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8月迎兩連深跌,四大原因導致反彈艱難!

7月份A股市場暫時緩解了持續下跌刷新低點的慘淡行情,滬深兩市三大指數震盪反彈,上漲指數最高反彈200餘點,尤其是7月20、23、24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放量上漲給市場帶來一定的信心,也驗證了“無窮六絕七翻身”的市場規律。但是好景不長,時間剛剛來到8月份,市場再次遭受到了強烈的打擊。8月1日上證指數同比放量下跌收光腳陰線回踩30日以及5周均線勉強支撐,但是在下一個交易日也就是8月2日開盤就慘遭破位一度下跌近百點,成交再度小幅放量。截止收盤三大指數跌幅均超過2%,板塊、個股繼續呈普跌狀態,此外在尾盤反彈階段並沒有太多的抄底盤以及機構的托盤行為。在280多個板塊中僅有6個板塊小幅翻紅,7個板塊微量資金迴流,1個板塊淨減持持平。進入8月市場迅速掉頭向下逐漸逼近前期低點,是熊市的延續還是強勁的洗盤行為?為何市場想持續的穩定反彈就這麼困難?其實目前市場這樣的走勢,並非偶然,實為必然行為!

A股8月迎兩連深跌,四大原因導致反彈艱難!

1、缺乏實質性利好,機構沒有進場理由

我經常提到的就是市場缺乏“實質性的利好”,什麼是實質性的利好?說白了就是國家拿出錢來搞開發,搞投資,搞建設,可以帶動一整條或多條產業鏈,例如四萬億投資,或者雄安新區的開發。會給市場帶來許多的炒作題材,這樣強有力的利好才能吸引各大機構扎堆進場炒作,投資機構才會拿出更多的錢參與交易,才能更有效的吸引場外的個人投資者大膽進場抬轎子,股市才有可能會走出一波不錯的上漲行情。現在市場基本面基本上處於真空期,沒有巨大投資誘惑或政策指引的情況下機構是不會大肆建倉的,所以現在股票市場炒作題材也比較匱乏非常散亂,機構為了生存多以投機性進行遊資行情,自然不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跟風進場。

2、股民很受傷,學聰明瞭

最近兩年A股市場表現非常糟糕,沒有刺激性牛市行情,所以也沒有吸引更多的新股民入市,目前在股票市場上交易的多為老股民或者半新不舊的股民,那些入市不久的股民早已深套其中沒有太多的資金進場或補倉,有的話也被市場給“嚇怕了”,那些“老油條”們早就已經比猴子還精了,大盤漲個兩三天,二三百個點根本就沒什麼感覺。之前有一位近20年股齡的老股民給我打電話,我問他有進場交易嗎?他說:大盤連30日均線都沒有突破,買個屁呀。大盤反彈缺乏持續性,權重股缺乏大資金的增持,上證指數長時間保持不足2000億的成交量,換成為可能都不會被輕易的吸引。

A股8月迎兩連深跌,四大原因導致反彈艱難!

3、市場嚴重貧血

上面提到了上證指數基本維持不足2000億的成交金額,滬深兩市加一起也不到4000億,非常慘淡,可見現在A股市場成交是多麼的低迷。一方面散戶被套牢,也沒興趣再進場。另外一方面IPO還在不斷的持續,話說個人認為當前市場這種狀態IPO該停掉了,至少讓市場暫時緩個一年半載的,不然對上市企業也是非常不利的。以往新股上市後十幾二十幾個漲停板問題都不打,現在漲停幾天就開盤然後走下坡路了,但是也沒辦法,過會的企業太多了,都在排隊根本停不下來。7月初的時候IPO的過會率嚴格了起來,通過率低了,所以7月份A股市場逐漸有所起色。但是前幾天看到過會率又開始提高了,馬上股市又開始跌了起來,難道是巧合嗎?

4、投資者沒錢了

目前我國實體經濟遭受了嚴重的衝擊,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也下降的很明顯,許多年輕人每個月的收入還了房貸、車貸、加上全家的日常用度,閒餘資金越來越少,哪裡有多餘的錢拿出來做投資?一個普通家庭只要買了房,基本上存款就所剩無幾。而有錢的人,基本上會選擇把資金交給機構,信託、私募等,那麼就成了機構之間的博弈。機構最終還是要賺散戶的錢,韭菜少了機構的年化自然也會隨之下降。這樣就導致了市場的惡性循環。

5、投資的選擇多了

目前雖然我國的金融投資市場尚未開放所有的投資項目,但是隨著許多境外交易上的進入,現在投資者可選擇:股票、期貨、現貨、外匯、區塊鏈、P2P等等,資金就會造成分流,而在所有的投資市場中,目前A股市場收益率是最低,表現是最差的,投資者會如何選擇呢?

從最近兩個交易日的表現來看,A股市場雖然8月迎來兩連跌而且幅度比較大,不過還好賣盤量能不是特別強勁,主要是前期反彈後機構集中高位了結所致,權重藍籌股還算是相對穩健,所以暫時調整空間可能不大,但是進場機會還是比較少的。市場若想真正的轉暖給投資者一個週期稍長一點的盈利機會,那麼上證指數的成交金額至少要保持在2000億以上,否則即使短線反彈了幾天最終還是會跌回去。上證指數儘早突破60日均線才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提振,但是指數的強勢源於權重股,所以想銀行、保險、券商等一線藍籌需要大型機構的持續增持才會實現,不過在沒有政策引導的前提下,機構有什麼理由會去主動托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