中心區板塊內的商業綜合體就有三個:時代廣場、南虹廣場、正大新生活廣場(在建),商業林立。其次,樂清城南一中、城南一小、知臨中學,教育資源也是樂清數一數二的。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伴隨著新地王的誕生,新城中心區地價邁入2萬+的門檻,我們對這一板塊的認知也要發生改變。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顯然,上面這些利好都是新城中心區難以比擬的優勢,也是它成為CLD的理由。所以,在更高的起點上,新城中心區亟需一個能為板塊發展新階段代言的標杆項目,此為天時。因此,樂清這樣一個量級的市場,居然聚集了眾多中國一線品牌房企大鱷,CLD就好比是搶眼的網紅,人人都想當流量王,但CLD並非人人可得。杭州的金牌老大哥——濱江集團,也對CLD中意。濱江集團此次落戶,看中的便是整個區域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宜居的生活環境。金色家園就是濱江集團打造的樂清"武林壹號"高端產品系。業內營銷的人說,金色家園是中央生活區豪宅樓盤,打造樂清高端人居2.0。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在項目打造上,為匹配中央生活區的概念,濱江·金色家園以豪華的配置打造優質住區。奢闊會所、樂清首個雙泳池,三分之二土地造景,一切都是豪宅樓盤的手法,濱江是帶著做豪宅的經驗和姿態入市,若非高端精品,也難以打動挑剔的樂清人,當然,做慣了豪宅的濱江,不代建,不打包,只要出手,必然是金質招牌項目。

其次,從交通網絡上看,立體式的交通出行一直是中央生活區的一大優勢。在未來,連通大溫州生活圈的輕軌S2,距離濱江·金色家園這個項目近約五六百米,周邊還有三縱兩橫城市主幹道。駕車出行,不遠便是G15瀋海高速入口……一個項目擁有如此立體便捷的交通方式,放眼整個樂清寥寥無幾。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如今在新城中心區乃至整個樂清,濱江·金色家園就是這樣稀缺的存在。住在這裡的業主,開車去哪兒都方便,早上晃晃悠悠就到輕軌站,一杯咖啡的時間就可以到溫州逛逛街,甚至住在樂清,上班在溫州也將成為理想的雙城生活方式。

樂清的中央生活區在哪裡?誰又將成為IP樓盤?

可見的未來,輕軌S2、五環路通車,正大城新生活廣場開業,當輕軌站周邊的人流、商業湧入的時候,在咖啡館、甜品店、超市、書店、電影院的熙攘中,樂清人會更加體會到CLD的魅力,

濱江·金色家園很有可能成為樂清的爆款IP盤。

通常,一個購物中心或一條輕軌,它的價值在開業(通)之前,無論怎麼說都是隱性的,你感受不到它的爆發力。

但是一旦開業(通)後,它就成為一個顯性的價值,你會強烈感受到它帶來的利好。只是,那時候,它旁邊的住宅,恐怕已是一房難求。

畢竟CLD的房子很多人都想擁有,擁有的人都想珍藏,未來二手房市場流通會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