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布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展覽發佈會現場

9月1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渾沌的光亮——劉巨德藝術展”暨“尋歸自然——鍾蜀珩繪畫作品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展。展覽全面呈現了藝術伉儷劉巨德、鍾蜀珩以開闊的胸襟視野接納古今中外的優秀藝術成果,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自信踐行“寫意精神”的中國文化底色,以誠實聰敏“實而慧”的本心探尋獨特風格的藝術歷程。

當天下午,展覽發佈會在山東美術館舉行,清華大學原副校長、美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張鳳昌,中國文聯副主席、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協主席、濟南市文聯主席張望,藝術家劉巨德分別在發佈會上講話並答記者問。

現將答記者問環節內容整理推送。


01,請問劉巨德老師,您是如何將東方哲學融入藝術創作的?

劉巨德:我的老師龐薰琹先生對我說過:“老莊哲學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國文化,對中國繪畫影響最大,研究中國繪畫要讀老莊。”於是在我做研究生期間,走上了對藝術和哲學的思考之路,並且這成為我一生做不完的作業。但我喜歡做,喜歡中國哲學,深感老莊思想是藝術。

但我在進入創作的時候,幾乎沒有去思考哲學,這些就都忘了,包括周圍的聲音也都聽不見了,全部沉浸在半茫的直覺中和觸覺裡,所以不會在創作的時候專門思考如何融入的問題。

但我認為藝術和哲學是“親戚”,哲學中有藝術,藝術中有哲學,它們之間相互聯通。中國哲學對我影響很大。我剛才講到孔孟的仁愛思想在藝術中永遠不會過時,藝術重在以天地之道傾訴人性之情。當你用慈祥仁愛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時候,看到的一切都是美的。因為所有生命都由“道”所生、由“道”而成,你愛它時,它內在“道”的力量就會自然地投射於你,你就能感知到它背後看不見的美。

所以,我的創作不畫照片,而是畫寫生,畫記憶,畫體驗,畫想象,畫照進我內心每個生命的光芒。那是重新建構,是體驗的釋放,不是表象的模仿。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02,請問潘魯生院長,您如何理解劉老師藝術中“變”與“不變”的關係?

潘魯生:劉老師的作品本質上是很靜的。

所謂的變,表現在藝術發展的不同階段。看劉老師從早期到現在的作品,觀念、技法、表現形式等一直都在進行“變則通,通則靈”的變化。

不變的應該是內心的嚮往。在劉老師表現家鄉土地的作品中,我能夠聯想到原始彩陶上的紋樣。他剛才說一直在追求傳統,其實這種傳統的語境在今天看來是非常當代的。就像我們說人類的童年看原始美術,個人的童年看兒童畫,我們可以去追求迴歸傳統的守拙變化。

所以說,有時候境界是在變與不變間的一種平衡。在劉老師的作品中,我認為變化始終是他的追求,傳統始終是他的堅守。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03,請問劉老師,對近期的雕塑創作您有什麼心得?

劉巨德:雕塑藝術其實是我繪畫藝術的延續,我是用繪畫的思維做雕塑。雖然行家看來作品會有很多問題,但這抑制不住我想做雕塑的渴望。這種渴望來自於我的經歷,都是我原本創作情境的延續。如潘魯生院長所言,雖然我的風格、材料、樣式與原來不同,但我的內心始終在咀嚼發酵對故土的記憶。記憶即體驗和想象,比如,我近期創作的大型雕塑裝置《響沙》《求雨》等,都是在我反芻童年故鄉生活的記憶中產生的。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響沙》 450x240x180cm 2018年 鑄鐵裝置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生命的迴響》 230x110x45cm 2018年 白銅裝置


04,藝術走到深處都是相通的,請問劉老師如何理解您說的“看不見”與“看得見”?

劉巨德:龐先生不是單純教我們繪畫技法,主要是引導我們思考、研究中國傳統裝飾繪畫的精神,和中西繪畫的相似與差異,以及藝術產生的緣由等。這會讓你思考許多“看不見的”。

藝術是有生命的,就像人一樣。人除了有外在“看得見”的形體、表情、性格,還有內在“看不見”的靈魂、稟賦、天性等等,而“看不見”的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在藝術領域,眾多名家大師上下求索,都在探尋看不見的“道”。記得黃賓虹先生說過,藝術的秘訣是太極;趙無極先生講要能將繪畫轉起來……雖然表述不同,但他們的指向皆為看不見的、隱藏在表象背後的“道”。所以藝術家不應日復一日的重複古人鬚眉,重複自然表象,而是要去探尋表象背後蘊藏的看不見的“道”。這便是我們熱愛生命、敬畏藝術的原由,要知其生命的美,也要知其生命為什麼美。中西藝術背後是相似的,不同的是我們傳統繪畫以“看不見的畫看得見的”,他們以“看得見的”去尋找背後“看不見的”。老師交給我們的中西繪畫比較研究很吸引人,上述的感悟吸引著我不斷地去實踐、驗證和拷問自己。這是一個很複雜、龐大並且需要用一生來完成的課題。

中國繪畫是“以看不見的畫看得見的”。這也源於我的老師龐先生在上課時對“裝飾”一詞的解釋。他說:“裝,藏也,藏起來看不見的宇宙之大道;飾,文采也,生命之節律。”講的非常深刻、直指藝術的心臟。我感受到他用畢生的精力研究裝飾藝術中看不見的天道和人性,為我們學院的藝術探索指明瞭方向。

西方繪畫是“以看得見的畫看不見的”。中西方藝術最終在看不見的地方高峰相會。所以中國藝術大師和西方藝術大師一定都是人類的藝術大師,都是世界的。藝術無國界,中西方藝術必然會互動互補、相融共生。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05,請問劉老師,您對正在從事藝術探索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劉巨德:忠實於你的興趣。老師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好的老師會照耀你、淨化你,但他不能代替你,藝術只能自己在實踐中去感悟,藝術之路只能自己獨自走,誰也代替不了。

藝術這條路很難走,沒有終點,需要用畢生的經歷去體驗。選擇你最想做的,興趣是藝術的最大動力。所以順著你的情感,選擇你自己真正喜歡的去做。不必刻意去想創新,去想風格,去想語言,要走進自然深處與古人相會,朝拜他們,逆流而上,走向源頭,自然會順流而下,歸入藝術之大海。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06,所有人都被劉老師作品中“文化的根性”所打動,請問潘魯生院長如何在藝術教育中融入“文化的根性”?

潘魯生:“文化的根性”是指我們的母體文化。有人說中國繪畫語言是二維的,這其實是用西方繪畫語言評論中國繪畫。如果我們以中國繪畫語言去評價中國繪畫體系,無論是中國文人畫,還是民間繪畫都在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原點。劉老師的作品就是從中國繪畫的母體進行闡發。在劉老師這代藝術家身上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中國傳統美術教育的集大成者。

而今,我們過分重視西方美術體系而忽視了對傳統的傳承。教育終究是要教化人的,如果對母體文化失去尊敬、禮讚和傳承,我們的教育將走向衰敗。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為我們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指明瞭方向。做好尊師重教、立德樹人,中國藝術教育任重道遠!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07,請問張館長,山東美術館引進這個展覽將會對今後的發展起到什麼影響?

張望:山東是一個文化大省、美術大省,每天都會有多場展覽開幕,但具有研究性引領性的學術性展覽比較少。作為國內體量最大的省級現代化美術場館,山東美術館肩負著舉辦優秀展覽、收藏美術精品、進行學術研究、開展審美教育等重要使命。為更好發揮社會效益,我館秉承“學術立館”的辦館思路,推出了包括這個展覽在內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展覽,以高水準的學術交流激活山東美術的創新源泉,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以高規格的藝術收藏實現文化資源的全民共享。

劉老師對中西藝術研究頗有心得,他的作品中不僅表現出基於現實生活的傳承創新,更傳達出作者獨特的心靈感受、思想意境和哲學思辨。希望廣大青年藝術家珍惜此次展覽機會,認真學習研究劉、鍾兩位老師的作品風格和思想內涵,反思自身創作,激發傳承創新動力。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劉巨德、鍾蜀珩藝術展展覽發佈會答記者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