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反艦彈道導彈這個名詞已經不陌生了,東風21D開創了先河,確定了用陸基彈道導彈打航母這種模式是可行的。同時,東風21D的射程達到了2700公里以上,能夠很好完成反介入拒止任務。很快到了2015年9月,一款被稱為東風26的新式反艦彈道導彈定型,2018年服役,第二代反艦彈道導彈打擊體系基本建立。

有了東風21D和東風26的奠基,我海軍超遠程反艦作戰的火力有了極大提升。超過3000公里的射程絕不是蘇式反艦導彈可以媲美的,在蘇聯反艦飽和攻擊模式中,最大射程的也僅僅是550公里的SSN19反艦導彈,SSN12反艦導彈。一種是潛射,一種是艦載發射。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進入21世紀,這種體積龐大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打擊效果開始降低,因為近程防禦系統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型反艦導彈的體積太大,紅外特徵明顯,打擊彈道沒有提升,沒有智能航路規劃能力,因此突防能力就大大降低了。

東風21D和東風26開創了利用彈道導彈打擊水面艦艇的模式,從航母開始一直到大型驅護艦、兩棲攻擊艦都列入了打擊範圍。可以認為這種模式正在慢慢發生效應,美海軍在2018年敲定了艦載無人加油機,試圖避開東風21D和東風26的打擊。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但這個對策很快就要被廢掉了。因為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一種全新的CM401反艦彈道導彈問世,而且是艦載發射。比陸基陣地更加靈活。這就是說如果搭載在艦艇上,可以機動發射,對航母編隊而言構成的巨大的威懾。CM401反艦彈道導彈也採用灌頂打擊模式,可以認為這種模式已經發展到第三代,連俄軍都上面取經。

因為CM401反艦彈道導彈是出口裝備,俄軍完全可以購買。這也說明了CM401反艦彈道導彈自用版性能更高,在射程和末端突防方面,比外貿型更強。從彈體上看,CM401反艦彈道導彈和俄軍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有些相似,採用了兩種彈道模式。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有趣的是,前不久俄軍才曝光了空射版高超音速空對面武器,被認為是空射版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CM401反艦彈道導彈的用途有頗為相似,末端突防速度也超過了6馬赫,也屬於高超音速武器範疇。可以認為中俄基本建立了第一道反艦打擊模式,俄製空射版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可對陸地目標進行縱深打擊,我CM401反艦彈道導彈可攻擊航母、大型編隊、水面艦艇,同時還有東風21D和東風26補網發射,徹底消滅水面艦艇編隊。

末端突防速度超過六馬赫,灌頂打擊已發展三代,連俄軍都上門取經

如果結合目前已有的YJ12、YJ62等反艦導彈,反艦體系火力空前強大,這也意味著美軍剛剛打算研發的無人空中加油機又落後了,無法確保航母處於反艦彈道導彈的打擊之外。要確保航母足夠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西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