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初談伊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邪惡軸心國?

是一個封閉保守的國家?

還是無數與西方國家敵對的例子...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但真實的伊朗國民心理

與絕大多數人的理解有很大偏差

在伊朗有很多接受國外教育的精英人物

伊朗人也沒有西方媒體宣傳的那樣不可接近

其實大多數伊朗人甚至熱情友好到讓你感到意外

而且很多上了年紀的伊朗人都能講非常流利的英語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雖然伊朗遭受過很多次外族入侵

但這個有趣的國家始終能保留自己獨特的文化

有人說

與其他陸地國家相比

伊朗是由單一民族長時間生活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如果與伊朗人交談,你會發現

講起西方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和理念

他們頭頭是道

同時,又能客觀地欣賞西方人生活的態度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大多數伊朗人也和其他國家一樣

生活在高樓和公寓中

城市裡的平方也在快速地被拔地而起的高樓所取代

首都德黑蘭的房價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國際城市

當然,物價和生活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其實,拋開政治和宗教的分歧

遺世獨立的伊朗

也可以酷的很另類哦

自成一派的伊朗獨立文學藝術


第一次接觸伊朗的文學作品

是在大學圖書館借到的

Marjane的自傳體漫畫小說《我在伊朗長大》

講述的是作者在伊斯蘭革命和

伊斯蘭共和國形成期間的成長故事

讀起來既引人入勝、笑聲連連,又令人心酸

在2007年,它還被拍成了非常賣座的電影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Marjane Satrapi的《我在伊朗長大》封面

再後來

接觸到了第一部伊朗的電影作品《一次離別》

才讓我瞭解到

沒有那麼多的戰亂以及宗教drama

現代中產階級的伊朗人民生活

也無非是囊括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點滴之中

本片導演深受新意大利現實主義的影響

用更多的長鏡頭以及平穩的敘事手段

為我們展現了最真實的伊朗生活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電影《一次離別》又名《西敏與納德》

PS:導演阿斯哈·法哈蒂,一位多次獲得奧斯卡、柏林電影節等多項大獎伊朗籍導演,青年時代,他從德黑蘭大學拿到戲劇藝術和舞臺導演碩士學位,之後開始寫劇本、執導電視劇。他的電影生動地反映了伊朗的社會、生活、宗教環境,成為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寵兒

伊朗人對電影的熱愛始於上個世紀初

1900年大不里士興建了伊朗第一家公共電影院

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伊朗電影

第一次新浪潮吸引了世界各地嚴肅藝術電影愛好者

第二次新浪潮則讓伊朗電影以嚴肅藝術

新現實主義和充滿詩意的面貌為全世界所熟悉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伊朗人喜歡國產電影

電影院裡幾乎總是座無虛席

但因為政府和宗教的控制

許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嚴肅藝術電影

卻沒有在伊朗公映

令人驚歎的絕美景色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設拉子.粉紅清真寺

不同於泰國發展旅遊業的極致

這個古代的波斯帝國能展現給世人的旅遊資源

不僅僅是有形的

德黑蘭帶來的古老與現代的衝擊感

伊斯法罕精美的清真寺散發出的歷史滄桑感

設拉子的古波斯風采和亞茲德神秘的拜火教氣息

都值得感知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德黑蘭#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德黑蘭城市面貌

忘掉美帝電影中對德黑蘭描述的種種不愉快吧

這只是一個川流不息的恬靜都市

人們井然有序地排隊過馬路

空氣中止不住流動的鳴笛聲

讓我看到這個城市性感又迷人的一面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水比石油貴,這個情況在伊朗是真實存在的

作為古國伊朗的首都

德黑蘭的物價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美麗了

伊朗物價比國內貴1.5-2倍左右

但中巴,大巴、飛機都超級便宜,而且舒適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設拉子#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作為伊朗第六大城市,以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設拉子像是一位安靜的神秘美人

端坐在這波斯古國的南部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設拉子.粉紅清真寺

莫克清真寺因其外牆彩釉色彩中以粉紅色最為出彩

所以被人們稱作粉紅清真寺

早已流入小紅書網紅榜單的粉紅清真寺

也成了無數旅行者必拔草的目的地之一

唯一不同的是,這裡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

陽光射入進來直接灑在地毯上,

色彩和線條完美的結合

置身其中猶如在萬花筒之中一般

#亞茲德#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有旅行者評價“亞茲德是一座被沙漠包圍的城市”

這裡的夏天非常炎熱

最高氣溫可以到達40℃以上

這片土地至今仍然保留了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蹟

號稱地球上人類最古老的居住地

有約7,000年的歷史

同時也是伊朗本土宗教拜火教的最大中心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亞茲德.星期五清真寺

這是建於14世紀的古老清真寺

也是古城內最耀眼的建築

其內部波斯馬賽克和巧妙的建築結構堪稱經典

清真寺的宣禮塔是伊朗最高的宣禮塔

夜晚降臨後

燈光打在清真寺上

倒映它過去的輝煌與歷史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你相信天方夜譚的故事嗎

古寺牆壁上的錯綜複雜花紋

小憩在樹蔭下石凳上的穆斯林老人

閉著雙眼正在虔誠地用波斯語向神靈禱告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愛不釋嘴的伊朗美食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在全球化的今天

一箇中西餐橫行的年代

不嘗試一下獨具風味的伊朗菜

是不是有點OUT了?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波斯風味烤羊排

食肉獸必選的伊朗美食TOP1

選用特別鮮嫩的羊肉

經過炙烤,滿滿都是孜然的香氣

巨大的羊排還會在燒烤的過程中滴出油脂

為其更添香膩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伊朗老酸奶

想嚐嚐真正的波斯異域味嗎

千萬不要被這文藝的外表欺騙了

當地人民喜食水果口味

當然為了擁有更加豐富的口感體驗

他們也會在自己的冰淇淋中加入適量的大蒜...

小清新們請慎入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Kabab koobideh

大概進入任何一家伊朗餐廳

你都無法迴避一道叫Kabab koobideh的菜

雖然這道菜看起來像Kabab的一個分支

但它與我們平時吃的有很大不同

普通的Kabab是一整塊牛肉或者羊肉拿來烤

Kabab koobideh則是把牛肉或羊肉剁成肉餡

搓成一個矩形長條

用一根鐵籤子串上再拿去烤

肉餡由20%的肥肉和80%的瘦肉構成

裡面還會加入洋蔥碎、黑胡椒、歐芹、蛋黃和鹽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Khoresh Fesenjaan

這其實是伊朗的一道名菜

在菜裡面加入了石榴汁,形成非常亮麗的色澤

主材是雞肉,大量的核桃和石榴汁

做法是將核桃炒香,磨碎將洋蔥、雞肉炒熟

加入核桃碎和大量的石榴汁

熬煮到雞肉軟爛即可

伊朗新青年生活大揭秘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在這個宗教至上、女性社會地位較低的國家裡

女孩拋頭露面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

伊朗女人一般都是頭戴黑巾的保守穆斯林

然而近年來受西方女權運動的影響

伊朗女人正在經歷一股“革新”風潮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三名伊朗女孩請拍攝師拍攝寫真照片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兩個女孩在抽水煙、親暱

三名女子在一個私人酒吧裡吸水煙

按說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要是被警察逮到的話

這些女孩往往會被處以重刑!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一群年輕人在德黑山上的合照

和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一樣

伊朗的年輕人也熱愛時尚、派對和勁歌熱舞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

他們的世界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女性意識的提高

也讓他們不斷地在為實現男女平等的道路上奮鬥

圖中女孩們全部摘下了面紗,對傳統發出挑戰

你所不瞭解的70年代伊朗

揭開宗教的面紗

你難以想象近半世紀年70年代的伊朗

曾有過一段輝煌的開放歷史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70年代的伊朗女性

七十年代的伊朗雖然是由沙王巴勒維統治

但是當時伊朗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

將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潮流引入國內

逐漸將伊朗發展成為一個西化和進步的國家

也許你難以想象在七十年代

在“伊斯蘭革命”之前的時期

伊朗是非常西化的

那時候的女性地位高,思想開放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當時的伊朗女性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

羅馬涼鞋、熱褲、牛仔等

都曾成為一時的時尚浪潮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儘管屬於伊朗的黃金時代並不長久

由於巴列維的“白色革命”觸及到了宗教界的利益

最終巴列維王朝被推翻

隨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伊斯蘭教法逐漸制度化

伊朗女性的著裝回到老路

性感而時尚的伊朗只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伊朗優秀電影類作品推薦: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煙花星期三》、《推銷員》、《關於伊麗》 導演Samira Makhmalbaf《蘋果》、《黑板》、《下午五點》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本期互動話題

你對伊朗究竟瞭解多少?

仙境變農家小溪?景點“照騙”盤點

遊記—我在馬來的農場玩泥巴

星月天空下的熱氣球,土耳其尋夢之旅

將我們設為【⭐星標】,一起旅行吧!


在伊朗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