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縣開展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活動

2018年10月10日-12日,在宣漢縣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美標辦)組織開展的宣漢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會上,來自成都添益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標準化工程師、農學專家、張金鋒博士耐心細緻的向宣漢縣南壩鎮、茶河鎮、塔河鄉、毛壩鎮的鄉鎮幹部、農技人員、專合社成員、種植大戶進行宣漢脆李標準化種植技術關鍵控制點的解讀和現場教學。

宣漢縣開展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活動

位於川東北盆地、大巴山南麓的宣漢縣,近年來積極探索以標準化技術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為全面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同時,依託於省內首個國家級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在全縣“興工強縣、開發扶貧、全域旅遊”三大核心戰略的指引下,圍繞做大做強本土特色優勢產業目標,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標準化工作推進機制,在產村融合、鄉村旅遊、精準扶貧、基層治理、鄉風文明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宣漢縣開展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活動

作為宣漢縣大力發展的民生工程,宣漢脆李產業一直走在時代發展的前列,在全面脫貧攻堅戰中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通過以實際問題為導向、結合特性需求,宣漢縣工商質監局、宣漢縣農業局和四川農業大學等相關單位一起共同創新研製了宣漢脆李生產技術規範第1~7部分,涵蓋了宣漢脆李從生產種植、採收貯藏、包裝運輸到脆李加工等11方面的全過程,為脆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搭載了強大引擎。在標準化技術的支撐下,目前宣漢縣已經形成了以廟安、天寶、南壩、毛壩等多個鄉鎮為核心的宣漢脆李產業發展集群,種植規模達到8.5萬畝,年產值更是突破2億元,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經營發展格局初步顯現。

宣漢縣開展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活動

培訓會上,首先觀看了宣漢脆李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宣傳片,讓所有培訓對象對宣漢脆李區位優勢、種植歷史、種植技術、營銷渠道、品牌價值、產業規模、經濟效益、發展趨勢等有了直觀的瞭解與認識,也堅定了將宣漢脆李產業發展壯大的決心。隨後,張金鋒博士就宣漢脆李生產技術規範中的核心內容苗木培育及建園、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用圖文結合、動畫演示等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並對現階段我縣脆李產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做了深入的剖析,同時為接下來的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理論培訓結束後,在宣漢脆李園區針對現階段秋冬季管護中的施肥措施、整形修剪及病蟲害防治等進行了手把手的現場演示和示範,為培訓對象帶來了一場生動和具體的課外實踐活動。

宣漢縣開展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活動

宣漢縣創新形成了“1+2+4+N”標準化工作機制,有效的提升了標準使用覆蓋率,截至目前,縣美標辦已在宣漢縣大成鎮、鳳林鄉、廟安鄉、天寶鄉等鄉鎮開展了宣漢脆李系列標準培訓會,宣漢脆李產業標準化實施率達到90%以上,標準已經成為推動宣漢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法寶。“標準的研製不是終點,而是我們推進宣漢農業產業發展的下一個起點”,縣美標辦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會繼續在宣漢脆李核心種植區域開展系列標準培訓會,務求真正實現“標準+技術”的雙核驅動。同時,宣漢也將會搶抓農業產業發展黃金機遇期,以黨中央、國務院繪就的鄉村振興戰略偉大藍圖為指引,以農業標準化技術為抓手,推動宣漢農業產業走出一條體現地域特色、凸顯本土優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