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文丨大靜

在距離崔永元微博曝光演藝圈“陰陽合同”4個多月後,稅務部門發佈“依法查處范冰冰偷逃稅問題”消息,范冰冰坐實偷逃稅款舉報,被責令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共計8.84億元,而因為此前未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上述定性為偷稅的稅款、滯納金、罰款在稅務機關下達追繳通知後在規定期限內繳納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隨後,睽別微博123天的范冰冰以一封《致歉信》迴歸公眾視野。與曾經出場時鮮花掌聲擁簇不同的是,在持續發酵的醜聞中,公眾既驚詫其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又不滿其因“初犯”免於刑罰。范冰冰在大運動式的批判中成為眾矢之的,更成為政府職能部門和普羅大眾審視娛樂圈的一道閘口。光鮮亮麗的娛樂圈由此被層層剖析在眾目睽睽之下,潛規則無所遁形,陰暗角落被逐漸肅清——

6月27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劍指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

7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通知》,指出影視企業和影視行業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如實申報並繳納稅款,並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要加強對影視行業的稅源管理;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聯手發佈《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

9月16日,廣電總局官網針對“收視率問題”發佈公告,稱將“嚴肅處理”;

9月底,新浪娛樂消息稱綜藝“限薪令”將發佈;

……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這些對症下藥的行政指令落實到執行層面或許需要一段調整時間,監管層、製作方、明星之間還有一場多方博弈的拉鋸戰,但橫亙於娛樂圈多年的沉痾頑疾至少帶來了一次由上至下的全民普法討論,這場討論也深深地改變了范冰冰的人生軌跡。

多年時間裡,范冰冰及她的團隊耗費巨大精力、心血、金錢營造出一個霸氣外露的“範爺”形象。這個“範爺”,滿足了公眾對於“經濟獨立”、“戀愛自由”、“擁有蓬勃事業”新時代女性的所有期望。她的發跡史一帆風順,從“丫鬟”到“豪門”,提供了一條平民女孩的進階之路。她長袖善舞遊走在頂級名利場,從北京到戛納,成為世界的“中國名片”。

直到崔永元揭開娛樂圈“陰陽合同”一角,范冰冰作為一個被兇狠撕裂的漩渦“閘口”,面臨著沒頂口水和公序良俗的集體審判——二十年苦心經營後,“範爺”終於沒擋得住這滾滾洪流。當她被淹沒時,蔓延在中國演藝圈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政策羊毛“薅盡”

“范冰冰案”讓公眾目光聚焦到娛樂圈“避稅”問題上,也讓新疆邊陲小城“霍爾果斯”走入大眾視野。

霍爾果斯是“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下中亞貿易網的重要一環。2011年年末,為了鼓勵和發展貿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發《關於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經濟開發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提到“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在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經濟開發區內新辦的屬於《新疆困難地區重點鼓勵發展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範圍內的企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2012年時,這條政策被新疆當地政府加碼為“五免五減半”,隨後又被擴大至公司稅以外的部分,包括增值稅和附加稅的返還、個稅返還政策、上市綠色通道政策、上市高額獎勵等。

一時之間,霍爾果斯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稅收窪地”。

國家、自治區雙重優惠政策疊加實施下,資本飛速湧來,僅2017年在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數量便有14472家。爆發性增長也帶來了重重隱患——

大部分公司均是無固定辦公場所、無當地僱員的空殼公司,“避稅”成為它們空降小城霍爾果斯的唯一目的。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范冰冰也於2016年8月在此成立霍爾果斯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並擔任法人代表。娛樂圈則掀起了霍爾果斯淘金熱,吳秀波、黃渤、李湘、劉濤、鄧超、甯浩、徐靜蕾、陳坤、韓寒等近30位明星和導演,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華策、歡瑞世紀、博納等數個主流電影公司藉著避稅政策和中國影視行業高速發展的東風,或直接或間接地抵達霍爾果斯。

據“天眼查”搜索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10月6日,搜索關鍵詞“霍爾果斯”、“影視”兩個詞,將註冊地設置為新疆時,能找到3775家公司,註冊時間多在2015至2017年間。

霍爾果斯的“殼”公司們聯合制作和出品了大批影視作品,包括《戰狼Ⅱ》《七月與安生》《乘風破浪》《我是證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大鬧天竺》《火鍋英雄》《大魚海棠》《西遊伏妖篇》等。這些影視作品總票房超百億,明星和製作公司們利用霍爾果斯的稅收政策,完成“地理避稅”,應繳稅款轉化為到手利潤。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地方政府則面臨著鉅額稅源損失,霍爾果斯當地稅務機關統計顯示,“每年至少有200家企業各自向霍爾果斯註冊的子公司轉移2000萬元以上利潤,僅一年時間,霍爾果斯一地就有40億稅收流失”。

而這樣的“地理避稅天堂”,在中國還有幾處。江蘇新沂、山東青島、上海、海南海口、浙江東陽、江蘇無錫無一例外地迎來了大量明星和他們身後的影視資本,中介們甚至推出了“窪地註冊”的特色業務。

以浙江東陽為例,影視文化企業從入區之年起可享受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獎勵十年,前兩年企業營業稅、城建稅留市部分按100%,後八年按60%每年度財政分二次給予獎勵;實驗區內影視文化企業,從入區之年起前兩年增值稅留市部分按100%,後八年按60%每年度給予一次性獎勵;從獲利之年起前兩年企業所得稅留市部分按100%,後八年按60%每年度給予一次性獎勵。

出品了《甄嬛傳》《羋月傳》的東陽市樂視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在2016至2017兩年間享受了2500萬元稅收優惠。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甄嬛傳》

進入“窪地”意味著稅收減少、利潤增加。與直接的“偷稅”、“漏稅”、“逃稅”相比,誕生於地域空間上的“窪地避稅”,在有跡可循的政策引導下界限變得非常模糊:一方面有相關政策扶持,一方面空殼皮包公司成為主體,成為了介於“正當”與“不正當”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

而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避稅手段幾乎席捲了整個娛樂圈。明星們一邊拿著高片酬,一邊全國各地尋找這些稅收“福地”,薅盡政策羊毛。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合法避稅窪池逐步“收窄”

隨著范冰冰一案塵埃落定,國家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省稅務局對原無錫市地方稅務局、原無錫市地方稅務局第六分局等主管稅務機關的有關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除“懶政”嫌疑外,區域稅收優惠政策過多過爛的現狀很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可以預見的是,中央稅務部門與地方稅務部門在步伐上將達到高度統一,稅收優惠政策很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整頓,譬如存在明顯“避稅漏洞”的政策將被調整和清理。

官方出臺的多條政策也印證了這一點:2018年1月,霍爾果斯要求規範和整頓企業註冊行為,暫停為不符合要求的企業辦理註冊手續,同時暫停返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3月,提出要對現行優惠政策進行論證,包括收緊優惠產業目錄、依法依規查處中介機構等措施,要求“做實”當地註冊的企業。直到目前,霍爾果斯仍在持續的整頓之中。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曾經逐利而去的明星們也開始撤退:李湘註銷了於2016年1月成立的霍爾果斯芒果果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王嶽倫註銷了2016年5月成立的霍爾果斯火龍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最終受益人為馮小剛、馬雲、王中軍的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張丹露趙文卓成立的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則發佈了清算信息。據“天眼查”數據,輸入“霍爾果斯”、“影視”兩個關鍵詞,企業狀態為“註銷”的公司達到110家。處於清算階段的則更多,《伊犁日報》僅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註銷公告”。

明星工作室扎堆的東陽則面臨著更嚴峻的形勢。據9月初消息,橫店各影視工作室均收到東陽稅務局下發的通知書,通知書稱“影視工作室已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管理條件,2018年6月30日起將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終止定期定額後,徵收方式將改為查賬徵收”。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由“定額徵收”到“查賬徵收”,這意味著工作室原本3%-7%左右的繳稅比例,將猛增至41.78%(包含6%增值稅、35%個稅、0.78%其它附加稅)。明星個人工作室成立之初的意義蕩然無存。

由職能部門一系列舉措來看,優惠稅收政策將不再是無門檻的普惠政策,當政策羊毛薅盡,明星“合理避稅”的地域空間將逐步收窄。

明星致富通道將“限速”

近兩年來,明星們的鉅額財富以及他們與中國頂級富豪們的私交被頻頻曝光。王寶強離婚案揭露了明星財富一角,他向法院申請分割的財產包括洛杉磯豪宅在內的9套房產、多輛名車、多家公司股權、保險、存款、理財產品、及數不清的名牌物件……崔永元也曾曝光過馮小剛的位於洛杉磯兩套價值近千萬美金房產的照片,傷了給觀眾留下“敢做敢當”、“憂國憂民”印象的名導“清譽”。這些做著“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文藝事業的工作者們,在某些方面早已脫離群眾,並傷害著普羅大眾心中“得財正義”的樸素財富觀。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馮小剛海外豪宅

直到“范冰冰”這顆擦邊球被判越界,“拆分合同”被定性為偷逃個人所得稅的“違法行為”。公眾才驚訝發現,娛樂圈的“稅收倫理”早已消失殆盡,稅收的公正、平等、誠信原則、收入分配秩序在這裡被一一打破。

除帶有地方政府背書色彩的“窪地避稅”外,娛樂圈誕生了許多其他避稅及逃漏稅手段,如成立明星工作室、基於“源泉扣繳”演變來的合同“稅後收入”、定稅制、分散支付、片酬轉股權、設立信託等等……這些方式或是長時間來市場機制失察造成的監管漏洞、或執行中標準過鬆、或成了“無人追究”的行業潛規則。

監管機構下場調控,這類貓膩手段也被曝光在鎂光燈下,再難隱匿。

政策收窄、資本撤離、天堂不再,范冰冰事件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開始

《中國新歌聲》

一邊是監管重拳下呈拋物線增長的硬性稅費支出,另一邊,則是抵制不合理片酬、綜藝“限薪令”下收入的銳減——據最新規定,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不能超過100萬元,總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元,綜藝節目藝人片酬標準為單期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常駐嘉賓一季節目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

此前水漲船高的明星身價如今被“看不見的手”調控,據傳趙薇、舒淇已經分別退還《中餐廳》超額部分的4000萬報酬。

可以預見的是,在范冰冰案的影響下,“稅收”將發揮其在收入分配中的再調節作用,中國明星的致富通道將被“限速”,只要他們不進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紅線踐踏,演藝圈也就不再是脫離市場經濟規律的存在。

誠然,資本很貪婪,總是聞風而動,大部分人也都在庸庸碌碌中求名求利。但如若人心也逐利而去,一同跌落到慾望溝壑裡,與惡龍纏鬥,對深淵凝視,那也將失去自己最核心的競爭力——不是帶貨能力、不是流量和票房,而是能讓人追隨和擁護的強大價值觀。這種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曾經龍袍加身的“範爺”有,如今滿身“蝨子”的范冰冰難再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