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清官錄(二)

喜歡他的文章,就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他吧。

濰縣清官錄(二)


翻開明清時期的濰縣官吏歷史長卷,你會發現,可羅列出一些濰縣清官錄,這些人在濰縣老百姓中留下相當不錯的口碑,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來自江蘇的鄭板橋了,其實除了鄭板橋,還有邢國璽、周亮工、賴光表、招子庸、何鎔等。

老濰縣有一條海道司巷,明清時期在巷子北首曾經有一座“三賢祠”,裡面供奉著對濰縣有功的三位知縣:周亮工、賴光表、鄭板橋。“三賢祠”原稱周公祠,供奉明末濰縣知縣周亮工塑像,後來清乾隆時又陸續添供知縣賴光表和鄭板橋塑像,這三位知縣政績昭著,愛民如子,深受濰縣百姓愛戴,於是改名為三賢祠。


濰縣清官錄(二)



周亮工十分有才,也很忠誠。對於他在濰縣的前任邢國璽,更是推崇有加。他倆的交情,真是沒得說。正所謂英雄相惜。邢國璽因為守城有功,得以升任。周亮工接了他的崗位,繼任濰縣知縣。清兵進犯,縣城一時告急。邢國璽前來相救途中犧牲。

周亮工和郭尚友、張爾忠等人,率全城官兵,堅守城牆。他親自站在縣衙門後面的北城牆上,在青陽樓前親自督戰,同時主持協調、調度全城戰事。青陽樓南臨濰縣縣衙,是防護濰城的首要屏障,也是北城牆的至高點,因此也成為當時濰城守衛戰的最緊要關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濰縣清官錄(二)



接到奔赴濰縣上任書的周亮工,當時年紀剛好三十而立。一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攜手告老還鄉回到濰縣的郭尚友張爾忠等幾位退休老人,豪情萬丈,誓死守衛縣城。但是氣勢洶洶的清兵也不是善茬,從濟南一路殺到濰縣,打算一舉攻下濰縣城。周亮工趕緊寫了一封血書,讓人快馬加鞭到北京,請求崇禎皇帝派兵救援,當時的明朝末期政權,就如一座即將傾倒的大廈,京城皇位自身都難以保全,還能顧得上一個小小的濰縣城嗎?

根本等不及了。心急如焚的周亮工讓人在他的胸前和衣襟上寫上“濰縣令周亮工之屍”幾個大字,並蓋上了官印。他說清賊一旦攻入我死了這樣也能找到我。周亮工這種與城池共存亡的誓死守衛縣城決心,大大地鼓舞了了全城軍民,大家士氣大振,誓與周縣令一道,守衛家鄉一方地土。他的19歲小妾王若蘭,更是有膽有識,巾幗不讓鬚眉,冒著危險帶領婦女兒童登上北城牆為將士送飯,慰問守城軍民,並在青陽樓上擂鼓助戰。老百姓想起了宋朝梁紅玉英勇抗金的故事,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梁紅玉”。

有了全城老少的眾志成城和齊心協力,清兵攻城好幾個月,始終攻不下來,卻又毫無辦法,不得不撤退而去。周亮工守城有功,得到嘉獎,濰縣城牆更是贏得了固若金湯的名聲。與小小的濰縣城相比,偌大的北京城卻危險了,不久的一天,李闖王軍隊攻入京城,全城淪陷,崇禎吊死在一棵樹上。濰縣城保住了,明朝卻走向了滅亡。

如果周亮工的人生軌跡隨著明朝的滅亡戛然而止就好了。在歷史上他既保全了英名,也不會引起很多人對他的爭議。隨著明朝滅亡,改朝換代,清朝興起。周亮工與他的前任邢國璽誓死不投降有所不同的,他投降了。投給之前他口口聲聲稱的“清賊”,還記得濰縣北城牆上,視死如歸的他找人在衣服上寫的“濰縣令周亮工之屍”八個大字嗎?守城有功的周亮工,不久得以升任,調往別處。

在濰縣城贏得了全城老少絕佳口碑的周亮工,當時不過三四十歲,離開濰縣後,得到一個天打雷轟的消息:他所效忠的大明王朝滅亡了,皇帝上吊了。大清奪得天下了。人生如果就此完結,不免惋惜。人生還要繼續,前面的路還要走下去。在濰縣贏得的英名,難道就此毀於一旦了嗎?周亮工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他後來歸順了大清。被清政府“特徵君以原官”。

雖然官職越做越大,工作的單位也是幾次更換,頂著一個“貳臣”的名號,他是以怎樣的心理歷程,來混跡於官場之中, 我們還是不得而知,而我們知道的是,他輾轉各處,因為清政府的命令,鎮壓各地的反清復明起義,甚至和收復臺灣的鄭成功打過對陣仗,也幾次因為“濫殺無辜”罪名入獄,不過每次都成化危為安,赦免出獄。有一次和友人喝醉酒,酒後吐真言,說最令人懷念的,還是當年在濰縣守城奮勇抗清的事,說到動情處,更是解開衣襟,以身上傷痕示人,“劇談當日(濰縣)事,因解衣示浚以左肩箭癜,歲月深矣,殷殷尤赤”。在座的人,無不動容,感慨萬千。

淳樸善良的濰縣老百姓不在乎這些,他們只知道,帶領他們當年奮勇抗清守衛縣城的這位知縣,就是他們心中的周亮工。他們還為他建了周公祠,以此永遠紀念。當身為清代官員的周亮工,站在濰縣城內的那座周公祠前,該是怎樣的一番滋味。

周亮工博學多才,詩文、金石、書畫皆有很深造詣。傳世著作有《全濰紀略》、《賴古堂集》、《書影》、《字觸》、《同書》、《讀畫樓畫人傳》、《印人傳》、《賴古堂文集》、《讀畫錄》、《賴古堂藏印》、《賴古堂印譜》等。傳世墨跡有《行書詩軸》、《七言絕句詩軸》、《五言詩軸》等十數種著述傳世。比較有名的詩句:《靖公弟至》荒城兀坐對燈殘,歸計先愁百八灘。爾又遠來餘未去,高堂清淚幾時幹?


濰縣清官錄(二)


濰縣清官錄(二)


如果你覺得此文不錯的話

如果喜歡他的文章,就關注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