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第一本散文集,從天上的神明與星辰寫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簡直就是萬象包羅。

他與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的兒童題材的散文。

不論是《憶兒時》提到的童年養蠶、中秋賞月吃蟹、與鄰居哥哥釣魚。

還是《從孩子得到的啟示》中,“我”四歲的孩子將逃難當作是一次歡樂的旅行。

無一不是充滿了天真閒雅的情懷、無私細緻的關愛和稚趣橫生的現場感。

而從這些文字中,你能感受到一顆與人無爭、無所不愛、純潔無垢的孩子心。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圖書簡介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主要散文選。1927年,豐子愷皈依弘一法師,在江灣永義裡的寓所舉行了儀式。豐子愷並請弘一法師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囑,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拆開來都是“緣”字,遂名寓所為“緣緣堂”。當即請弘一法師給寫“緣緣堂”橫額。后豐子愷幾經遷移,於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老屋的後面,建造了“緣緣堂”。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繪畫史和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鄉土漫畫家和散文家,1898年誕生在浙江桐鄉縣的石門灣,並在那裡生活了十七個春秋,故鄉的一草一木風尚習俗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書中富有濃郁鄉土風情的漫畫,雋永疏明語淡意深的散文,再輔以江南水鄉特有的自然風貌、民俗鄉情的攝影圖片,讓酷愛水鄉文學的朋友讀之心絃撥動,倍感親切。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豐子愷生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即1898年,原名豐潤,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是中國現代漫畫的開端之人,代表作品除了《緣緣堂隨筆》還有,《緣緣堂再筆》、《隨筆十二篇》、《畫中有詩》、《白鵝》等。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品讀體驗

豐老的文章就如同帶著暖流的日記,用平淡的話語記錄生活點滴,記錄心中所感,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給人以一種實在的震撼。震撼他對於生命、自然的感悟,震撼他對於祖國滿腔的赤誠與熱愛,震撼他對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給予樂觀而美好的結局,簡簡單單卻極不平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細節是那樣的觸人心動。不同的人,觀一事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事不曾變,變的一直都是人的心境。只有用一雙熱愛生活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才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一個人不可能改變全世界,但能改變自己的世界,而這便已是功德無量矣。這樣一本書是一位飽學之人用他充滿滄桑背後卻透著光芒的雙眼記錄下的點滴往事,是帶著甜糖的味道的。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經典語錄

1、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燼,想在沒有區別的微塵中認識各個字的死骸,找出那一點是春字的灰,那一點是蠶字的灰。又想象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僕人掃除出去,不知結果如何:倘然散入風中,不知它將分飛何處?春字的灰飛入誰家,蠶字的灰飛入誰家?。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將滋養那幾株植物?。都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問了。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2、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划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 。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佈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臺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3、原來一切眾生,本是同根,凡屬血氣,皆有同感。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4、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處必有暗,至於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5、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發見自己,故必推廣其同情心,普及於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

6、世間的人,本來都有像你那樣的天真明淨的生命,一入人世,便如入了亂夢,得了狂疾,顛倒迷離,直到困頓疲斃,始倉皇地逃回生命的故鄉。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7、“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恆久不變。

8、原來這個我,早已不是真的我了。人類所造作的世間的種種現象,迷塞了我的心眼,隱蔽了我的本性,使我對於擾攘奔逐的地球上的生活,漸漸習慣,視為人生的當然而恬不為怪。

9、我彷彿看見這世間有一個極大而極複雜的網。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地明晰地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10、我以為世間人與人的關係,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婦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時候都不外乎是一種廣義的友誼。所以朋友之情,實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礎。


好書推薦|超級經典的散文集,滋養你的靈魂



11、謙讓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說自己好,反而故意說自己不好。明明在諄諄地陳理說義,勸諫君王,必稱“臣雖下愚”。明明在自陳心得、辯論正義,或懲斥不良、訓誡愚頑,表面上總自稱“不佞”、“不慧”或“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