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必須承認中國畫的人物從西方素描引進中國以來,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和演變。人物畫雖然還達不到山水畫、花鳥畫的藝術高度,但畢竟踏上了同一平臺,不再像以前那樣相差懸殊。有許多人否認,甚至詆譭素描在人物畫中的作用。其實,素描使中國畫的人物比例和結構協調起來,有了現代氣息和精神狀態。現在許多人物畫在表現上炫技,在立意上說謊,此文只談我對人物畫創作中形而下的技術表現問題的看法。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吳昌碩 《鍾馗》 中國畫

人物要有中國畫的審美和表現,而當下中國畫的人物為了“像”和“準”,完全照搬了西洋繪畫的造型模式,將人物畫成油畫和照片的樣式,不僅喪失了傳統中國畫精神和美學標準,更使中國畫的人物成了甜俗、細膩的“仿真畫”。這樣的“作品”把作畫者和觀畫者一併帶進了低級的以寫實為榮、以刻畫瑣碎細膩的局部為榮的審美窪地,正應了吳冠中那句話“畫匠多,畫家少”,完全忘記了繪畫藝術應當注重的境界和感覺。這是當下人物畫的第一詬病。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黃賓虹 《會稽山》 中國畫

第二詬病即所謂的“新文人畫”。文人畫在中國美術史中佔據了大幅篇章,我沒有能力說清楚這樣的美術史是否合理或準確,但有一點我們應該知道:古代文人畫的時代已經過去。文人畫在清代以前是那些做官的或研究學問的,包括做文章的人,閒暇時戲筆而成的“戾家畫”,包括其後的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都是或工詩或著文,甚至詩、書、畫、印全能的地道文人畫家。而今的所謂“新文人畫家”不僅是專職畫家,更是除了畫畫什麼都不會,怎麼能稱為文人呢?不是文人又何來文人畫呢?所畫的新文人畫僅僅是古代文人畫的模仿和翻版,難道文人畫和“新文人畫”的區別,就是作畫年代的區別嗎?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齊白石 《借山圖卷之一》 中國畫

以上兩種詬病雖情形不同,而流弊則一。當今中國人物畫創作正在失去人的內在價值,失去良知和個人思考,使藝術創作出現了各種畸態和詬病,當代的藝術家真正要反思和堅持的是藝術對人性的理解和屬於個人的表達。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吳冠中作品

潘天壽說,一洋奴隸,一笨子孫。我現在不能準確說清楚人物應該怎樣畫,但我知道要和西洋畫拉開距離,也要和古人拉開距離。中國畫沒有傳統就沒有高度,沒有現代意識就沒有發展。藉助素描去解決古人解決不好的造型問題,但不能把調子、光影、三度空間等素描語言直接搬到人物畫中。“中體西用”,以寫實的方法表現感覺,以傳統筆墨方式表現新的視覺效果,才能創作出不同於西畫、也不同於古畫的現代中國畫。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潘天壽 《達摩》(局部) 中國畫

內容選自《中國藝術》2018年第5期

《中國畫的人物還處在低檔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