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該不該讓婆婆帶娃?”這個問題的難度僅次於“女朋友和媽媽掉水裡了,先救誰?”

由於中國家庭倫理關係,長期以來都是老人幫著看孩子,寶爸寶媽都會在產假結束後外出工作。

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教育理念、方式不同,寶媽和婆婆之間很容易產生分歧引發“世紀大戰”,使得寶媽在是回到職場拼搏還是放棄工作回家全職養娃之間難以抉擇。

一篇“隔代幫忙”可以,但“隔代撫養”會毀掉孩子一生的文章引來很多爭議,究竟什麼是“隔代幫忙”?什麼是“隔代撫養”?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如今這個年代,房價高,房貸重,年輕的父母生活壓力都很大,生活節奏也很快,在外企或民企上班的,如有個遲到早退,很可能就被辭退了。而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平均收入,如僅憑爸爸一己之力去負擔一個家庭的開銷肯定是很吃力的,所以大多數家庭都是爸爸媽媽都出動去打工或者上班。家裡的孩子,無論是上幼兒園的,還是上學的,在江浙滬一代的作息時間表是早上八點半左右入園入校,下午三點半左右出園出校。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老人幫忙接送,真很難想象,怎麼去帶大一個孩子?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上班的父母不可能每天在這個時間點請假回來接孩子吧?到了寒暑假,更是一個難點,一年累計有三個月的寒暑假時間是孩子的無人監護時間,家長不可能為這三個月請事假,專門在家裡看孩子,否則就丟了飯碗,連養育孩子的基本收入都會沒有。成功人士畢竟是少數,可以養一個全職太太專門在家裡照顧孩子,或者是把孩子送到昂貴的全託機構請人照看,從這點上,“隔代幫忙”成了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成了絕大多數家庭沒得選擇的選擇。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隔代幫忙”成了中國的普遍現象。但“隔代幫忙”的理由不能成為“隔代撫養”的理由,“隔代撫養”是指有些父母就把孩子徹徹底底丟給老人去養了,哪怕是下班了、週末了,也不陪伴孩子而造成了孩子的自閉和孤僻。昨天轉載的那篇文案,很多老人就看偏了,作者其實是在自我檢討,作者明確寫到:“一心想著彌補小明嚴重缺失的母愛”,這是作者想表達的隔代撫養會毀掉孩子的根本原因。當然這個標題太片面和絕對了,標題博眼球估計也是作者為了引起家長的重視,那就是存在這麼一種現象,當面衝撞老師,其實也就是孤立了你的孩子。畢竟孩子生活在一個由眾多孩子組成的小社會群體裡,這個小社會群體,孩子們都是以老師為中心的,都是歸老師監護和管理。如果人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放學晚,就衝進去對老師發脾氣,傷了老師的自尊,那你還能指望老師會有舔犢之情、仇將恩報地去護住你的孩子嗎?真沒有這麼偉大的人性。你用你的自以為是,傷了她的自我,她會對你孩子受到的傷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人之常情。反之換成你,你也做不到。人非聖人,誰也無法擺脫被別人傷害過後的心理陰影。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另外要反思的是:當著這麼多孩子的面,去傷老師的尊嚴,老人以為自己贏了,但一個沒有尊嚴的老師又如何鎮得住去管理和麵對一群孩子們?衝撞老師這個問題不僅老人會犯錯,其實家長也會犯錯。你會不會犯錯?取決於一個人的認知程度、思維深度和經歷經驗,所以這篇文章在這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的。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可很多父母成了甩手掌櫃。完全丟給老人去撫養一個孩子,那就完全超越了幫忙的概念。那你說這孩子能不自閉和孤僻嗎?如果遇到的是高知、理性又溫和的老人,那可能會帶的比父母還好,但孩子的認知世界,把本應該依賴的爸爸媽媽概念完全被爺爺奶奶概念取代,你覺得孩子長大後還會和父母親嗎?迪斯尼有一個動畫片故事說的就是一隻小雞孵出來的時候看到的是一隻貓咪,小雞就把貓咪當成是她媽媽了。隔代撫養意味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徹底換位,這也就是很多粉絲留言問我為何小孩和她不親,只和爺爺奶奶親的原因。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隔代幫忙”不要“隔代撫養”,是在奉勸爸爸媽媽們要自己承擔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哪怕再苦再累都要儘可能地去多陪伴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快樂成長!

本該安享晚年,卻被孩子“捆綁”,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