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觀其大略 不求甚解 大家好我是小解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全球大規模裝備航空母艦的軍隊只有三支,它們分別是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和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還有一支軍隊被漏掉了,那就是日本帝國陸軍。 當時的日本陸軍部一門心思的要證明自己並不比海軍差,所以我們雖然叫陸軍但是我們也要操著海軍的心,所以我們也要造航母,還要造得比海軍多!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陸軍手中掌握的船舶總噸位竟然達到了210萬噸,而同時期日本海軍的總噸位也不過是150萬噸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日本陸軍中的艦艇。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神州丸

1933年,日本陸軍首先建造了一艘名為“神州丸”的“特種船”。神州丸於1933年4月8日開工,1934年12月15日在播磨造船所建造完成,本艦試航排水量7100噸,滿載排水量8600噸,全長156米,垂線長146米,寬19米,幹舷高13米,吃水5米,主機是單軸汽輪機一臺,主鍋爐是艦本式兩臺,軸馬力8000匹,試航速度19節。武裝為八公分高射炮2門,45公分探照燈兩座,25米彈射器兩臺。搭載飛機為:九四式輕型轟炸機6架、九一式戰鬥機6架。搭載小艇為“大發”7艘、“中發”10艘以及“小發”20艘。操船要員30名,小艇駕駛要員160名以及運輸兵士約兩千名。“神州丸”號的結局並不光彩。首先,在1942年的印尼登陸戰中,被自家巡洋艦發射的魚雷擊成重傷,不得不回國大修。在隨後的運輸過程中又遭受到美軍潛艇的攻擊。1945年,“神州丸”號在我國臺灣海域被美軍潛艇“金吉鱸”擊沉。至此,第一艘陸軍航母落下帷幕。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秋津丸

秋津丸號標準排水量:11800噸,全長:161.34米,船寬:20米,吃水深度:7.6米,發動機馬力:7500馬,速度:20節,武器:2臺88式75毫米高射炮、10臺38式75毫米野戰炮、6臺96式25毫米高射機炮,艦載機:8架。由於“秋津丸”屬於陸軍編制,因此艦上搭載的武器也均為陸軍制式,在艦載平臺上使用時效率並不高。更為重要的是,雖然該艦安裝了飛行甲板,卻依然不能供飛機降落,因此航空戰能力十分有限。不過與此同時,“秋津丸”底艙中卻可以搭載多達27艘“大發”式登陸艇,在所有日本船隻中登陸能力名列前茅。1944年,隨著美國潛艇幾乎已經完全扼殺了日本海上交通線,“秋津丸”號也在4月至7月間被改造成了護航航母,開始搭載陸軍巡邏機執行反潛任務,並增設了攔阻索以供飛機降落。不過與日本海軍那些被潛艇擊沉的反潛艦艇一樣,“秋津丸”號也沒能逃過日軍反潛能力低下造成的厄運,該艦在1944年11月14日搭載援兵前往菲律賓途中被美國“皇后魚”號擊沉。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熊野丸

熊野丸號標準排水量:8258噸,全長:152.7米,船寬:19.58米,吃水深度:7米,發動機馬力:10000馬,速度:19節,武器:8臺75毫米高射炮、6臺25毫米高射炮,艦載機:8-37架。熊野丸號原本是戰時貨物運輸船,在建造過程中就被軍隊接管,然後改造成運輸登陸艇。飛行甲板安裝在主甲板上方,帶有升降裝置,這使得存儲的飛機可以飛離母艦到達陸上停機場。但飛行甲板不夠大,所以飛機不能降落。由於該艦完全由艦政本部操刀設計,因此佈局更加合理。按照計劃,該艦將只搭載巡邏機,只有在運輸飛機時才會搭載35架陸軍的“疾風”戰鬥機。此外,登陸艦艇容量則提升至13艘“大發”和12艘“特大發”。同時該艦最多可搭載1659名陸軍士兵。熊野丸號在1945年1月28日下水,並於3月31日完工。但是熊野丸號並沒有在二戰中被啟用,在1947年以前一直被用於將海外日軍運回日本。1947年被出售給川崎汽船株式會社,並被轉為商船使用。後來在1948年被廢棄。同型二號艦“時津丸”號則在1945年3月中止建造,戰後以民船身份完工。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山汐丸

山汐丸標準排水量:10605噸,滿載排水量:15864噸,全長:148米,船寬:20.4米,吃水深度:9米,發動機馬力:4500馬,速度: 15節,乘員:221人,武器:2臺150毫米反潛迫擊炮、16臺96式25毫米高射機炮、120發深水炸彈,艦載機:8架三式指揮聯絡機。"山汐丸"號,是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第四艘航空母艦。其飛行甲板也採用全艦長通直型,總長度達到了125米。與其他陸軍空母不同,"山汐丸"號是完全按護航航空母艦的標準來設計的,沒有搭載任何登陸舟艇。1944年11月,"山汐丸"號下水,工程進入舾裝階段。但是由於美軍接連不斷的空襲,也是由於嚴重的材料不足,直到1945年1月才最後完工。此時日本戰局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所以該艦就一直停放在船臺上。船上沒有安裝武器,也沒有搭載任何飛機,基本上成為一條廢艦。1945年2月17日,美國飛機轟炸橫濱造船廠,該艦被毀在船臺上。戰爭結後,"山汐丸"於 1946年7月被正式拆除解體。相比較而言,“山汐丸”級第二艘艦的命運更加鮮為人知。這艘艦的名稱為“千種丸”號,可還沒等它建完,日本就已經投降了。戰後該艦被改成運輸船,用於民用運輸。

海軍馬鹿,二戰期間日本其實有兩支海軍

日本潛艇

太平洋戰爭期間,在兵敗瓜島之後,日本意識到必須強化補給能力才能支持前線作戰。當時,潛艇運物資比較可行,但是海軍跟陸軍長期交惡,加上海軍也已是泥菩薩過河,對陸軍的需求只要能不管就不管。陸軍對海軍已經不抱太大希望,為給前線士兵運輸補給物資,開始自行秘密研製運輸潛艇。為了加快建造進度,設計方案不斷被簡化處理,潛艇的性能也是一再縮水。這種“潛航輸送艇”排水量不足400噸,航速在5節左右,只配備一門小口徑火炮用於自衛。潛艇可裝載24噸糧食,差不是2萬名士兵一天的定量。戰爭期間這種潛艇共建成幾十艘。在首艇完工之時,陸軍還“邀請”海軍的人參觀,意在炫耀即使沒有海軍的幫助,陸軍一樣能設計建造潛艇。因為對海軍保密,日本陸軍在物色造船廠時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選中了日立製作所的笠戶工廠和東京月島的安藤鐵工所。1944年萊特灣海戰爆發,它們獲得了唯一一次“發揮作用的機會”。這批潛艇不是因各種故障而沉沒,就是被美軍驅逐艦擊沉。直到戰爭結束,這種小型運輸潛艇也只是在日本近海執行過幾次運輸補給任務。

可見,二戰時期日本雖建造了多艘航母,但是其發揮的作用卻相當有限。這些“陸軍航母”也只是徒有虛名,並沒有改變戰場的最終走勢和日本的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