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漁業養殖新模式,農民單畝收益可增加5倍,是如何做到的?

什麼樣的漁業養殖模式能讓農民單畝收益增加5倍?

今天我們要說得漁業養殖模式比較新穎,它把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跨界整合。實現了“漁、電、旅遊、環保、稅收”結合,讓農村養殖戶實現收益翻倍。

提到漁光互補項目,就要先說說日本琦玉縣2013年所建設的那座1.1MW的漁光互補項目,由於採用水上漂浮技術,把日本漁光互補項目推向了世界領先地位,但隨著中國光伏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日本佔據的漁光互補心智地位已經被中國所趕超。現在類似漁光互補的項目在農村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之物,成為漁民增收的一條“終南捷徑”。

農村漁業養殖新模式,農民單畝收益可增加5倍,是如何做到的?

日本之所以發展漁光互補項目,是因為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大,並不能像中國一樣建設大型地面太陽能發電站。於是,在政府的政策導向、企業和商業力量的支持、民眾的努力下把重心轉移到了分佈式光伏和移動能源。漁光互補項目則是他們比較側重的放向。

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據統計,中國有9.1萬km²的湖泊,其中1km²以上的有2700多個;8.6萬座水庫總面積超3842萬畝。僅以淡水水域資源來看,如果鋪滿可以安裝光伏電站1.5萬GW,即使只有10%,也可以安裝1500GW,所以漁光互補項目成為未來市場的焦點與發展走向。說到國內發展漁光互補項目的初衷何在?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帶動漁民的收益;二是推動產業發展;三是精準扶貧。

農村漁業養殖新模式,農民單畝收益可增加5倍,是如何做到的?

過去農民從事漁業養殖,收入單一——僅為銷售水產品,雖然這幾年水產品價格持續走高,但是由於供銷單一,高利潤端集中在上游,而下游端的漁民辛苦一年,卻利潤很薄。隨著漁光互補技術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等地陸續出現,或打破漁民收益低這一閉塞僵局,一些地區漁民通過漁光互補項目實現增收5倍之多。

農村漁業養殖新模式,農民單畝收益可增加5倍,是如何做到的?

一畝池塘預估可裝60kW光伏電站,按照日均光照四小時計算,每天可發電240度,年發電量接近87600度,按照2018年前補貼為0.42元/度,當地脫硫電價按0.4元,那麼一年電費收益、補貼接近7萬元,如果單純養殖水產品年收益7000~30000元/畝,還可以發展農家樂項目,實現旅遊休閒、垂釣、餐飲年收入1萬元/畝。對於農民來說,這樣的一個收益還是相當樂觀的。

當然漁光互補項目前期投資也不菲,多是以當地扶貧、企業投資形式出現。再看到農民收益成倍增長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漁光互補背後的故事——對組件的特殊要求。

農村漁業養殖新模式,農民單畝收益可增加5倍,是如何做到的?

一、抗隱裂。因為水面環境複雜,組件容易出現隱裂、蝸牛紋等問題,所以組件質量一定要過硬,不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功率衰減或者出現安全隱患。

二、防水等級高。漁光互補項目建設在魚塘之上,光伏設備的防水等級要高。

三、耐紫外老化。水面對紫外線的高反射性,使組件背面接受到較大劑量的紫外輻射,所以要做好防紫外老化。

除此之外,另外還要有著良好的耐鹽霧性和抗PID。

總結,漁光互補雖然能給農民提高收益,但是建設、設備要求高,考慮的因素多,前期投入大,切莫盲目跟風,需要找專業的系統安裝公司指導,只有這樣漁光互補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