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導演就是大家熟知的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能吃、愛吃、懂吃,中華美食活地圖和代言人,從未有一個地方的食物能逃開他的魔爪。《風味人間》,就是這位吃貨大拿的現在進行時。這麼說吧,曾經的《舌尖》系列是怎麼讓你流口水的,這次的《風味人間》就怎麼“加倍奉還”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第一集,介紹了盛產火腿的國內外兩處地標:

皖南徽州和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表面上是在說,文明千差萬別,卻又不謀而合。但你看,這兩地火腿唯一的相同點,就是它們都是火腿……剩下的,全都不一樣!

生產方式上,國內是家庭自給自足的小作坊式生產;西班牙主要是現代化、商業化、精準化的專業流水線生產。

國內,依靠代際相傳的祖傳秘方(製作經驗);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西班牙工廠則科學控制每一個影響火腿生成的細分因素,需要多少鹽,溫度多少合適,什麼時候該通風,都得按照精確數據來操作。

工人們戴著安全帽,在頭頂掛滿了整齊又密集的火腿的地窖裡穿行,彷彿是工地上嚴格執行任務的施工隊。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這才有了世界上最貴的火腿——伊比利亞火腿(7.5公斤售價約為1200~4800RMB)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不過,兩地火腿最根本的不同,體現在用餐儀式上。

國內的火腿以熟食為主,是家常菜,也是飯桌上的無名英雄。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不太起眼的配角到了西班牙,卻成了盛名在外的C位大咖。

甚至還為此,誕生了一種專門職業——火腿切片師。

頂級切片師,不止是高級技師,還是故事大王,藝術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他們一邊要拼技術,把火腿片切得越透明越好;

一邊要拼口才,把豬的歷史扒得越乾淨越好。

十五世紀前,在摩爾人統治期間,因信仰不同,西班牙人民吃不上火腿。

直到1492年,信奉基督教的聯軍重建故地,驅逐了摩爾人,火腿才重新流行。

人人都在自家的屋簷上掛起火腿。

什麼意思?

一口食物,也成了一種族性,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我們吃火腿,我們是西班牙人。”

美食,因此聯結。它唯一的“危險”,現在已經縮影在優雅的切片刀裡。

這就是陳曉卿一直強調“在地美食”的意義:

(它)是有根的,搬不走。

《風味人間》給我們展示的,就是這一方烙印著當地人性格,不能被複刻的人間——

呼倫貝爾的奶桶肉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新疆的燻馬肉馬腸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臨夏的輾轉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巴楚的蘑菇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洋芋攪團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禿黃油拌飯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龍鬚筍燉烏雞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對城市來說,量產有限,保鮮期短,成本太高。它們是隻屬於當地人的美味。我們很難在外地見到它們的身影,更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同時見到它們。

這些食物其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用的也都是當地稀鬆平常的食材,但經過人們的細心烹飪,就變成了一道道帶著地方特色的美味佳餚。

我們忙著四處奔波,忙著養家餬口,有時候連飯都來不及吃。但《風味人間》告訴我們,在這世界上明明還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啊!

我們來這人間一趟,得和心愛的人攜手走走,找最好吃的食物好好嚐嚐。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好吃的意義廣泛,原理卻很簡單。導演用更深入細微的鏡頭,去捕捉美味誕生的一刻,講述食材與食材,食材與調味之間的碰撞

如火腿醃製,我們能看到鹽粒是怎麼慢慢滲透進肉裡,最後又是如何風乾結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更妙的是,螃蟹蘸醋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

當酸性物質(醋)接近蟹肉時,微觀攝影顯示蟹肉“嘭”地一下孔雀開屏了。

肉質更豐盈,口感就更好。相比以往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節奏更快,內容更滿。

一幕切換著一幕,人味,煙火氣,全出來了。對大部分人來說,新奇感會佔據上風,因為大多是沒試過的食材和做法。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一方水土”,就有千千萬萬的美食之道。

不是頭頭是道的美食解說,不是簡單粗暴的情懷輸出,更不是強行按頭的價值認同。

它只是個引子——

透過食物,勾引我們產生對世界,對民族,對家庭,對個體的好奇心。

而認同感有多強,這部紀錄片就有多火。微博上、朋友圈裡,隨處可見這樣的評論: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首先,它告訴我們,這世界上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其次,食物好吃重要,《風味人間》告訴我們,“和誰吃”也很重要

圍坐在一起吃羊肉、吃馬肉的哈薩克族人,哪怕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身上的快樂與滿足。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鄉下的老爺爺,帶著孫女一起割麥、做碾轉,那是一種城市生活永遠無法體味到的無憂無慮。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一起上山割筍的夫妻,勞作時互相攙扶、互相幫助,歸來時一起做飯、一起聊天,生活簡單卻幸福。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曾在書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從姥姥的一罈曬醬,到外公的一碗臘肉飯;從北京的一塊滷煮,到南京一盆炒螺螄;一個人的飯館,每個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南來北往,至味只在人與人之間。

好吃的東西,大概只有和喜歡的人一起吃,才會有意義。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太快,我們又總是太忙,飯局成了一種社交方式,回家吃飯的機會卻越來越少。飯局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也是吃飯,但總感覺比家裡少了一分溫度,一碗米飯、一盤熱菜,和父母聊聊天,和孩子說說話,那般愉悅。

看了《風味人間》才明白,有些飯只是為了飽腹,有些飯卻讓人快樂。

如果能夠和心愛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哪怕只是吃一口熱菜、喝一杯熱羹,也會興致滿滿。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吃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得到美食,就必須得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遊牧民族要經過七天跋涉才能到達目的地,火腿要經過整整一年的醃製風乾才能上桌,最好吃的山筍長在陰冷潮溼的山林間,珍貴的蘑菇生在最乾燥荒蕪的沙漠裡……

臺灣父子“鏢旗魚”讓人印象頗深

鏢旗魚:鏢手必須拿著20多公斤的三叉鏢竿,站上鏢魚船前端的鏢臺,只用兩腳掌勾住兩條環狀布塊固定支撐,在六七級的大風天搏命出海,只為完成一場“叉魚表演”。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這個看上去既困難又危險的動作,就是這對鏢魚父子的日常。

不是沒有更好的捕魚方式了,但只有“鏢旗魚”才是對海洋破壞最小的捕魚方式。漁民們依賴海洋生存,但也盡最大的努力保護海洋。

韓寒在電影裡說,“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剋制”,漁民與海洋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

只有剋制自己,不過度索取,最大限度的保護海洋,海洋才能孕育更多的生命,來反哺人類。

導演曾在花絮裡介紹,“鏢旗魚”的鏡頭攝製組準備了好幾天,在大冬天裡天天迎著颱風出海,甚至做好了萬一不成功,還要隔幾個月再來的準備。

幸運的是,在錄製的最後一天,鏢魚手還是成功鏢中了魚。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這種“能否鏢魚成功”的難題,只會困擾節目組幾天,卻會困擾漁民們一輩子。

但是不管過程多麼辛苦,從他們的臉上,永遠看不到急功近利的渴求,也看不到惶惶不安的焦慮,只有安心做好手頭事的平和和閒適。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始終保留著對食物的敬畏心,明白必須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穫。生活是不會虧待我們的,虧待我們的也許只有自己。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風味人間》火了,一點都不意外。

因為它展現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個活生生、香噴噴的人間。

正如網友說的那樣:

“說是重獲了生活的信心太過誇張,我本來也沒喪失生活的信念,只不過是時不時喪一把。但是,我的浮躁確實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釋放。

食物確實有這樣的力量,讓人不僅得到味蕾的滿足,還能得到心靈的安撫。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主題很有意思,《那個想自殺的朋友,去了一趟菜市場決定不死了》。

文章裡寫,朋友因為一連串事情變得有些消沉,甚至想要自殺。

事情轉折發生在某一天,朋友無意間去了一趟菜市場,看著熱熱鬧鬧的討價還價聲,還有新鮮水嫩的瓜果蔬菜,活蹦亂跳的魚蝦海鮮,突然心裡就沒那麼喪了。

架不住攤販的誘惑,他買了一條魚回家。簡單做了兩道菜,吃進肚裡,感覺周圍一切都暖和了起來。

“那一刻,我覺得我活過來了,我覺得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能自己走下去了。”

那時候看到這句話,還不明白其中深意,始終想不明白一頓飯怎麼能有這麼強大的力量?

看完《風味人間》,突然讀懂了: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這世間,沒有比好好吃飯更重要的事情了。

楊熹文先生曾寫,“一個人對吃的態度,會折射出它對生活的態度。”

不管生活再苦再累,都不會在吃上虧待自己的人,是能夠好好走下去的。越是那些能好好吃飯的人,越是能好好生活。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與喜歡的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彷彿宇宙的鐘擺短暫停止,也彷彿已經度過了一生,再多的煩悶與苦惱,都在一餐一飯中得到了治癒……

《風味人間》不僅火了,而且火的理所當然

一輩子看似漫長,其實不過76000多頓飯,酸甜苦辣都是滋味,柴米油鹽便是人間。

人生在世,我們活著就需要這樣生生不息的煙火氣:

冬日賞雪夏季乘涼,早晨賣菜晚上回家,一日三餐有人陪伴,一年四季有人同行……

這樣的煙火人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永葆熱愛,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