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是一個什麼板?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今天從進博會上傳來的最令資本市場關注的消息,就是我國政府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但科創板到底是一個什麼板?該板在資本市場的定位如何?這卻是一個值得市場關注問題。它與新三板,與滬市主板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這是非常令人關注的。

科創板是一個什麼板?

提到“科創板”,人們很容易將其與上交所兩、三年之前力推的“戰略新興板”聯繫在一起。當時,戰略新興板的定位很明確,就是滬市的“創業板”。它同樣屬於滬市A股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與深市的“創業板”來爭奪上市資源的。但“戰略新興板”的籌備工作隨後被叫停了,不過,滬市還是獲得了小盤股的發行權力。“板”是沒有了,但“內容”卻有了。那麼,“科創板”是不是“戰略新興板”換個名字重來呢?我的希望是“不是”。因為科創板還要試點註冊制。如果科創板屬於A股的組成部分,這就意味著將在A股試點註冊制,那麼這就會給A股市場帶來較大的衝擊,給A股市場帶來的影響太大。

那麼,“科創板”跟“新三板”是怎樣的關係呢?我個人的希望是“科創板”是新三板的“縮小板”,或者說是科技創新企業的“新三板”。在科創板掛牌的公司都是科技創新型企業,但同時在掛牌之時,又是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的,這些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之後,在得到資金與政策面的支持下,可以快速發展,然後赴A股上市,或被A股公司收購,當然也可以繼續留在科創板上市,這樣科創板就將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式“納斯達克板”。當然,在這個“科創板”裡就可以試點註冊制,為A股市場將來實行註冊制積累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