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爲何成爲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能夠愉悅身心的職業似乎並不多;但其中有一項,可讓幾乎所有人認同。

它不是餐飲和體育,也不是工廠和農村,更不是港口和天空。

而是讓人們——耳朵如同享受巧克力般絲滑的——音樂!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音樂能夠愉悅身心,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幾乎所有人的共識。

特別是在文學作品中喧染得非常厲害,比如金庸小說中有能夠治病的神曲。

但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似乎擺在我們的面前:

從事音樂創作的不少天才和大師,他們的壽命往往都不太長!

這個說法有依據嗎?

有!

這兒,彙集了最具天賦的10位近代作曲家的名單。

他們的壽命是這樣的——

有5位的壽命不足40歲

01舒伯特:生卒:1797年1月31-1828年11月19日【31歲】

02莫扎特:生卒: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35歲】

03喬治·比才:生卒:1838年10月25日—1875年)【37歲】(歌劇《卡門》)

04門德爾松:生卒: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38歲】

05肖邦:生卒: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39歲】

這真是傷心的名單,幾乎囊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天才!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門德爾松肖像】

繼續往下看名單的後面——

有3位的壽命,只在40多到50多歲:

06舒曼:生卒: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46歲】

07柴可夫斯基:生卒: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53歲】

08貝多芬:生卒: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57歲】

囧……能夠愉悅身心的音樂,竟然讓創作天才們壽命不長!

難道、難道我們一開始就錯了,難道——音樂是高危職業麼?!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貝多芬與背景】

為了不至於太過於悲傷,選擇2位鼓舞人心的長壽者(一定要耳熟能詳的)。

這2位在兒童時代發育不太早的音樂家,他們的壽命活到了60多、70多歲

09巴赫:生卒: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65歲】

10李斯特:生卒:1811年10月24日-1886年7月31日【75歲】

將上述10個人的壽命進行比較,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以下2個結論:

1、同一個時代的音樂家,其壽命雖然有長的,但大多數都比較短壽,特別是天才

比如,壽辰75歲的李斯特,是19世紀的。但是,壽辰53歲的柴可夫斯基、壽辰46歲的舒曼、壽辰39歲的肖邦、壽辰38歲的門德爾松、壽辰37歲的喬治·比才,後面四位他們也都是19世紀的。

所以,對於音樂家的壽命,所處時代不是決定性的影響。

2、短壽者裡面,有窮困潦倒的,但也有富裕的

窮困潦倒的典型,主要是壽辰31歲的舒伯特,他連心愛的姑娘也娶不回來,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穩定收入,所以姑娘被面包師娶走了。舒伯特太窮困,他也許死於窮苦。可是,有富裕的例子。富裕的典型是壽辰38歲的門德爾松,他沒有死於貧困,但他還是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所以,窮和富也不是壽辰長短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創造愉悅身心音樂的天才們,到底為什麼會早早的就去世了呢?

我們只能夠注意一下:他們音樂天賦表現的年齡了。

【鋼琴男女孩兒】

先看一看,作為天才音樂家,世界級大師,他們的天才表現的年齡:

1、學習音樂的年齡

01舒伯特:學習音樂年齡不詳,但從他的身世推測應該較早。

02莫扎特:可能是4歲、或更早的年齡開始學習鋼琴,因為他4歲開始試著創作樂曲。

03喬治·比才:他是確定的4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而且已經能夠認識五線樂譜了。

04門德爾松:學習音樂時間不詳。但從他的家庭教育來看,學音樂時年齡應該比較小。

05肖邦:6歲學習鋼琴。這個年齡,雖然比超天才們大2歲,但比普通人比較小。

06舒曼:7歲學習鋼琴。這個年齡,應該算是比較正常的學習樂器的年齡了。

07柴可夫斯基:不詳。他不是音樂世家,原來是學法律的,最後改行搞音樂。

08貝多芬:4歲學習鋼琴。這個年齡開始學音樂,一般說屬於天才才會有的。

09巴赫:不詳。

10李斯特:9歲學習鋼琴。這算比較晚的年齡了。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手把手教鋼琴】

從以上材料來看,從小學習鋼琴的,其中最小年齡的應該是4歲。4歲學鋼琴的共有三個人:莫扎特、喬治·比才、貝多芬。這三個人是家庭音樂方面條件比較好,作為家長的父母(或父親)是搞音樂的,所以給孩子灌輸得早。

這3個孩子家長的情況是:

(1)莫扎特的父親是:音樂家。

(2)喬治·比才的雙親:父親是聲樂教師,母親是鋼琴家。

(3)貝多芬的父親是:男高音歌手。因而他4歲被逼著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父親教孩子學鋼琴】

2、他們參加音樂活動、公開演奏,作曲的年齡

01舒伯特:

(1)11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兼該校樂隊小提琴手。

(2)16歲(1813年)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

(3)17歲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成為第一部歌曲傑作。

(4)僅18歲(1815)當年,舒伯特就寫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他創作的“魔王”,成了全世界寫歌曲的人的噩夢,至今無人超越。

02莫扎特:

(1)4歲的時候,他便開始學習作曲了,試著創作。

(2)7歲的時候,他跟隨音樂家父親奧波爾得•莫扎特,在歐洲各國進行旅行,在歐洲巡迴演出整整10年,奠定了堅實基礎,沒有正式創作音樂曲子。

(3)到了24歲之後,青年莫扎特定居維也納,開始了他後來的創作生涯。

03喬治·比才:

(1)10歲入音樂學院學習。

(2)12歲能夠作曲。

(3)17歲完成第一首交響曲。

(4)19歲獲羅馬作曲大獎。

(5)25歲完成第一部歌劇作品《採珍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

04門德爾松:

(1)9歲就開始了公開演奏。

(2)10歲時為《詩篇19》譜曲。

(3)12歲寫出第一首鋼琴四重奏(op.1)。

(4)14歲組建自己的私人樂隊。

(5)16歲發表第一首傑作《絃樂八重奏》,

(6)17歲時完成了後來著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

(7)20歲時通過指揮《馬太受難曲》在巴赫去世後的首次公開演出並宣傳巴赫的作品。

【門德爾松作品】

05肖邦:

(1)肖邦從小跟隨著名的鋼琴教師Wojciech學習鋼琴。

(2)7歲創作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

(3)8歲登臺演出。在Radziwi家庭宮殿中舉行的慈善音樂會上,肖邦第一次登臺,演奏阿達爾伯特·吉羅維(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4)19歲後,肖邦以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身份在歐洲巡演,舉行多場音樂會。

(5)20歲(1830年),因波蘭起義,肖邦離開波蘭移居法國巴黎,以演奏教學作曲為生。

(6)27歲,拒絕“俄皇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和稱號,受到波蘭人民敬重。

06舒曼:

(1)從名師學習鋼琴2年,嶄露出即席創作的音樂天賦。

(2)9歲時,欣賞了莫薛勒斯(moschles)的演奏之後,得到父親的支持,立志成為鋼琴家。(3)12歲開始嘗試創作。

(4)16歲時,父親驟然辭世,2年後在母親要求下改學法律,內心非常痛苦;

(5)20歲重新學習音樂。20-30歲期間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音樂才能得到了發揮。

07柴可夫斯基:

(1)10歲時,學法律選修音樂課,師從名師學習鋼琴。

(2)19歲從法律學校畢業,進入司法部任職,同時鑽研音樂。

(3)2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的音樂班學習。23歲辭去司法部的工作,獻身音樂事業。

(4)25歲畢業。畢業作品為康塔塔《歡樂頌》(J.C.F.席勒詩),獲得銀牌獎。同年應邀到莫斯科任教於新成立的莫斯科音樂學院,並開始了緊張的創作活動。約10年時間,寫下了許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響曲鋼琴協奏曲、歌劇、舞劇、管絃樂序曲、室內重奏等。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天鵝湖圖片】

08貝多芬:

(1)4歲學習鋼琴和小提琴之後,在8歲時又師從宮廷名師學音樂基礎理論及管風琴。

(2)8歲第一次登臺演出。

(3)11歲進入波恩劇院樂隊當小樂師,有機會師從名師繼續學習音樂。

(3)13歲擔任宮廷樂隊的古鋼琴獨奏與伴奏。

(4)13歲根據德雷斯勒的進行曲改編為《鋼琴變奏曲》(woO63)。這是貝多芬正式發表的第一首作品,由德國音樂出版家J·M·格茨予以出版。

(5)22歲時,在海頓等人的鼓勵和支持下離開故鄉,拜海頓為師學習作曲並定居於維也納。

09巴赫:

(1)9歲喪母,10歲喪父,只得靠大哥繼續撫養。他父親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手。家有樂譜,因珍貴兄長不允許他翻閱學習,他只好偷抄,使得視力受損。

(2)15歲時,隻身離家走上獨立生活道路。此時的他,具有美妙歌喉,還有出色古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的演奏技藝,所以被呂奈堡聖·米歇爾教堂附設的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

(3)17歲畢業。18歲在一家室內樂隊當小提琴手。隨後二十年幹過許多行當。主要是以卓越風琴家而聞名。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詠班領唱。

(4)大器晚成,在演出、演唱、演奏實踐中,創作大量作品,成為啟迪後人的一代大師。

10李斯特:

(1)拜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為師學習鋼琴演奏。

(2)15歲開始創作。作品《十二首超技練習曲》。

(3)17歲在巴黎定居,在住處教授音樂。

(4)19歲出席聆聽了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首演,並將其改編成鋼琴曲。

(5)26歲創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

(6)37歲創作《前奏曲》。李斯特同樣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師級樂曲創作大師。

【李斯特彈鋼琴】

比較10位音樂大師的壽命和成長情況,貌似有個新發現

——

01舒伯特:學習年齡不詳,估計比較早。【壽命:31歲】

02莫扎特:4歲或更早,學習的是鋼琴。【壽命:35歲】

03喬治·比才:4歲學習鋼琴,此時已經可以識譜。【壽命:37歲】

04門德爾松:學音樂年齡不詳。但9歲能公演,應該較早【壽命:38歲】

05肖邦:6歲學習鋼琴。【壽命:39歲】

06舒曼:7歲學習鋼琴。【壽命:46歲】

07柴可夫斯基:不詳。【壽命:53歲】

08貝多芬:4歲學習的鋼琴。【壽命:57歲】

09巴赫:不詳(估計那個時代不會太早)。【壽命:65歲】

10李斯特:9歲學習鋼琴。【壽命:75歲】

這個職業能夠讓人愉悅身心,卻為何成為高危職業讓天才們短壽?

【少年莫扎特】

發現的內容是:個人成長髮展得越早的,似乎對壽命會有一定的影響

只有貝多芬有些例外,但其壽命和晚年生活質量也很無奈(病痛中度過)。

似乎應了前面那一句話:音樂成為了高危職業

還是讓孩子晚一點學習吧,即便有天才也得悠著點兒……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發佈“今日頭條”。謝絕轉載〗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懸疑大師/文(原創)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專欄:一個帝國的生與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