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資管,一般是集合資產管理的簡稱。它原本是券商為高端客戶所開發的一種理財服務,券商從特定的客戶那裡募集到資金,為了客戶的利益,利用客戶的資金進行投資,投資內容包括股票型、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受人之託,代人理財,風險(投資者)自擔”的業務形式。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而後,隨著資管市場的漸漸發展,其業務也早已不侷限於證券市場,而是逐漸向其他衍生品行業擴散開來,得到監管機構批准的基金子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都可以開展資管業務,國內迎來了一度繁盛的“大資管時代”。在這種背景之下,外匯資管行業也隨之發展起來。

外匯資管的“熱”和“涼”

2017年,可以說是外匯資管的井噴的一年,這一年當中,國家對內盤的打擊讓市場上的資金大量流入外盤當中,外匯行業得到了進一步壯大。而與之同時,正趕上風風火火的“大資管時代”,很多人從這當中窺見了商機,各種外匯資管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它們當中有認真做的,也有完全是想趁勢撈一把的,有半年就宣告完結的,也有一直堅持到現在的。在這一年,外匯資管行業可以說是炙手可熱,成為各種資金紛紛追逐的對象。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外匯資管的“熱”,是有它的道理的,決定一個市場繁華的根本還是在於投資者的需求。國內的外匯投資者以散戶為主,然而外匯交易需要十分專業的技巧,在這一點上,機構有著明顯的優勢。因而,國內的投資者在與國際市場抗爭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對於專業人員的需求也就隨之而生。

但是,外匯資管,以及整個資管行業的“熱”顯然過分自由了一些,混亂的發展終於觸及了監管底線。18年開始,金融監管政策轉嚴,資管新規出臺,去槓桿,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保本保收益”的產品......監管新規的相繼出臺,讓沸騰的資管行業逐漸降溫。

事實上,國家規定所說的資管,都是註冊的資產管理公司,換而言之,是有牌照的。外匯行業暫時並沒有法律監管,很多外匯資管公司只是以資管的模式來經營相應的業務,投資者資金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管方的自律程度。然而金融監管的趨嚴也一樣給外匯資管行業帶來了影響,去槓桿的持續推進讓資管方的可用資金逐漸減少,禁止“保本保收益”讓一些以此為經營模式或者宣傳噱頭的外匯資管公司無以為繼,外匯資管行業漸漸從“熱”到“涼”,從萬人追逐到如今的前途未卜。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外匯資管從“熱”到“涼”,僅僅經過了幾年時間,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血本無歸,彷彿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浮生大夢。

然而,在小編看來,如今的“涼”卻更讓人覺得安心。監管環境嚴格,市場透明度提高,投資者的眼光也越來越高,那些居心不良,觸及監管紅線的公司本就應該被洗出局,才能讓技術過硬,紀律嚴格的公司脫穎而出,被浪淘過,金子才有可能留下來。

外匯資管的幾大陷阱

我們都知道,外匯保證金行業在國內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由此衍生的外匯資管行業,相應的法律法規更加缺失。雖然投資者可以通過與之簽訂的一些合同法規來進行維權,但總體來說外匯資管行業主要靠的還是行業自律。這就導致外匯資管行業發展得良莠不齊,優秀的團隊鳳毛麟角,各色陷阱卻層出不窮,所以投資者更要謹慎分辨。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外匯資管陷阱大致有以下幾類:

保底陷阱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就已經說過,資管總結起來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風險(投資者)自擔”的一種業務形式。然而,市場上有很多公司,卻提出了“保本保收益”的模式,甚至提出高達20%-30%的年化收益率保證,這明顯是一種十分畸形的狀態。這種模式常伴隨著旁氏陷阱,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把戲。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金融市場是有風險的,沒有哪個人,哪個團隊,哪種策略可以保證萬無一失,更不要說還有經營、營銷等種種費用了。所以當一個外匯資管公司說我替承擔風險的時候,很可能他採用的都是私搭的虛假MT4平臺,將客戶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再拿出一部分補貼上一個客戶,這種其實就是打著外匯交易名號的非法集資,是最為行業所不齒的一種。

保本保收益的模式擾亂了市場紀律,加劇了道德風險,這早已是金融業的普遍共識。採用這種模式的資管公司,不管包裝了多少諸如“智能化交易”“跟單”“鏡像”的噱頭,它都是在用投資者的錢不斷加槓桿,在去槓桿大環境之下,一旦新資金跟不上,迎來的就只能是一波暴雷,投資者就會是首當其中的受害者。

回撤陷阱

回撤陷阱是另外一種常見的手法,這種公司可能平臺是真的,也沒有對交易過程做什麼手腳。他們只不過是將投資者的錢滿倉對沖,一個做空一個就做多,反正會有一個盈利的,虧損達到約定的回撤比例就將資金退還給投資者,投資者也只能自認倒黴。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資管公司的盈利,但是對投資者來說,與其把資金拿去給他們一半一半的概率賭,還不如自己回家學習琢磨下外匯交易的技巧。

刷單陷阱

最後一種,就是刷單刷佣金。要求投資者在本身的代理下面開戶,加點加佣金,

然後操縱客戶的賬戶不斷刷單,或者選一個簡單的馬丁逆加策略+一些震盪的貨幣品種,一段時間後,達到約定的回撤比例,就把錢還給投資者,自己早已賺夠了佣金。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三方糾紛

除了這些陷阱外,現在還有一種出現在代理商、操盤方和投資者三方的糾紛。

這種倒說不上是陷阱,無非是代理商負責籌備資金,操盤方負責提供技術,投資者坐等收益。然而,可能操盤方將客戶的投資者打爆了,卻拿著佣金拍拍屁股走人,投資者只會找代理商,代理商自然也不會放過操盤方。隨著這種模式的發展,代理商和操盤方的糾紛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並非是誰故意騙誰,說到底是屬於操盤方能力不足,專業人員匱乏,在加上三方都不能夠嚴格遵守約定好的回撤比例的問題。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什麼是好的外匯資管

外匯資管其實本身是一種很好的模式,我有技術你有錢,我們互相合作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然而,由於法律監管的不健全,這種模式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鑽,外匯行業又不夠成熟,專業化人才嚴重缺失,這導致想從中撈一筆的反而成了行業的大多數。

真正好的資管,應該立足於資管的本質,以投資者的盈利為目標,不能夠抱著僥倖心理,更不能夠以坑投資者作為盈利手段。

好的資管,專業的操盤手,過硬的技術,優秀的產品設計以及大資金運作,這些元素缺一不可。與此同時,更不能忽視與投資者之間合理、有效的約定(應該是紙面合同而非口頭約定)和溝通,這對雙方後續的工作開展(比如資金方不能干擾操盤方的決策)以及發生風險事件之後的責任認定,甚至是投資者維權,都非常有好處,對於雙方來說也有據可依,更加公平。

外匯資管——一場從“熱”到“涼”的浮生大夢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曾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警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這是金融行業最普遍的規律,在選擇資管公司的時候,要注重考察公司的背景、資歷、合作平臺、歷史成績等,不能被華麗的裝修和衣著整潔的營銷人員所矇蔽,對於任何以各種形式提供高收益保證的機構,更應該敬而遠之。

關注“外小至”,一場外匯盛宴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