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批評指正」別淪爲一句空話

“歡迎批評指正”別淪為一句空話

時下,“歡迎批評指正”成為了不少領導幹部在經驗交流、工作彙報等工作中的萬能語句。此語,既顯得領導幹部謙虛禮貌,又讓人覺得領導幹部虛懷納諫。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歡迎批評指正”幾乎都淪為了一句空話,筆者所參與過的會議,無論是臺上的上級領導,還是臺下普通幹部,就沒有人真正站出來“批評指正”過。相反,“歡迎批評指正”之後往往伴隨著陣陣掌聲。

實際上,“歡迎批評指正”一語,包含著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工作作風,一種開放包容的為官雅量。“歡迎批評指正”,原本是希望與會者拋開上下級觀念,聚焦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問診把脈,對症開方,在辯論中讓真理越來越明,讓工作思路越來越清。可是,如今,領導幹部口中的“歡迎批評指正”,已然淪為一句經典的“正確的廢話”,沒有太多現實意義。

“歡迎批評指正”不受歡迎,原因為何?一則,上級領導出於給下屬留情面的考慮,即便他的發言有不妥之處,也不願意當眾提出批評,更多選擇私下交流,或者乾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二則,普通幹部在會議場合常把自己視為“聽會人”,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認為自己就算有不同見解也未必正確,說了還有“出糗”的風險。加之,當面指正領導幹部,極有可能得罪領導,於是,普通幹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奉行“沉默是金”的為官之道。三則,通常情況下,會議安排時間緊湊,環節分明,根本就沒有給“批評指正”留下時間,自然也就聽不到“批評指正”的“好聲音”。四則,發言者之所以說“歡迎批評指正”,其實很多時候並非真心求教,只是按照慣例說了一句客套語罷了。既然發言者缺乏真誠之心,與會者當然也就不會正面回應了。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光榮傳統。“歡迎批評指正”不該是一句空話,而應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尤其是要融入到各種交流討論的會議之中,涵養領導幹部敢於批評、善於納諫、不斷求真的品格,形成實事求是的良好工作作風。

那麼,如何才能讓“歡迎批評指正”落到實處呢?筆者認為,首先,領導幹部在批評指正時,要打得開情面,不摻雜私人感情,少打個人算盤,就事論事,尤其是“一把手”要帶好頭,主動接受下屬的批評指正;其次,領導幹部要拿出“歡迎批評指正”的真誠,具備“聞過則喜”的精神,鼓勵下屬說出不同意見,講出真實想法,並積極採納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最後,在會議安排上,增加“批評指正”環節的時間,讓“批評指正”成為交流討論類會議的內容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