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天梯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在我國石窟造像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有“石窟鼻祖”的美稱。

天梯山石窟依著黃羊河水庫,站在堤岸上,身邊碧波萬頃,天高雲闊,遠處的雪山隱隱可見,正是金秋十月,白楊樹青黃相間,越顯燦爛華美,讓人忍不住讚歎,在荒涼乾旱的大西北,居然能有這樣的美景。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據史料記載,439 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即今天的武威)遷宗族吏民3萬戶到平城(即今天的大同),其中有僧侶 3000 多人。這是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了涼州人口之眾多,也說明了當時涼州佛教的興盛。這 3000 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了北魏崇尚佛教的風氣,也把石窟造像的技術,帶到了平城一帶。負責開鑿雲岡石窟高僧曇曜,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1958年4月,為了解決黃羊河下游8萬農業人口的生活用水和耕地用水,武威市決定在天梯山石窟右側不遠處興修黃羊河水庫,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處水庫淹沒區。為了保護古蹟,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畫被拆了下來,搬運到甘肅省博物館。

所以踏進天梯山石窟的範圍,觸目就是碧波盪漾的黃羊河水庫,通往石窟的棧道,就修在水上。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大佛寺是目前唯一對遊客開放的洞窟。

乾隆《武威縣誌》:“大佛寺,城東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貫樓九層,又名廣善寺。”釋迦摩尼佛祖身高28米,寬10米,面帶微笑,雍容典雅,線條清麗豐滿。據有關史料記載,此石窟是北涼王沮渠蒙遜於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間開鑿的。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這樣一窟七佛的造像模式,在國內是很少見的。

釋迦摩尼佛祖的兩旁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型生動,各不相同:迦葉是個苦行僧,所以顯得比較蒼老幹瘦;而阿難則傳說是佛祖出家前的小侄子,活潑俊美,在佛祖面前的姿態也比較放鬆自在。

窟內南北兩壁繪有大幅壁畫。南壁上部為雲紋青龍;中部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馱有煙焰發光的經卷,下部是猛虎和樹木花卉。北壁上部繪有青龍雙虎,中部繪有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光;下部繪有牡丹花卉。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綜合以上所述,中國石窟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所以,有學者稱天梯山石窟為中國“石窟鼻祖”。我想這是當之無愧的。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大佛窟的地勢較低,在水位線以下,為了保護文物,建造了圍堰,所以當我們欣賞佛像的時候,其實是站在水底的喲!

要沿著高而陡峭的梯子,才能下到石窟的底部。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就能清晰地發現,水庫的水位線,高過了佛像。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沿著山壁,還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窟,但目前都是封閉的,不對外開放。不過,能看到大佛寺,也很滿足了。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涼州寶卷是武威地區特有的一種民俗說唱文化。

涼州寶卷產生於唐代,成熟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是流傳在涼州地區由佛教經變文而演變成的民間通俗宗教文學,主要分佈在天梯山石窟所在的張義山區及周邊地區,2006年被國家收錄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涼州寶卷的內容主要是勸人為善,規勸孝道,遣責忤逆,揚善懲惡,有明顯的說教意義。它既包羅了佛教文化、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地方方言,又綜合了古代小說、戲曲、民間小調等多種藝術形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如今的涼州寶卷瀕臨滅絕,但仍有一部分傳承者們,在堅持著,支撐著。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這個懷抱裡的小娃娃,等她長大了,會成為寶卷的繼承人嗎?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天梯山石窟陳列館。大都是一些照片,大部分文物,都被保存在甘肅省博物館裡。

不過,從這些照片裡,我們也可以窺斑見豹,瞭解到當時的石窟內容,有多麼豐富珍貴。

它是天下石窟的鼻祖,敦煌莫高窟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

TIPS:

天梯山石窟地址:甘肅省武威市城南五十公里處中路鄉燈山村。

門票:30元。

交通:從武威市坐客車到達中路鄉燈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