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原來是真的!

在個體間關係中,異性接觸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發力,並能從中體驗到難以言傳的感情追求,對動物的活動和學習通常起積極的影響,這種現象稱為異性效應,也叫“磁鐵效應”,即“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正是如此。

心理學: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原來是真的!

所謂異性效應不是指雌雄之間日常的接觸,而是異性在工作、學習、娛樂中,為了加深瞭解,而有較多的接觸交流,也是雌雄雙方,自覺自願為了工作進步、豐富生活、感情愉悅的有益活動,也是多姿多彩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雌雄之間同樣存在三情一個不少,並且是人際交往的重要部分,與同性之交的區別僅僅是情感有限度之別而已。

異性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種效應尤以亞成年個體為甚,其表現是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之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更出色。這是由於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而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並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雄性和雌性一起做事、處理問題都會顯得比較順利。

異性效應有自己發生的條件,在一個集體中,異性個體數的構成,無論哪一方,不能少於所需要的最低比例——百分之二十,而且,年齡要相差不大。隨著亞成年個體身心走向成熟,特別注意異性對自己的評價,尋求機會表現自己。在異性面前,重視個體的容貌和裝束,更強烈地維護自己的自尊心。這本身便是一種道德約束力,對人類來說,異性效應的道德教育機制,關鍵也在這裡。

心理學: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原來是真的!

1.利用異性效應取長補短,豐富和完善個性。

進入青春期後,個體由於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徵的出現,使身體外形及體內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變化既影響周圍同物種個體的評價又促使自己性別角色認知的發展,因此,個體心理上的差異越來越明顯。男孩子往往性格開朗、勇敢剛強、果斷機智、不拘泥於細微末節,不計較於點滴得失,當然也有的男孩驕橫粗暴,逞強好勝,畢竟是雄性動物的天性使然。女孩子則往往文靜怯懦、優柔寡斷、感情細膩豐富、舉止文雅,有較多的被動意識。雌雄個體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於發現對方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有利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個性。

2.利用異性效應提高學習與活動效率

男孩在思維方式上偏重於抽象化,概括能力較高;女孩在思維方式上多傾向於形象化,觀察細緻,富有想象力。因此雌雄個體在一起學習就可能相互啟發,使思路更加寬闊,思維更加活躍,思想觀點相互啟迪,往往能觸發智慧的火花。在活動中雌雄個體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顯效果。在活動中適當運用異性效應,可以使雌雄個體在異性面前竭其所能,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務。

3.利用異性效應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

亞成年的雌雄個體由於性意識的發展,往往非常留心異性個體(特別是自己喜歡的異性)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喜歡對異性個體評頭品足,同時雌雄個體又都很重視異性對自己的評價。雌雄個體在評價對方的同時,當然也一定會注意規範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從而在評價別人中學會評價自己,使自我評價能力得到提高。

4.利用異性效應激勵自己奮發向上

由於“異性效應”,亞成年的雌雄個體都希望引起異性的關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點或特長受到異性的青睞。事實證明,有些對家長和老師都不順從的男孩,在女孩幫助下,卻能夠逐漸要求自己專心學習,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於“異性效應”,人類男孩往往為此激勵自己,使自己成績優異,談吐文明禮貌,舉止瀟灑自由,服飾整潔大方,富有探索精神,具有豁達的胸懷和男子漢氣質,其他雄性動物也為了能獲得更多雌性的青睞而逐漸完善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人類女孩也不知不覺地對自己提出了要求,學習刻苦努力,舉止優雅大方,待人溫文爾雅,言談風趣,富有修養,其他雌性動物也逐漸練就了日後成為母親以及和丈夫一起生活所需要的品行,逐漸養成了賢妻良母的形象。這種異性間的相互激勵成了雌雄個體發展的動力和“促進劑”。

5.利用“異性效應”增進男女同學間的友誼和團結

在開展班級活動時,注意男女同學的搭配,男同學生病了,讓女同學去探望;女同學行李重,讓男同學去幫忙。諸如此類藉助異性效應的作法,可以形成一種愉快喜悅的氛圍,使集體成員之間產生一定的情感依戀,增強集體的凝聚力。這可以消除學生進入青春期後所產生的煩惱和對異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學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在集體交往中形成純潔的友誼。

當然,男女同學在交往中既要無拘無束、坦誠相待,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別,適當把握異性之間交往的“度”,才能使異性交往健康順暢地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