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被逐出皇宮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佈《退位詔書》,遂宣告大清帝國正式終結。《清室優待條件》中寫有“清帝退位後尊號不變,民國政府待以外國君主之禮;民國政府支付清帝歲用400萬兩;清帝退位後暫居宮禁,侍衛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舊”等條款。

依據《清室優待條件》部分條款,加之袁世凱感念舊主恩德,積極扶持,使遜清皇室小朝廷得以擺出龍門陣式,興通於一時。溥儀退位後,帝制雖然被廢除,但皇帝溥儀以及原來的皇室大臣等卻仍然安然無恙地居住在皇宮裡。

在皇宮紫禁城內生活期間,溥儀仍舊發佈“上諭”,仍用宣統年號紀年,遺老遺少仍行跪拜大禮。宮內依然還保有內務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機構,故臣贈諡,不改衣冠,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遂使當時的紫禁城儼然成為“國中之國”。

1924年11月5日上午,馮玉祥派出國民軍包圍紫禁城,欲將溥儀及其小朝廷驅逐出宮。執行此項任務的首都警備總司令鹿鍾麟,向清室宣佈了攝政內閣議決的《修正清室優待條件》五項。溥儀被迫交出了皇帝印璽,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監和宮女。於當日下午,被監護離開皇宮紫禁城。

溥儀與莊士敦。☆莊士敦爵士,KCMG,CBE,別號“ 志道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及牛津大學,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之外籍帝師。

莊士敦早年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任職,1906年被派往在山東的英國租借地威海衛。1919年至紫禁城教授溥儀英語、數學、世界史、地理;師生感情甚篤,曾封“一品頂戴”、“ 毓慶宮行走”,溥儀亦因莊士敦的教導眼界大開。

1927年任英國駐威海衛總督;1930年10月1日威海衛歸還中國,莊士敦返回英國。1931年他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擔任教授,主要研究漢學。1938年於愛丁堡去世,享年64歲。

溥儀與婉容。☆婉容,郭布羅氏,字慕鴻,號植蓮,達斡爾族,籍屬滿洲正白旗。清朝遜帝溥儀嫡妻,遜清小朝廷和滿洲國皇后。婉容出生於北京帽兒衚衕榮源府內。父親郭布羅·榮源是兵部官員,生母愛新覺羅氏,出身皇族。

1922年11月30日,溥儀大婚,婉容成為中國最後一位皇后。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婉容、文繡也隨之離宮。溥儀離開紫禁城之後,先前往父親載灃的宅邸醇王府居住;後居住於天津市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歷史上的今天,溥儀被逐出皇宮。資料:Goog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