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成解ABS痛點「良藥」

区块链技术成解ABS痛点“良药”

中經金融:follow me!

区块链技术成解ABS痛点“良药”

當前,國內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逐漸擴大,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資產證券化發行總額達3萬億元,存量規模近2萬億元。

区块链技术成解ABS痛点“良药”

從底層資產結構來看,應收賬款仍是市場主力。但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商業物業領域也將會是重要大類資產類型。

隨著業務發展的深入,參與主體不斷多元化,資產穿透難、科技系統弱、運作週期長等行業痛點日趨凸顯。藉助區塊鏈技術構建ABS生態信任機制,成為解決行業痛點、推進ABS市場健康發展的“良藥”。

將推進ABS統一立法

“當前,由於去槓桿、強監管的政策頻出,銀行同業業務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上半年全國同業資產負債雙雙收縮,同業負債較2017年下降了11.53%。同業業務多數下降的同時,ABS的發行量還在上升。目前,大力發展ABS業務已經成為輕資產銀行和交易型銀行轉型的關鍵舉措。”在日前舉行的智能ABS平臺發佈會上,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如上表示。

據日前發佈的《2018年資產證券化行業半年報》(以下簡稱“《半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ABS發行規模達6722.34億元,同比增長39.41%,存量規模達19892億元;其中,企業ABS佔比超50%,信貸ABS同比增幅較大,ABN擴容提速。

深交所固定收益部資產證券化業務負責人卞超也指出,政策支持是影響ABS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ABS業務飛速發展,去年整個市場ABS的發行量超過9000億元。“去年深交所ABS審批量是整個市場發展過程中比較高的一年,批了將近4000億元,而今年8月份就已批了4800億元,這一業務在當前經濟金融環境下有比較大的擴容量。”

應收賬款仍是最重要的資產類型。卞超指出,從深交所發行的ABS資產類型看,應收賬款佔比最高,約為40%,這個也是與國家要求發展供應鏈金融降低國有企業負債政策積極配合在一起的。

《半年報》中也指出,在基礎資產分佈方面,應收賬款ABS上位企業ABS市場最大發行品種,小額貸款ABS受現金貸監管衝擊較大,退居第三;應收債權ABN和租賃租金ABN繼續佔據ABN市場絕對份額。

不過,卞超也指出,商業物業領域將會是接下來ABS的重要大類資產類型。

此外,卞超還強調,下一步重點推動統一立法,爭取ABS公開發行。目前國內ABS種類較多,標準、法規等並不統一,希望通過積極推進統一立法,把資產證券納入證券法的品種,把資產證券化業務納入證券法的統一監管,實現公開發行和私募發行同步進行。另據卞超透露,後續的ABS負面清單修訂等也在推進中。

構建ABS生態信任機制

儘管近年來ABS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信息不對稱、流程長效率低等諸多痛點仍制約這個行業發展。

葉望春認為,目前ABS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以下三大方面的痛點:一是資產創投難,底層資產不透明,多方信息不同步,難以真實識別風險及準確定價;二是運作週期長,ABS參與方多,溝通成本高,整個業務環節涉及數十種支持文件,文本協議缺乏標準化,製作過程反覆修改,審核發文耗時間,效率低;三是系統支持弱,當前ABS較大的部分風控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的層面,線上化程度不夠,即使有些夥伴使用了系統,由於各方系統不統一,彼此缺乏有效的對接。

金融壹賬通總經理助理黃紹宇指出,解決這些痛點推進ABS長效發展的關鍵,是要應用區塊鏈技術穿透底層資產,打造信息的直通,構建ABS生態的信任機制。

黃紹宇表示,以ALFA智能ABS平臺為例,ABS發行過程中參與主體很多,流程長、耗時久,智能平臺應用區塊鏈節點的方法,把區塊鏈節點部署到每個參與主體,使得計劃管理人和投資人可以同步獲取原始權益人的信息變化,大大改變了過去串聯式信息傳遞機制,信息傳遞同步、透明,且標準統一,增強了投資者對產品的信任和對底層資產信息變化的瞭解,推進了整個ABS市場的健康發展。

区块链技术成解ABS痛点“良药”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