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有段時間,博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別假,但卻永不凋謝”。一時間,很多女性都反映自己曾經遇到過“塑料姐妹花”似的友誼。

娛樂圈中,這種大家眼裡的“塑料姐妹花”更是數不勝數。像是“歡樂頌‘五美’同臺唱歌互相黑臉”,“楊冪唐嫣一面發著秀恩愛的微博,一面買水軍互黑”,“八一八范瑋琪當年借張韶涵上位,轉頭就插刀張韶涵”這樣的標題,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了。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那麼,女孩子們的感情果真這樣脆弱麼?如果並非如此,為什麼大家又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呢?今天,想來和大家認真聊聊女性之間的友情。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從部分研究結果上來看,說女性的同性友誼更加脆弱也算是事出有因——至於“脆弱”是否是放在此處最恰當的詞,我們稍後會再討論。

研究顯示,與男性相比,

女性之間的友誼的確更加不穩定。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相比起男生,女生身邊那個“最要好的同性好友”更換得更加頻繁。

還有研究者表示,長期來看,她們處理矛盾的方式,容易對關係造成更加負面的結果,使矛盾愈演愈烈。其中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將對方的私密信息透露給他人,以此來攻擊對方。此外,女性友誼的破裂也會比男性更加“決絕”——兩個人可能從原本非常要好的朋友,到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

看起來,“更不穩定”的確是女性友誼的一個特點。但,我們能因此判定女性的友誼更加脆弱麼?在此之前,不妨先來看看男女性在與同性交朋友時,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差異。

與男性友誼相比,女性友誼中這種相對的“不穩定”其實與男女同性友情不同的屬性,或者說形式上的差異密不可分。在關於男女性友誼的研究中,有一個共通的發現是,“功能性”是判斷男性間的友情的重要標準,而女性之間的友誼中的

“情感性”則更加突出。

換句話說,男性更喜歡以“一起玩”來增進、維持友情;而女性之間關係的親密,則更多表現在交流與分擔情緒和感受——“男性分享活動,女性分享情感”。而這種形式上的差異,對男性和女性與同性好友之間的關係也造成了一些的影響:

比如,男性更多是一群人關係好,而女性則更容易形成兩三個人的小團體。較大的群體更利於矛盾的解決;而兩個人的矛盾如果只存在於兩人之間,就更容易溝通不暢,使矛盾愈演愈烈。

另外,男性也容易擁有更多的好朋友,而女性之間則更易達到情感上的親密。這是因為,男女友誼在形式上的差異,使得男性之間更加容易打成一片——一起打幾場籃球,幾次群架,幾次網吧開黑,就成為了好哥們兒。而女性若要將對方看作知心好友,可能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深入的考核。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這種差異使得女性大都對密友的煩惱、感情、心事瞭如指掌,而男性就算不知道最好的朋友情感上的煩惱,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因此,女性之間的友誼並不是“脆弱”兩個字就能簡單概括的。即使與男性的友情相比,女孩子們的感情或許更不穩定,我們卻不能因此忽略了這兩種友誼更本質上的不同。這種不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利與弊,“不穩定”不過是其中的一面。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女生之間的友情最不穩定、變化最大的兩個階段,分別是青春期和結婚後(

青春期的時候,好朋友就像談戀愛

常有人說,女生比男生更早成熟。這種說法其實是有據可查的。紐卡斯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女性的大腦發育,包括腦中神經元連接大量地增加和豐富,都比男性開始得要更早。研究者們認為,這或許能夠解釋在童年和青春期階段,女性在認知和情感方面比起同齡男性表現得更早熟。

另外,在諸多的情商研究和測試中,女性也顯現出了比男性更高的情商。研究指出,女性在情緒管理、情緒覺察和共情能力上都有顯著優於男性的表現。

女性的“早熟”和高情商,導致她們會更早地產生、體會和覺察到一些較為激烈的情緒和情感需求。有時我們嘗試追溯一個女生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我們會發現它能夠追溯到真正意義的“初戀”開始更早之前。

很多(包括大部分異性戀的)女孩子最早都是在同性好友的身上體會到那些激烈的情感:付出、犧牲、承諾、佔有慾、嫉妒、欺騙、競爭、攻擊、甚至也有性。

這與我們社會對“早戀”的批判和禁止也有關係。在先於男生產生和察覺到了自己這些情感需求的年紀,女生們很難把這種感情叫作“愛情”,同時所處的環境也不允許她們自由地與異性交流和探索。因此,那個年紀的女生之間可能會存在一種非常複雜而激烈的情感,那也是一個我們最容易動輒就與最親密的人“絕交”的年紀。

那種複雜的情感,雖然與愛情無關,卻也似乎無法用“友情”兩個字簡單概括。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當我們在談論“好朋友”時,可能說的並不是一回事。這是一個有些指代不清的詞,每個人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它的含義或許都有一些不同。人們偶爾會忽略,對於友情的定義本就是因人而異的。

人前你是我姐妹,人後我把你來賣!女孩們真是“塑料姐妹花”麼?

比如:

“門墊型”朋友:Ta在朋友中的定位就像我們常說的“老好人”。Ta幾乎從不會拒絕你,也極少提出自己的需求,更不會讓你為難。當你遇到任何困難、煩心事時總會想到這個人,因為你知道Ta不會說“不”。

“利用型”朋友:Ta與你結識、和你交往抱著明確的目的,通常是看中你擁有的某種資源。Ta可能會先隱藏起自己的目的,也可能將其暴露得很明顯。甚至,你們或許在一開始成為朋友時就達成了資源置換的共識。

“獎盃型”朋友:Ta是那個最常被你提起的朋友之一,但並不是因為你們有多麼親密,而是因為與Ta是朋友是一種好的談資,讓你很有面子。似乎與這樣的人交朋友,能顯得自己也更加光彩。

“友敵”(frenemy):你們彼此討厭但又互相欣賞,Ta和你之間像是一種亦敵亦友、愛恨交加的競爭關係。我們曾在

彼此討厭又互相欣賞,這樣的友情就是友敵(

在上面列舉的幾種朋友類型中可以看到,有一些朋友可能看起來就是很“假”,很“塑料”。但我們鮮少意識到,在複雜的成人世界裡,對於特定類型的朋友,我們本來就不會去預期Ta的真誠。

這些功能各異的朋友當然不止存在於女性之中。只是,性別的刻板印象讓“塑料姐妹花”這樣的女性友情在影視作品中更多的被誇張地呈現,從而又加深了這種負面的刻板印象。

最後,分享一段安妮寶貝的小說中,一段對於女生之間的情感的描寫:“想在彼此的靈魂裡尋找一條通往世界的途徑。而這個進入的切口,只能是給予彼此的愛。我們在信裡寫,我愛你。就像對這個尚未展開旅途的世界說,我要出發。這種感情,現在看來,其實已經如同一場初戀。”

看今天的文章讓你想到了誰?把文章轉給她吧,告訴她:你想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