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騰訊轉型尋求「四兩撥千斤」

IT時報記者 章蔚瑋

今年以來,to B 成為騰訊轉型的重點,全方位進軍企業市場成為騰訊的戰略目標。但是,作為一家長期以來面向公眾的互聯網企業,要如何完成面向企業用戶的轉型呢?

企業微信:騰訊轉型尋求“四兩撥千斤”

“在中國做to B,不同於傳統的to B市場,也不同於傳統的 to C 市場,這個模式是什麼?我們也在摸索當中。”企業微信產品部副總經理王宏巖以企業微信為例,談了騰訊轉型過程中的思考。

“傳統企業做to B市場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方式和方法。而互聯網企業有更新的理念和思考,包括非常社會化的能力、工具化的能力,它一定有一箇中間的鏈路。”在王宏巖看來,作為互聯網企業,騰訊轉型過程中更偏向於“四兩撥千斤”的輕量模式,“找到最經典的場景,打造標準化的能力釋放給整個生態。”

關於企業微信的定位,更多是偏向企業內的通訊工具,在通訊的鏈路上尋找不同行業特有的生態空間,“舉例來說,我們跟永達汽車4S店合作,將整個線下流程數字化,試乘試駕邀請直接發送到用戶微信端,用戶拍照上傳預約。進店後通過識別,找到對應的銷售接待,試乘試駕後車型的推薦,到下單、交付,整個流程都數字化。但是我們沒有親自打造這套流程,而是找到這些點,幫你鏈接小程序,打通流程的連接。”

企業微信:騰訊轉型尋求“四兩撥千斤”

企業微信的發力點在於,如何與微信打通,實現全社會的通訊。據瞭解,目前企業微信與微信的打通,依然處於內測階段。一旦打通後,微信與企業微信之間也將形成相互的推動,迎來發展快速期。“一家做化妝品的公司和我們一起進行了測試,通過微信和企業微信的互聯,把顧客和美妝顧問聯結在一起,通過用戶的畫像定向推送一些產品,復購率提升了80%。” 在王宏巖看來,通過微信生態裡的鏈接,做好數據沉澱及分析,實現數字化的智能推送可以切實幫助企業。

目前,企業微信並沒有實現“量產”,而是在不同行業內進行定製化服務,逐步由生態合作伙伴,包括第三方服務商,以及騰訊雲進行模式的複製、推廣,“生態起來後,光靠我們自己幹是幹不了的。”

在下一步發展中,中小企業將是企業微信主要目標群體,“市場的金字塔就三層,最上面每個行業最大的TOP50、TOP100的企業三四千家。腰部客戶,規模型企業十幾萬家,最龐大就是底層三千多萬的中小企業,也有數據說是四千多萬。從我們的角度,基礎產品的能力肯定覆蓋小企業的,用基礎的產品能力幫助他們做數字化轉型。我們從頭部客戶學習和研究,再從頭部案例去歸納沉澱下來一些產品能力,幫助腰部企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