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又是一年開學季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

日子總過得太慢

回想一下這些年來 關於青春題材的一些電影 雖都圍繞著青春主題進行 但“味道”各不同

國產青春片 也曾一度被吐槽過 只要與青春有關 必定會有懷孕, 流產, 車禍等情節

但其實真正的青春 並不一定要侷限於校園,愛情。真正的青春 無非是能讓大家產生共鳴 深入其中 甚至那就是你......

第一部:怦然心動

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電影《怦然心動》是一部描寫青春期女孩的心理成長故事,此片中的關鍵詞不是初戀,也不是愛情,而是一部青春期孩子心理成長變化的歷程,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最終找尋自我的過程。一對小孩,一棵樹,特別簡單的故事,講得蕩氣迴腸。感觸最深的一點是:女生十來歲就有超脫的自省意識,審視自己愛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愛。一旦觸及她的自尊,立刻決定放棄這個男生。我們文化裡的“愛”,似乎都要低到塵埃裡,捨棄自尊才叫愛,犯賤當真愛。

第二部:星空

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這部電影是根據臺灣著名畫家幾米的作品改編 電影裡不僅把兩個小孩的內心世界描寫到極致 在視覺上的效果也是震撼到了我

影片描述一個不愛說話的少女,認識了一個不愛說話的少年,他們都不是最快樂的孩子,有一天,他們逃離城市,翻山越嶺,來到少女的爺爺曾經住過的山中小屋,在山裡的夜晚,他們看到了最美麗的星空的故事。《星空》以一種年齡的視角,描繪了一類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孩子,從對社會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認識自我的過程。

整部電影裡,印象最深的小女孩的一句話:“在我們必須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以前,請溫柔的對待我們,我們要求的不多,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場雨,一陣風;或者是一個點頭再見,只要是這麼一點點的溫暖,我們都能打從心裡感到幸福... ...”

第三部:我的少女時代

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這部電影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

該片以90年代的臺灣高中為背景,講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園老大徐太宇的初戀故事。就像影片裡講的 大多數的女孩子青春都是平凡的 卑微的,影片裡最加分的不是林真心和徐太宇的戀愛故事,而是青春的勇氣。

觀眾在影片中尋找到了一個發洩情感的出口。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只顧低頭拉車的活著,即使對於現行教育體制有所不滿,也只能偶爾抱怨幾下,很少有付諸行動者。然而,電影中的林真心們卻幹了一件我們一直相干卻不敢幹的事情,他們將我們青春期所受的壓抑化為反抗的利器,在學校慶典的時候直插敵人心臟。

“不要隨便給學生貼標籤,是好是壞不是你們說了算,只有他們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這句話應該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第四部:不能說的秘密(這部可謂是經典之作了)

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該片以周杰倫自己的高中生活為背景,講述了轉學到一所藝術學校的鋼琴天才小倫在一間古老的鋼琴練習室裡見到演奏神秘鋼琴樂的小雨進而展開的一段奇幻愛情故事。可以說的一部穿越時空的愛情,這應該是看兩遍才能徹底看懂的電影。

葉湘倫與路小雨因為鋼琴相識,陷入熱戀,但葉湘倫一直覺得小雨充滿了神秘,沒有朋友且生活離奇,湘倫每次問起她都沒有正面作答,無法進一步瞭解她,因為這是路小雨的不能說的秘密。

雖然這是一部奇幻色彩的電影 ,但影片裡的青春氣息是我很喜歡的, 比如“一起躲過雨的屋簷”,“一起回家的路口”都是能觸動人心的場景。劇情也是很吸引人。

第五部:龍貓

那些年走進我們青春的電影(開學季)

為什麼介紹龍貓,宮崎駿的漫畫總是給人迎面撲來一陣清風的感覺。這種青春氣息不同於別人,它會給你哪一種很舒服,很溫暖的感覺,這應該就是“治癒系”。

電影描寫的是日本在經濟高度發展前存在的美麗自然,那個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世界和豐富的想像。電影講述主人公小月在母親生病住院後,父親帶著她與四歲的妹妹小梅到鄉間居住。她們對那裡的環境都感到十分新奇,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四歲和十二歲的小女孩展開的。打掃房子,上學,種樹,看望媽媽,迷路,或許,這些簡簡單單的事情在我們少年的暑假中也都做過。然而,也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的似曾相識,才讓我們對兩個小女孩的故事感到親切又回味無窮。甚至連龍貓的出現都不令人驚訝,我們不是也曾夢到過麼,有一個巨大且法力無邊的朋友,帶著我們在茂密的森林裡穿梭,在翠綠如茵的玉米地上空飛行。人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就是重溫以前的美夢,何況是童年時沒有任何雜質的純真的美夢。所以電影結束時,不要急著離開,長大之後,童年美好的夢早被我們遺忘,電影幫我們把它找了回來,閉上眼睛,是不是又聞到河邊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以上的五部電影 是我個人覺得很乾淨 很溫暖 別具一格的沒有過多汙染的青春電影(當然還有很多非常棒的電影,這裡就不一一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