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北斗導航系統需要36顆星」,爲何剛剛發射的已到了41顆?

11月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斗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不是說“北斗導航系統需要36顆星”,為何剛剛發射的已到了41顆?


不是說“北斗導航系統需要36顆星”,為何剛剛發射的已到了41顆?


不是說“北斗導航系統需要36顆星”,為何剛剛發射的已到了41顆?


不是說“北斗導航系統需要36顆星”,為何剛剛發射的已到了41顆?


其實,我國“北斗”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分為“三步走”戰略,北斗一號是試驗星,只有4顆,是2000-2007年發射的;之後是北斗二號區域組網衛星覆蓋亞太地區,一共有20顆衛星,已經在2016年前全部發射完畢,組網成功。

從北斗一號至三號一共發射了36顆星,其中24顆是北斗一號和二號星,現在發射北斗三號全球組網需要35顆星,已發射17顆,還需發射18顆北斗三號星全球組網才能成功。到時先期發射的24顆北斗一號二號星也就淘汰了。

北斗三號衛星與之前已經在軌的無論國外發還是先期發射的北斗衛星相比,都是有些方面優化的,特別是計時方式,定位的原理是要計算四個方程,其中一個就是時間差。若是計時精度不高,那麼相應的定位精度也就不高。而北斗三號正是提升了諸多方面的性能,這就是更新換代帶來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