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產需缺口提升到2931萬噸 價格還將上漲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11月8日發佈11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

2018/19年度中國玉米同比略降,但由於飼料配方的調整和深加工產能投產數量超出預期,預計消費量將增加8.9%,庫存結餘變化量減少2931萬噸,產需缺口進一步擴大。

玉 米消費增加 產需缺口進一步擴大

本月預測,2018/19年度,中國玉米產量2.15億噸,比上月預測數增加202萬噸,比上年度減0.4%。主要原因,一是黑龍江玉米麵積單產雙增長,二是東北產區玉米收穫期天氣適宜,玉米收割普遍推遲1-2周,有利於產量形成,預測玉米單產每公頃6121公斤,比上月預測數每公頃調增26公斤,比上年度每公頃增0.5%。

中國玉米消費量2.46億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900萬噸,比上年度增8.9%。其中,飼用消費151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700萬噸,主要是玉米替代品進口減少,隨著《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兩項團體標準的應用,預計玉米飼用消費量將進一步增加。工業消費750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200萬噸,主要是新建的深加工企業投產數量超出預期。

預測2018/19年度產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庫存結餘變化量減少2931萬噸。


玉米產需缺口提升到2931萬噸 價格還將上漲

大豆產量同比增加

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8245千公頃,全國平均單產每公頃1853公斤,總產量1528萬噸。本月對2017/18年度進口量和消費量估計數與上月保持一致,期末結餘比上年度增加199萬噸。

10月份,北方大部天氣晴好、光照充足,氣象條件利於大豆等作物成熟收曬。截至10月底,全國大豆收穫基本結束。受早霜等不利天氣影響,東北產區大豆質量差異較為明顯,新豆上市後優質高蛋白大豆價格持續上行且購銷活躍。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8451千公頃,與上月預測數一致,比上年度增加206千公頃;全國大豆產量1583萬噸,與上月預測數一致,比上年度增加55萬噸。

10月進口大豆到港量仍較充裕,豆粕價格上漲後油廠壓榨利潤提高、開工率增加,豆粕庫存量有所回升。近期國內非洲豬瘟疫情繼續散點發生,中小型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受到影響,加上大型飼料和養殖企業陸續調整飼料蛋白配方,豆粕總體消費量預計顯著下降。本月對2018/19年度供需形勢和價格預測與上月一致。


玉米產需缺口提升到2931萬噸 價格還將上漲

食用植物油

本月估計,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22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14萬噸,主要是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結果、以及國家海關總署數據,調整了部分油料作物的產量和進口量。其中,豆油產量1586萬噸,菜籽油589萬噸,花生油312萬噸,其他小眾植物油產量調減4萬噸。食用植物油進口量611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8萬噸。其中,棕櫚油、菜籽油、豆油的進口量分別為358萬噸、107萬噸、48萬噸。

本月預測,2018/19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609萬噸,較上月調減8萬噸。其中,花生油產量307萬噸,較上月預測數調減11萬噸,主要是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結果修正了花生播種面積;棉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產量調增3萬噸。秋播開始以來,大部地區土壤墒情適宜,利於油菜直播和移栽,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土壤墒情偏差,西南地區東部部分地區土壤過溼對油菜移栽和出苗有一定不利影響,但影響有限,總體看秋冬種油菜的播種進度快於上年同期,故本月暫不對2018/19年度油菜面積和產量進行調整。2018/19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消費量和進口量預測值與上月一致。


玉米產需缺口提升到2931萬噸 價格還將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