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名校辦分校,讓房山孩子走出大山上學!

在房山五中

讓山區學生實現了

走出大山享受優質教育的夢想

北京十二中朗悅學校

通過名校辦分校的合作模式

在房山長陽地區嫁接、生根

近年來,房山區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努力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使市民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擁有更多獲得感


點贊!名校辦分校,讓房山孩子走出大山上學!


房山五中教育實踐課基地

點贊!名校辦分校,讓房山孩子走出大山上學!

山區學生“教育移民”

2006年9月1日,對於當時正上初三的房山區佛子莊鄉的韓潮鵬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和來自房山區7個深山區鄉鎮9所中學的2600名學生一起,搭乘政府統一組織的免費車輛“出山進城”,被全部集中到房山、良鄉新城地區的千人規模寄宿制學校讀書。

據房山區教委副主任武玉章介紹,十幾年前,房山區山區教育和全國很多深山地區一樣,面臨著“生源逐年減少,教師只出不進,教學質量止步不前”的嚴重問題。面對新形勢,房山區實施了“教育移民”工程,讓目前戶籍還在山區的青少年走出大山,到山外的城鎮地區上學,以適應未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為了落實“教育移民”,市區兩級為此投入資金3.3億元,在周口店、閻村鎮新建“房山第五中學”和“良鄉第五中學”兩所千人規模學校,把官道中學和房山二中改建成千人規模學校。4所學校都是依據當時北京市最新頒佈的辦學條件標準設計建造的,補齊了山區教育的“短板”。

房山區教委還組建專家組選聘了多名優秀教職工,需經過考試、講課、答辯等程序合格後才能被聘用。不僅如此,房山區還採取了區財政出錢,各鄉鎮落實車輛,兩週一次免費接送孩子們回家,力爭不給搬遷學生家庭增加經濟負擔。

點贊!名校辦分校,讓房山孩子走出大山上學!

名校領跑本土教育

讓孩子去“名校”讀書是很多家長的心願。如何確保學生都“有學上”,並能“上好學”,擴容升級優化辦學資源,成了房山區教委很長一段時間的現實難題。

武玉章介紹,近年來,房山區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著力推進教育內涵發展,通過名校辦分校等模式,吸收先進辦學理念,引入了北京小學、黃城根小學、北京四中、北京十二中等市區名校。更多房山的孩子可以就近在這些市區“名校”入學,優質教育資源的享有,讓家長們著實欣喜。

此外,房山區加強與高等教育機構戰略合作關係,落實高校附屬學校合作項目,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房山小學、北京工商大學附屬中學及附屬小學等一批優質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在房山大地開花結果,切實提升了辦學水平,引領和助推了全區學校發展,使優質教育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點贊!名校辦分校,讓房山孩子走出大山上學!

優質資源均衡發展

北京晨報記者瞭解到,2016年,房山區再一次進行教育佈局調整,將規模小、地處邊遠地區的四所完中校一次性撤併。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環兩帶三區”優質教育發展佈局,探索北京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郊區模式。

“一環”即南部教育發展環,在此區域多形式構建一鄉一品的“農村教育發展環”。“兩帶”即北溝教育發展帶和南溝教育發展帶,在這兩條區域,啟動了鄉村教育聯盟品牌建設,依託教科研部門支持中小學發展,房山區引入了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學院等外部資源,加強兩溝沿線薄弱校的建設。“三區”即逐步推進長陽教育聚集區、良鄉教育聚集區和城關教育聚集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建設。

特別在長陽、良鄉、城關三個城鎮教育聚集區,為破解學位供求矛盾突出,教育質量仍有待提升的問題,引進了不同的優質教育資源,打造三個教育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