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10月29日,2018中國(陽信)生物質清潔取暖高峰論壇在山東陽信召開。同期舉辦了生物質清潔取暖新技術、新產品展示會,陽信生物質清潔取暖項目試點觀摩等活動。論壇以“創新變革,引領生物質清潔取暖新時代”為主題,圍繞生物質清潔取暖政策形勢、發展機遇、項目實施、應用案例、技術與標準、運營模式等進行了交流研討。與會各界人士直面生物質清潔取暖現狀與問題,頭腦風暴,為推動行業發展共襄大計,建言獻策。現整理部分嘉賓的報告觀點摘要如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倪維斗:農村能源利用應堅持“六個合適”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發展利用農村能源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各種能源互相配合,統一解決問題。推進清潔取暖需要各種能源互補,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要把合適的能源放在合適的地方,在合適的時代、合適的系統中和其它能源合適的配合,最終發揮合適的作用。

沒有中國農村的現代化,就談不上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如果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的發展利用生物質能,通過產業化發展能夠很大程度帶動農村的就業,同時能夠與精準扶貧聯繫起來。從這個角度講,要把推廣利用生物質能放在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的現代化建設、甚至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系統中綜合考量。

陽信縣推進生物質清潔取暖是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的現實舉措,從試點開始到大規模推廣使用,要慢慢擴大,慢慢成長。希望這次會議能起到點火的作用,推動生物質能在全國範圍內更好的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早該叫響,一直都該叫響的是“宜柴則柴”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隨著農村人口的增加和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質資源會持續增加,用好生物質資源十分重要,用好了是個寶,用不好就是害。當前肥料化、原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解決和消化大量的生物質資源,生物質能利用兜底的方式應該是能源化利用。對於清潔取暖,2017年取暖季出現氣荒時提出“宜煤則煤、宜油則油、宜熱則熱”,能感受到國家為老百姓辦事實,老百姓取暖油也要用,不能讓老百姓挨凍,但是如果油都用來取暖,很難理解。現在來看,早該叫響,一直都該叫響的是“宜柴則柴”。

陽信的生物質清潔取暖項目值得點贊,通過觀摩陽信試點示範發現,陽信的路子是對的,是基於實踐的思考,是因地制宜、為民所想、接地氣的實招。陽信走的路是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的“小崗村”,對於推動我國生物質能發展有重要示範作用。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會長鄒瑞蒼:農村清潔取暖應探索適宜的技術路徑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陽信縣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大力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替代散煤取暖,既符合清潔取暖發展方向,也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的“優化農村能源供給結構。為推進落實生物質清潔取暖,陽信縣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當前,北方各地正在陸續進入冬季取暖,每到冬季,農村取暖汙染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需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農村清潔取暖不能簡單地照搬城鎮模式,需要深入研究,多能互補,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開展多種模式的試點示範,摸索適宜的技術路徑。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竇克軍:生物質能供熱潛力巨大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從供熱現狀、市場空間、經濟性比較、政策概覽、發展探討5方面介紹了生物質供熱市場總體情況。結合我國當前供熱情況、政策支持、資源情況、目標潛力等,生物質能供熱潛力巨大。對此竇克軍建議,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應加強優先選擇利用,構建生物質固體燃料交易市場,探索投融資建設合作模式,建立生物質能行業監測管理平臺,加快供熱熱價機制改革。

陽信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姚振祥:打造生物質清潔取暖的陽信模式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陽信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生態循環、惠及民生”的原則,結合各鄉鎮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經濟水平、發展基礎,規劃建設“一核兩區七基地”。2017年取暖季,陽信縣已對225個村1000餘戶進行了分散式取暖改造,對3個村700餘戶進行了熱電聯產集中式供暖改造,完成小學、幼兒園、敬老院、郵政網點等公共場所改造30餘處。

為使陽信縣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和清潔取暖有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打造陽信生物質清潔取暖新模式,委託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編制了《陽信縣生物質清潔取暖總體規劃》,總體目標為:到2022年,形成生物質能替代散燒煤的清潔取暖基本格局,清潔取暖率達到90%以上,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50萬噸,可替代標準煤35萬噸;推廣生物質清潔取暖農村居民用戶9.5萬戶,在公共機構、工商業戶中推廣生物質專用鍋爐100餘臺,供暖面積達到800萬平方米以上,形成公平開放、多元經營、服務水平較高的清潔供暖市場。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任彥波:農村清潔取暖要做到“改得起、用得起、願意用”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調研報告2018》是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爐具網編制,立足對東北、華北、西北等北方9省市29個區縣60餘個村1000餘戶農村居民及部分企業的調研數據,內容主要基於農村“燃料適配爐具”領跑者產品用戶調研及用戶端汙染物排放抽樣監測,對農村居民使用的多種採暖方式進行了客觀分析,對配套政策施行效果予以總結梳理,全面闡釋了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現狀。

調研結果表明,經濟性是影響農村清潔取暖的首要因素,基於農村當前經濟能力、房屋結構、技術可行性、取暖效果等,“燃料適配爐具”仍是實現農村清潔取暖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在政策驅使及汙染治理等多重壓力下,一些地方政府倉促推進,政策不穩定,不僅造成財政損失和資源浪費,導致企業沒底,用戶用得不踏實。對此,任彥波建議,推進實施農村清潔取暖應釐清農村取暖現實情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精準施策,立足資源稟賦,做到“改得起、用得起、願意用”。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宏日新能源集團董事長洪浩: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是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必要措施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全球生物質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佔主導,達到73%。瑞典已實現生物質能為主導的能源結構,瑞典通過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源的迅猛發展,從1990—2012年,瑞典在GDP增長58%的同時,溫室氣體排放量卻降低了20%,同一時期生物質能源使用增長了110%。

目前我國仍以煤、石油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佔比在總能源消費中高達84%,這樣的能源結構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調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勢在必行,在清潔取暖中,煤改電、煤改氣、煤改生物質如何抉擇?對此洪浩表示,綜合國家政策傾向、能源現狀、資源對比、經濟性、環保性等,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是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必要措施。我國總碳排放超過美國和歐盟總和,世界人均碳排放為4.9t,中國人均碳排放為7.5t,高於世界53%,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是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清華大學博士單明:推廣利用生物質能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生物質成型燃料模式應堅持“農戶+秸稈經紀人+企業”,一村一廠或幾村一廠的分佈式代加工模式,形成產業經濟鏈,推動產業發展。此外在設備應用、運行監控、運營保障、企業盈利等方面也要進行模式的創新與探索。

清潔取暖已成為一項不得不實現的國家戰略和政治任務,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各地政府面臨很大的實施壓力,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比“煤改電”和“煤改氣”更加經濟的方案。目前行業還面臨一些挑戰,需要不斷提升生物質採暖設備的節能環保性能和農戶體驗水平。推廣利用生物質能應採用合理的模式,實現“只補設備初裝費,不補運行費”。

結語:

生物質能是實現農村清潔取暖的重要技術路徑之一,《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提出,生物質能清潔供暖佈局靈活,適應性強,適宜就近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轉換、就近消費、分佈式開發利用,可用於北方生物質資源豐富地區的縣城及農村取暖,在用戶側直接替代煤炭。

正如吳吟局長所言,農村清潔取暖早就應該響亮地提出“宜柴則柴”(柴泛指生物質)。在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形勢下,對於生物質能的利用,國家政策方向明確、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專家學者建言獻策,行業企業技術突破,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大力發展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