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誤解及最牛稅收優惠政策

對企業而言,經營的主要目標是保證企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和追求利潤最大化。從企業內部看,如果想要增加利潤,使資產增值,固然可以通過調整商品價格、增加銷售數量、提高產品質量等途徑增加收入,但價格的上漲又可能導致企業失去市場的風險,從而迫使了企業在儘量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減輕稅負上下功夫。

我國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誤解及最牛稅收優惠政策

但往往在這個時候,企業採取了偷逃稅或者避稅的做法,並認為這就是稅務籌劃,把合理的納稅籌劃理解為逃稅和避稅。但這種方式,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其結果不但不能免除納稅義務、減輕稅收負擔,相反會增加企業的納稅支出,影響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削弱市場競爭力。

其次,納稅籌劃必須在事先進行規劃、設計和安排。納稅籌劃可以貫穿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但決不是在事後進行籌劃。在經濟活動中,納稅義務通常滯後於應稅行為,如果交易行為發生之後才繳納增值稅或消費稅,收益實現或分配後才繳納所得稅等等,這時有的企業不是在發生應稅行為或納稅義務之前聘請註冊稅務師進行籌劃,而是等到納稅義務已經發生或已被稅務機關查出問題時,才想起向註冊稅務師諮詢進行納稅籌劃,再想方設法尋找少繳稅的途徑。那麼這樣的做法無異於亡羊補牢,不能認為是納稅籌劃。

我國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誤解及最牛稅收優惠政策

另外,一個好的籌劃方案,並不一定是納稅最少就好。納稅籌劃的目標是選擇低稅負和遞延納稅,是獲得稅收利益,然而納稅籌劃不能只侷限於個別稅種稅負的高低,(13500389525 肖先生)應著重考慮整體稅負的輕重,因為納稅人的經營目標是獲得最大的稅後利潤,這就要求它的整體稅負最低。在考慮整體稅負的同時還要著眼於生產經營業務的擴展,即使多繳納稅了,但從長遠看資本的回收率能增長, 對投資者、納稅人有利,這樣的納稅籌劃方案還是可取的。

我國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誤解及最牛稅收優惠政策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個合理合法的稅收窪地政策,只要將企業註冊在有優惠政策的稅收窪地(註冊式,不用實地辦公),兩種方式:

1、有限公司(一般納稅人)

增值稅根據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

2、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一般納稅人)

這種方式是對於缺乏或無法取得進項的企業,可以註冊成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對所得稅進行核定徵收,所得稅稅率可降低至0.5%-3.5%,其增值稅還有返還獎勵,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個人所得稅、分紅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