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鐵的紀律管黨治黨

黨的十九大把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在黨章中充實完善了紀律建設相關內容,黨中央頒佈實施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全面從嚴治黨、加強紀律建設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的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加強紀律建設,以鐵的紀律管黨治黨,實現紀律建設與時俱進,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一、把握內在規律,進一步深化對全面加強紀律建設的認識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證明,什麼時候我們黨自身堅強有力,黨和人民事業就能無往而不勝。黨在革命性鍛造中能否更加堅強,關鍵是靠鐵的紀律。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加強紀律建設的任務更加繁重緊迫。要牢牢把握黨的十九大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把紀律建設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切實把紀律挺在管黨治黨最前沿。

加強紀律建設,必須始終突出政治性和組織紀律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根本要求,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政治性和組織紀律性有機統一於黨的建設全過程,是加強紀律建設的核心要義。只有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嚴起來,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必須把“兩個堅決維護”作為紀律建設的“根”和“魂”,堅決同危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言行作鬥爭,堅決反對和糾正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等,對“七個有之”問題高度警覺,堅決清除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兩面派。要以紀律建設的實際成效、嚴格紀律的剛性約束,推動“兩個堅決維護”落實到管黨治黨的各環節、各方面,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強紀律建設,必須堅持體現黨性和人民性。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堅持黨性,核心就是體現黨的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使命為使命,這就要求紀律建設要始終服務於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始終將其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謀劃、部署和推進。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的宗旨,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把群眾評判作為衡量紀律建設的根本標準,把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作為紀律建設的重要任務持續推動,堅持“老虎”露頭就要打、“蒼蠅”亂飛也要拍,切實增強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的精準性實效性,讓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有更多的獲得感,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加強紀律建設,必須注重把握長期性和艱鉅性。當前,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各種因素也是複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黨面臨的風險挑戰的長期性、複雜性、嚴峻性,決定了加強紀律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一以貫之、堅定不移,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要把加強紀律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長期任務,一個階段盯住一個階段的突出問題、把握一個階段新的特點,保持戰略定力、耐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持續推進、久久為功,不斷把紀律的威力凸顯出來,把“嚴”字堅持下去。

二、注重深化實踐,發揮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以來,結合遼寧實際,我們堅持把紀律建設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淨化修復政治生態的治本之策,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以嚴明的紀律凝心聚力,推動遼寧振興發展。

▷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壓實責任作為加強紀律建設的關鍵,不斷擰緊管黨治黨螺絲。切實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省委制定出臺《關於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辦法》,每季度對省級黨委(黨組)負責同志運用“第一種形態”情況進行彙總分析,以制度化推動形成常態化。2018年以來,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24760人次,同比增長96.2%;持續加大問責追責力度,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全省共有26個黨組織、414名黨員被問責,處分225人。深入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全省各級黨組織相繼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案為鑑、舉一反三,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加強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遼寧振興發展重大要求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行為,確保政令暢通。加強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等黨內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落實被談話函詢幹部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或檢查等要求,讓黨員幹部在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增強政治免疫力。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堅決肅清薄熙來、王珉等流毒,對拉票賄選案涉案人員跟蹤回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著力做好中央巡視反饋整改落實工作,把整改落不落實作為衡量是否對黨忠誠的一條重要政治標準,堅持“一攬子”整改和專項整治並進、問題整改和線索處置同步、“當下改”和“長久立”並重,確保條條都整改、件件有著落。

▷鍥而不捨糾正“四風”。將嚴肅整治“四風”作為紀律建設的切入點,注重打好監督組合拳,持續推進幹部作風轉變。強化壓力傳導,省紀委採取當面約談、委託約談、書面約談等形式,對2017年下半年以來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突出的地區、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各地區各單位普遍採取“一對一”或集體約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開展專項檢查和專項整治等形式,層層傳導壓力。抓住重要節點,聚焦“關鍵少數”,採取集中檢查、交叉互查、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開展經常性、多層次的監督檢查。將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列入執紀審查重點,對信訪舉報、巡視移交和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專項處置、優先辦理,對頂風違紀的從嚴從重查處,加大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始終把懲治腐敗作為加強紀律建設的重中之重,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著力減存量、遏增量,切實提高監督執紀的質量和效率。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紀法貫通,用好紀法“兩把尺子”,切實提高治理效能。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仍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在重要崗位的領導幹部,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腐敗案件。2018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7067件。

▷大力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聚焦基層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研究形成針對性解決措施,召開全省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現場會,總體部署、整體推進。注重內涵式發展,嚴格落實鄉鎮紀委書記、紀委委員專職配備要求,全省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兩專”配備率達到100%;通過採取派駐紀檢監察組與派出紀工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與鄉鎮紀委、鄉鎮紀委與鄉鎮紀委之間聯合等方式,有效整合了工作力量。著力拓寬監督渠道,全省選配村監督員2.2萬餘名,把監督觸角延伸到末梢。切實加大執紀力度,靶向聚焦、精準監督,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脫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等問題。

三、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紀律建設取得實效

紀檢監察機關是加強紀律建設的主力軍。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基本工作方針,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不斷提高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時代性、針對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堅持把紀律和監督挺在前面。突出監督第一職責,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強化政治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自覺落實“兩個堅決維護”,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推進監督全覆蓋,形成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4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著力提升日常監督效能,運用好信訪受理、線索處置、約談提醒、談話函詢、參加民主生活會以及監督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整改等多種方式,不斷強化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

▷堅持抓“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相結合。牢牢抓住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這個關鍵,通過實地調研瞭解、約談黨委(黨組)書記、加強監督檢查等方式,層層傳導壓力,督促其切實擔負起從嚴管黨、依規治黨政治責任。用好問責利器,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曝光反面典型,以強有力的問責喚醒責任意識。著力管住“絕大多數”,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約束黨員幹部。

▷堅持嚴管和厚愛並重。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堅持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和信任愛護幹部相統一,實現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懷有溫度。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嚴懲極少數嚴重違紀違法分子的同時,對黨員幹部身上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關口前移、防微杜漸,最大限度地防止幹部出問題。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把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錯誤、推進發展中的無意過失,與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寬容幹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最大限度地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同時,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和適用情形,防止混淆問題性質,拿關愛、容錯、激勵當“保護傘”,搞紀律“鬆綁”。

▷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整體推進。要準確把握懲與治的辯證統一關係,發揮紀律建設標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構建全面從嚴治黨的長效機制。鞏固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常態化效果,保持不敢腐的高壓震懾,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重點領域,科學研判“樹木”和“森林”的狀況,綜合把握實事求是、精準有序、依規依紀依法要求,做到精準發現、精準執紀、精準打擊。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通過日常監督、審查調查、巡視巡察,及時發現共性問題和監管漏洞,推動建制度、立規矩、抓落實、重執行,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推動形成不想腐的自覺,提高黨性教育和紀律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開展警示教育,注重發揮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導黨員幹部強化紀律意識,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黨員幹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來源:《黨建研究》2018年第11期 作者:廖建宇 中共遼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

—THE END—

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
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

審核:白祝 李軍

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