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

前幾天,可能很多人都被一條“IG奪冠”的朋友圈刷了個屏。玩遊戲的、不玩遊戲的朋友都在發,甚至有幾年沒見發過一條朋友圈的朋友突然冒出來一句“IG無敵,恭喜IG!”,頗有借屍還魂起來大喊了一聲又銷聲匿跡之感。

對於這個屬於遊戲青年的話題,很多不瞭解電子競技的人對這場狂歡是不知所以的。而圈中也適時出來了一張流傳甚廣的“科普圖”,向滿頭霧水的路人們解釋了此次IG戰隊代表中國奪冠的意義。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對IG奪冠後的這場狂歡的解釋

從曾經的洪水猛獸,到現在逐漸被人所理解,遊戲在中國的發展之路走得坎坷又艱辛。我們見過零幾年魔獸世界風靡中國的時候網吧裡通宵鏖戰後睡倒一片的年輕人,也曝光過楊永信對網癮少年泯滅人性的電擊療法。

同樣的,就在“年輕人不被理解的少年時代與現在得到正名”的此刻,也發生著未諳世事的孩子偷花著父母的血汗錢換來一件件遊戲裝備的事情。想讓遊戲被中國社會所接受,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的一件事。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早在2016年 電子競技項目就獲得過央視的正面報道

簡單來講,電子競技類遊戲就是電腦上的體育競技項目,它更注重的是對抗與勝負。一對一的《星際爭霸》如同乒乓球單打比賽,是選手個人與個人間的鬥智鬥勇。

而諸如《Dota2》、《守望先鋒》、《英雄聯盟》之類隊伍與隊伍進行對抗的遊戲則更像是籃球比賽,考驗的除了隊員的個人能力,更多的還有隊伍整體的配合和戰略執行。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日漸專業化的電子競技比賽

如同足球、籃球一般,職業選手日夜磨練技術只為登上巔峰,普通愛好者當然也可以從中尋求簡單快樂。用心打球與用心玩電子競技遊戲的愛好者都能從中感受到競技項目的魅力,培養不懼失敗、愈挫愈勇及團結隊友、及時溝通等能力。

要為遊戲正名,我們必須清楚遊戲在我們生活中的定位,究竟是娛樂消遣還是職業選項。

中國第一位著名的電子競技選手李曉峰,20歲就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這是他年輕時訓練的一段視頻,任何競技項目的巔峰背後,都是過人的天賦與不懈的重複訓練。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李曉峰操作遊戲單位時驚人的“手速”

被譽為“天才少年”的巴基斯坦玩家Sumail,十五歲就隨隊拿下了DOTA2國際邀請賽的冠軍,奪得上百萬美元的獎金。然而這背後孤注一擲的輟學訓練,一次次失敗又爬起的痛苦壓力又豈是普通人能承受得了的。

明白了這些以後我們對待電子競技的態度自然明確,玩好了可以打職業,控制得當可以用來放鬆身心,甚至培養團隊合作等能力。

而盲目地覺得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職業選手,或者沉迷其中耽誤學業或者生活,才是不可取的遊戲態度。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讓中國國旗飄揚在世界各地賽場上的電競選手們

遊戲當然不只有電子競技這一種,還記得小時候我們玩過的小霸王遊戲機,裡面那些可以容納一到四個小夥伴一起玩的小遊戲嗎?組成遊戲世界另外一隅的除了網絡遊戲,就是單機遊戲及小部分聚會遊戲。

如果將電競遊戲歸屬為體育項目,網絡遊戲就帶有更濃厚的商業性質。而遊戲作為繼文學、音樂、繪畫、雕塑、電影、戲劇、建築之後的第九藝術,則更多地體現在適合一人慢慢品味的單機大作及設計巧妙的各種獨立遊戲上。

其中的獨立遊戲,是以獨立團隊為基礎完成的遊戲,不會以商業利益為第一考量。在中國,也有極少數的遊戲愛好者選擇成為一名獨立遊戲製作人,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裡為做出一款款好遊戲而奮鬥著。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中國獨立遊戲大電影 《獨行》

中國有過很好的遊戲,諸如《仙劍奇俠傳》系列、《流星蝴蝶劍》等中國風濃郁的國產遊戲是一兩代人共同的美好記憶。

從擁有紮實文學功底與清晰邏輯能力的策劃,到深諳光影色彩變化之道與動畫製作的美術,有的還要配合背景音樂的製作,再加上一個個沒日沒夜碼著代碼的編程人員,一部好遊戲才可能被製作出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作為第九藝術的遊戲算得上是藝術界的集大成者,各種藝術在其中都能得到體現。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遊戲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來自泉州的李遠揚,父母對從小喜歡美術的他的期待是成為一名畫家。長大後由於對遊戲的熱愛,他招兵買馬成立了一家工作室開始做遊戲。

雖然開明的父母給予了他創業的第一筆資金,也對他有自己的夢想表示支持。但一轉身回到出租屋裡的臨時工作室,他需要面對的是遊戲開發的進展、團隊的支出、投資商的刁難等等現實問題。

最艱難的時候他的團隊只剩自己在內的兩人,帶著半成品遊戲《鈕釦人兄弟》到北京參展。瀕臨放棄的他們在展位上,看到這個需要兩人開動腦筋合作過關的遊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帶著孩子的老外豎起的大拇指重燃起他們心中的火種。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鈕釦人兄弟》在北京參展廣受好評

憑著要讓遊戲被更多人玩到好遊戲的信念,在玩家的支持下李遠揚眾籌到三萬元,重組起團隊完成了這款遊戲。最終《鈕釦人》拿下了騰訊GAD第二屆遊戲創新大賽的金獎以及GMGC北京2017獨立遊戲開發者大賽的冠軍。

像李遠揚這樣既獲得家庭支持又幸運受到關注的製作人只是少數。在商業化的浪潮衝擊之下,不以盈利為第一考量的獨立遊戲,更多的是胎死腹中的未成品和支撐不下去而放棄夢想的年輕人。

高鳴,也是中國獨立遊戲行業中的一個幸運兒。有著理科生思維的他可謂目標明確,貫徹始終。從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系畢業後,他又考入清華美院讀研,只為了一個目標——做遊戲。

他率隊製作的《蠟燭人》,以一支只能燃燒十秒鐘的蠟燭為主角,在引導玩家思考探索闖過一系列關卡之後,在結尾的過場動畫予人以醍醐灌頂般的啟發。一舉拿下了數十項大獎,被譽為“國產遊戲之光”。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遊戲《蠟燭人》截圖

一心想成為燈塔的小蠟燭在最後藉著孔明燈飄到空中,看著腳下自己走過的路,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止是燈塔可以指引人,小蠟燭也可以。

“只有十秒鐘的光明,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可以是你、是我,我們用有限的能力,去照亮生活和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是高鳴在遊戲中想要傳達的內涵,這是真正有意義的好遊戲。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蠟燭人》遊戲截圖

說他們是“幸運兒”其實是不公平的,看似幸運的背後,埋藏著無數別人看不到的辛酸與努力。李遠揚在團隊下班後熬夜寫商業書,談了無數個投資方只為團隊的生存;高鳴經常下班接孩子回家,哄孩子睡覺後又回到公司通宵加班,大清早再回家送孩子上學。

還有廣州的獨立遊戲製作人陳靜,從業多年自認為還沒做出過一款自己滿意的遊戲,公司破產了又重組,邊還債邊創作,把自己的比特幣賣了來維持工作室的運作。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王妙一,遊戲銷量下滑時迫不得已解散了團隊,疲憊到極致時想哭都哭不出來——“只是覺得累”。

北京的穆飛每天都是十二點至凌晨三點才回到家,決定做獨立遊戲的同時就不敢再有交女朋友的想法——因為完全沒時間安排給工作以外的事情。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獨立遊戲製作者們

不久前,國產獨立遊戲《太吾繪卷》在Steam上奪得銷量版第一,首月就賣出了80萬份。這個連老外都在請求製作方發佈英文版的遊戲,似乎給中國獨立遊戲的製作者們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楊永信的電療室還在,而很多毫無意義耗費大家時間金錢的小程序遊戲竟成為當下的遊戲主流。不管是電子競技也好,獨立遊戲也罷,中國遊戲行業的發展都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這是一條極其漫長的道路。

當前中國的遊戲環境依舊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優秀的遊戲製作團隊,良心的遊戲開發商,乃至於全社會對遊戲領域的認知,審美等藝術水平的提高都是當前急需而匱乏的因素。

為遊戲正名,應該是讓遊戲產業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得到健康的發展,僅憑一個戰隊的一場勝利,僅憑一群年輕人的熱血奮鬥,都是遠遠不夠的。

這是一場需要開發者、發行商、投資人和玩家共同攜手完成的漫長戰役,它更需要的,還有教育行業,家長及當權者的配合支持和正確引導。“第九藝術”能不能真的成為一門藝術,還得看我們的努力。

中國遊戲前路坎坷,這門“第九藝術”將何去何從

高鳴&IndiePlay中國獨立遊戲大賽

中國獨立遊戲紀錄片《獨行》

《登上世界舞臺的國產遊戲的GDC之旅》

《2016中國獨立遊戲不完全盤點》

《2017中國獨立遊戲不完全盤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