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在寧化縣城關以西約36公里的閩贛交界處,有一座海拔1148.9米的山峰,它的高度遠遠超出附近山嶺,沒有其它山阻礙視線而顯得特別雄偉,這就是是省級森林公園東華山。

說起這東華山還有一段典故,東華山是福建寧化、江西石城兩縣有名的佛、道兩教之聖地,兩縣的信徒都爭搶著要把建築物大門朝向本縣,互相爭執,各不相讓。於是雙方打賭約定某月某日早上5點,雙方同時從山腳出發,哪邊人先到該殿者為贏家,到了該日,兩縣的人準時出發,往山上行進,石城縣的人到山頂一看,寧化人早到了,原來寧化人是騎馬來的,當然更早到。實誠的石城人民表示不服,相約再次打賭,這次約定以哪家公雞更早打鳴為贏家。聰明的福建寧化人把公雞浸泡在水中,過了不長時間,公雞憋不住就開始鳴啼了,結果這次江西石城縣的人又輸了,這才有了現在的寧化東華山上建築大門坐西朝東朝向福建寧化。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寧化東華山原名白水頂,又名龍華峰,亦名西華山。此山距離江西省石城縣城很近,因位於石城東部邊境,石城人稱其為“東華山”,後來因為峰頂寺廟管事僧人多為江西石城人,寧化人逐漸順著石城人的叫法稱其為“東華山”,寧化人民也是很好說話的嘛。東華山真是個好名字,目前我國被稱為東華山的風景區就有四處之多。

聽聞寧化有座東華山第一反應就是:此座東華山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那位生於碧海蒼靈,東荒一方華澤,目光冷漠,一直生活在三清幻境的菩提淨土的東華帝君有關係嗎?寧化東華山或許和東華帝君沒有關係,和仙鶴卻有故事要說。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東華山上山的道路並不好走,汽車沿著山道盤旋曲折向上,透過車窗,山峰連綿不斷,漫山樹木鬱鬱蔥蔥,花色襲人。遠遠能看到東華山矗立空中,雲霧纏繞,高不可攀。幾個人被顛得七葷八素車子終於停在山門前。東華山寺是一座聞名於福建江西兩省的千年古剎,隱伏於橫跨閩贛兩省的武夷山脈中。

東華山寺明隆慶五年(1571),由濟村鄉長坊村張滿十郎公裔孫捐山興建,長坊張氏族譜有詳細記載。該寺為福建寧化縣、江西石城等縣臨濟宗祖庵,由頂庵(三仙祠)、中庵、腳庵(福林寺)組成。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頂庵又稱仙頂,有一座“三仙祠”,傳說山頂常有三隻仙鶴飛集此處,一個仙鶴飛臨的地方,定會給那裡的人民帶來幸福和吉祥,這人人篤信的古老傳說。村民以為神鳥,便建三仙祠,崇祀三仙神像。三仙祠用花崗岩條石建成,祠中的梁、柱及廟牆石條上刻有捐贈者的姓名和所捐錢銀數目依然清晰可見。三仙祠建於何時已無從查考,也有說始建於隋朝的,可見年代之久遠。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東華山也是有名的風景瀏覽之地,東華山頂有名的“龍華觀日”是寧化新十二景之一。“三仙祠”頂門上花崗橫條石上刻有“東華名山”,仙頂對聯“朝觀滄海日,夜摘牛鬥星”,橫批“高明配天”是該景的真實寫照。站在峰頂眺望,四周雲霧繚繞,如入仙境,氣象萬千,放眼遠望,確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門兩邊的石框對聯為“仙靈感通永保萬民清泰,佛法顯應祈佑國運昌隆”表達信眾的美好心願和共同心聲。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中庵叫東華山寺,與三仙祠相連,是順山勢而建的五層寺廟,祠頂夾角高聳,瓦為生鐵鑄造。祠內香菸繚繞,鼓聲陣陣,信士、遊客絡繹不絕。飛簷斗拱、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遠望層層疊疊,有人說像極西藏的布達拉宮。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中庵供奉釋迦牟尼、觀音等菩薩。第一層為功德堂,第二層供奉地藏王,第三層供奉觀音菩薩。第四層供奉釋迦牟尼。層層相通,左右均有樓梯,中庵與頂庵上下連成一體。現在經施主化緣新建了氣勢恢宏的“大悲殿”。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腳庵叫福林寺,福林寺目前仍然是木結構的木屋因年代久遠,已成危房,急需修繕和重建。

自古以來,東華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吸引眾多的信士、遊客。信眾認為三仙及眾菩薩有靈,有求必應,因此還願者眾多。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寧化有個兩省相爭的佛、道兩教聖地

東華山寺就坐落於鬱鬱蔥蔥東華山懷抱之中,徜徉東華山,處處皆美景。東華山美景,每日千變萬化,四季迥然不同。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已成為寧化標誌性的朝聖與旅遊休閒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