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五月|作者:阿米傑

春染五月|作者:阿米傑

春染五月|作者:阿米傑

當夏天的故事正在南方歡騰演繹著的時候,北國的春天卻姍姍來遲,它來得羞澀而又悄無聲息。已經五月中旬了,我等不及路旁花草樹木漸次傳遞出來的春天氣息——走出去,到100公里開外的山林裡尋春去!

庫倫溝林場,是我們阿榮旗七個林場之一,它集森林、草原、河流於一身,故更獲遊人青睞。這裡是修心養性的靜謐天堂,既沒有車水馬龍的喧鬧,也沒有市儈銅臭的薰染,更沒有故作扭捏的做作和燈紅酒綠的嘈雜。

這裡非常安靜,安靜得讓你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去傾聽草芽破土的聲音,傾聽山與樹的對話,傾聽花與葉的呢喃,傾聽萬物生靈的共鳴。這份安靜,還能讓你凝聚心神,聞到陽光綻放的清新味道,看到水與石的纏綿吻別,編撰白雲追尋藍天的愛情故事。

這裡非常簡單,簡單得可以讓你全身心放鬆。你會情不自禁地眯起眼睛,在柔風輕撫之下,徐徐將自己融於天地、山巒和曠野之間,毫無羈絆地投身於大自然靜謐的懷抱之中。

靜謐的山林自有報春的使者,那就是杜鵑花兒。先是一株、兩株試探著展示自己豔麗的身姿,然後相邀萬千花蕾,使出渾身解術,在剎那間爆裂,傾吐積蓄了一冬的激情。

這些報春的使者呀,你們本應該在眾人面前狂放,舒展誘人的絢麗,可是為什麼總是躲藏在山林叢中或背陽坡上默默地演繹春天的故事?是怕人玷汙你們的純潔,還是擔心有人剽竊你們的靈氣?或許你們的根祖當初急切地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錯把家安在了這裡?無論什麼原因,你們始終居險簇生,孤芳自賞,年復一年地以羞澀報春,以怒放染春,以恬靜伴春。

“進入庫倫溝如同打開一幅山水畫卷,每展開一些,都有賞心悅目的景緻。”來自澳大利亞的攝影家吳先輝如是說。廣州新週刊總編、廣東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劉胄人感慨道:“這裡的美景盛情讓我來了還想來。用句休閒雅韻的話說,如果你想遠離喧鬧,找個地方躲起來,我想阿榮旗就是。”

“阿榮”,在滿語中是“清潔、乾淨”的意思。這個名稱被冠以旗名,足見小城美韻之致。阿榮旗轄1·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富饒的黑土地,有廣袤的森林和草原,有滋養32萬各族人口的格尼河、阿倫河、音河三條河流。庫倫溝林場則是阿榮旗腹地,隨著人們休閒情致的日漸濃厚而享有盛名。

走進如畫的庫倫溝,彷彿尋到了心中的桃花源。站在圖博勒峰頂,我彷彿聽懂了森林的語言,嗅到了萬物的靈氣。

這個春染的五月,這片靜謐的山林,這團團簇簇的花朵,是你把我關閉的心結打開,是你讓我胸口潮湧著莫名的感動,是你幫我再次找回眼裡久違的滋潤,是你叫我靜下心來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是你教我返璞歸真,思考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是你讓我堅信自己仍是大自然的女兒,擁有著飛翔的藍天,是你保佑著我們與萬物和諧共存。

春染五月,五月的山山水水也浸染了我的心田。

春染五月|作者:阿米傑

阿米傑,達斡爾族,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人,齊齊哈爾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教書兩年,後從政,現已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