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文山三七輪作年限獲重大突破將縮短至3-5年

11月4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土壤消毒技術暨三七產業綠色發展培訓會在雲南文山召開。來自全國農業、中藥種植領域專家對三七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現場驗收,共同見證了三七栽培技術取得的新成果——輪作年限

由原來的15至20年縮短到3至5年

三七是我國大品種中藥材,在雲南生物醫藥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雲南省三七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三七產業要實現綜合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目標。然而,三七種植過程中存在輪作間隔週期過長,連作障礙嚴重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三七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也是廣大三七種植農戶最關心的生產問題。

依託昆明理工大學建立的雲南省三七可持續發展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七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在我國著名三七專家、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崔秀明的帶領下,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曹坳程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在系統闡明三七種植土壤障礙的發生機制及其主要障礙因素的基礎上,研發出以三七種子種苗病原菌分子快速檢測技術為基礎、無病種苗培育、輪作降氮、土壤燻蒸處理、中後阻截技術為核心的三七高效輪作栽培技術體系,成功解決了三七科學輪作生產難題,將三七輪作年限由原來的15至20年縮短到3至5年。

崔秀明表示,三七高效輪作栽培及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提升優質道地“文山三七”影響力,打造綠色三七品牌,促進三七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監 制:華成明

主 編:劉科林

新聞熱線:1366870040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點擊上方關注@中國食安/頭條號即可長期收到免費的新聞資訊;中國食品安全海量新聞資訊,盡請登陸中國食品安全報、中國食品安全網:自媒體百家號、西瓜視頻、火山視頻、優酷、騰訊、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