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網際網路第一綜藝

最先在愛奇藝點進《奇葩說》的頁面,是我在首頁看到了

“是否要炸死賈玲”的一句宣傳語,我是抱著對賈玲的喜愛和對這個節目的好奇點進來的,看了沒有二十分鐘就關掉了,當時具體是出於什麼目的關掉我已經忘記了,可能是覺得這個嘰嘰喳喳的節目不太適合我吧。

後來某一次,我還以大學生的身份上課的時候,掏出了手機,當時除了認真聽講之外好像做什麼都可以,所以我又重新點進了《奇葩說》的視頻頁面,點開了那集“要不要炸死賈玲”。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如今在豆瓣評分高達9.1分網絡綜藝《奇葩說》(第一季)早早已經結束了,四年了,但是它仍舊無疑是我個人最鍾愛的一季,那個時候選手們都還青澀,都還本真,我作為一個觀眾在觀看這些“奇葩們”肆意揮灑自己的詞彙量和腦洞之光的時候,某種異樣的“探索快感”和“發掘快感”充斥我整個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

我不知道節目中的範湉湉下一句會說什麼令我發笑、不知道肖驍會用什麼金句潑婦罵街、不知道顏如晶怎麼力挽狂瀾、更不知道最終馬薇薇會如何在我的立場一會兒一搖擺的情況下強勢將我的價值觀顛覆到某一方去……我從來不知道,一個簡簡單單的話題會有這麼多的看法和觀點,不知道一句話翻過來倒過去意思會有天差地別,不知道語言和思維的魅力也可以如此令人著迷……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綜合整個五季的辯題來看,其實第一季尚處在市場開發和試水的階段,辯題都還是中規中矩但是卻具有無限探討潛力和價值的,比如“你愛的和愛你的”的感情問題、“犧牲一個還是犧牲一批”的道德問題、“大城床還是小城房”的人生規劃問題、“職場潛規則用不用”的工作職場問題……等等。

但是到了第二季,很明顯的,整個節目已經偏向於“獵奇”風了,首先請來具備並沒有太多現代年輕人可參考價值思維的金星來當導師已經看得出來,第一季中酒肉世俗的高曉松有多優秀了,而辯題方面則更為驕縱大膽,除了那兩期已被早早下架的“要不要向父母出櫃”、“好朋友能不能約”之外,“能否接受開放式婚姻”、“戀愛中要不要有備胎”、“整容能幫你成為人生贏家嗎”、“醜聞主角活該被萬人虐嗎”……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沒有看過第二季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如此小眾的話題能夠搬上臺面來談,即使這個節目是個網綜,但你依舊是熱播期間成天上微博熱搜、上愛奇藝首頁的王牌綜藝啊。其實作為其中某些話題的當事人,筆者本人其實是很敏感也很厭惡於將這些心頭之痛歇斯底里於人前的,目前普遍國人的思想也並沒有達到這季節目觀眾的精神準備要求。

其實也會有人在說,“能把這個話題拿出來談就已經是進步”,但是寧可相信這麼所謂“正能量”的論調,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站在這些話題被討論的主角的立場說一句,有些話題仍舊是敏感的,當某一天你作為一個獵奇的特殊對象被一群局外人討論,將整個話題的價值層面的內容宣導構建得遠遠超前於目前我們能夠付諸實踐的操作範圍,手頭所得到的東西,僅僅是被鼓勵的精神愉悅,面對無能改變的大環境,只能嘆一句虛無而延展不了任何的現實行為。

《奇葩說》這個節目自身的影響力還沒有沉澱下來,卻要強行急功近利地著急要挖掘小眾輿論、扛起公眾輿論、開化國民思想的大旗,導致後來第三季、第四季,到如今的第五季,話題內容急劇滑鐵盧,越來越

不高不低、不倫不類、不痛不癢,其根源都是由於第二季的“獵奇”試水慘敗。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第三季、第四季相對來講算是比較中庸的兩季了,話題討論偏實用偏大眾,選手們的風采展現也都開始漸漸走向專業辯論風格,那些具有過強個人特色、偏離普適綜藝效果的選手則被遠遠甩在“老奇葩”後面,兩季到最後,儼然已經重新變成了自第一季延續下來的“老奇葩”們的戰場。但是相對來講,前四季依舊是統一規劃的

“奇葩”風格,平實的話題中求變數,變數中上價值,價值外求普世。

而第五季,作為全新的一季,它已經完全向主流綜藝實施妥協。觀眾在觀看《奇葩說》的時候,不止被選手們紛繁的辭藻感動,還要為話語外功利性的賽制鬧心,這種包含“淘汰”、“車輪戰”、“即興發揮”等的緊張賽制,已經嚴重弱化了原本《奇葩說》想要帶給觀眾的思想層次性、邏輯性,觀看第五季的觀眾很容易就被選手“討巧式”的花裡胡哨的、綜藝性極強的演說而誤導,你往往記住了你哪裡笑了、哪個梗學到了,而忘記了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雖然我仍舊在堅持看《奇葩說》這個節目,但是其實它早就在我的心裡變了味道,除了上面我提到的坑人的賽制遮蓋思想的高度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其實從很久之前就已經遠離了初心。

最明顯的一個地方就是陳銘。

其實陳銘第一季就來參加《奇葩說》了,他是作為“教練團”的隊伍一員與奇葩辯手正面開槓的,到了第二季成為了常駐辯手,在馬薇薇、邱晨、肖驍等人的言論引導下,我彷彿潛移默化地也就默認接受了陳銘“雞湯王”、“睜著眼說瞎話”、“宇宙中心呼喚愛”等等的人物標籤,但是有那麼一期,我印象深刻,那期辯題是“好朋友到底能不能約?”

馬薇薇那一期還在說著一些為了贏得辯題而逐漸走向瀕臨人類道德底線邊緣的言論:

“你願意為你的好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她能比刀山還難上啊?……行走江湖,義字當頭啊!”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可能我個人對於辯論圈的套路和規則不太熟悉,但作為單純的這個節目的觀眾,當時的感受就是馬薇薇彷彿一個辯論的“機器”,一個為了迎合流量話題的需求而不顧三觀和底線的強行把場子撐起來的人,那是我第一次看這個節目覺得三觀崩了,一句話也沒聽進去的一次。

但是陳銘接下來的一段話讓我記到了今天:

“為什麼我們人類進化到了見到路上的心儀對象,得以控制住自己的肉體?我們心裡的那一點點覺得不太對,是不是恰恰就是我們區別於六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區別於路上見到的貓貓狗狗,那一點點不同呢?是不是那一點點不同讓我們人鑄造成為人呢?我最後一句話是,如果我們要那麼輕鬆地去僭越,我們是在走歷史倒退的倒程。”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接下來馬薇薇又重新解讀了人類的“道德”革新方向,甚至搬出了《老友記》的例子,但是彷彿我作為一個觀眾在聽了陳銘的一番言論之後再也聽不進去了馬薇薇的話,陳銘的一連串的質問不只是對於這個逾矩人類道德底線的辯題的懷疑,也是對整個《奇葩說》這個節目的拷問:

如此非主流化的稀釋傳統、重構人類道德、以討巧小眾群體的形式解讀人類命運的大方向真的是對的嗎?《

奇葩說》最原始的節目靈魂是在於提供了一個自由的舞臺供各式各樣的人發表言論觀點,以一種“思想大雜燴”的方式去串聯更多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是節目越到後面,越開始強行上價值、強行聊形而上,矛盾的是,在“好朋友能不能約”這種偽道德的辯題裡,真正該像陳銘一樣聊聊形而上的時候,馬薇薇竟然還跑出來質問陳銘一句:“陳銘,我覺得你講的有點嚴肅,但是並不深刻,人類新的道德……BLABLABLA”

人類新的道德進化的方向就是小眾的“道德”嗎?《奇葩說》所倡導的提供“多元化”思想的平臺怎麼變得越來越靠近於將小眾思想“主流化”呢?“好朋友都能約”、婚姻可以開放式、是同性戀就一定要向父母出櫃……這麼恐怖的價值觀是誰教你的?不是當事人的各個辯手為了贏得比賽,在公共場合站著說話真的不腰疼嗎?

被貼了三季標籤的陳銘,到了《奇葩說》的第五季,也就是11月3號,昨晚的那一期,算是真正憑藉實力為自己平反了,“油膩到討人喜歡”

也上了微博的熱搜,可能陳銘在各個辯題中的選題都有一定的討巧成分,我身為一個本就有一定世界觀、價值觀的成年人,自然願意在針鋒相對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有我自己的立場,更傾向願意聽到我想聽到的話,這也是我這幾季一直為陳銘不值的原因。

陳銘只是說了大多數人想要聽到的話、能夠實際操作的話,而這種被冠為“雞湯”的言論,卻長久在《奇葩說》被壓抑著。《奇葩說》漸漸偏離的初心,便在這裡。

昨晚看到臧鴻飛在“要不要容忍伴侶婚姻中開小差?”這個辯題裡都開始大上價值,聊形而上的矛盾觀,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開始漸漸消解權威、定性問題的正誤,而否認個體的多元……

說實話,這個言論並不難理解,也很容易與這個辯題聯繫上不算跑題,但是問題就是他說的這一大堆,明顯不像是臧鴻飛能說出來的話,我不會否認他的努力、否認別人的支招,不會輕易通過這簡單的一場比賽定性飛飛開始走專業辯手的高大上價值觀的道路了,但是這還是《奇葩說》嗎?飛飛你還奇葩嗎?為了當三辯,開始說著自己可能都不太同意的觀點,累嗎?你還記得你前幾場那些直男癌教科書一般的言論嗎?這真的是一個人說出來的?

《奇葩說》: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聯網第一綜藝

如果要選擇相信你努力了,我寧可相信你還膚淺著。

曾經梳著髒辮,大罵“婚禮就是一場大型廟會”的臧鴻飛也開始上價值了,每個選手、包括整個節目、後期剪輯都開始傾向性地將重點從緊張的賽制拋出開外,講上那些看似有理實則空洞無味的形而上了。

“奇葩”們不奇葩了,是個很大的問題,辯手們要不然詞語空洞得只剩段子,如3bangz、未來星、付首爾,要不然就只剩口號,如未來星、歐陽超,要不然就全是形而上,如馬薇薇、黃執中,原本那個“百花盛開”、“百家爭鳴”的《奇葩說》卻變成了如今的水平高低斷層嚴重、主題流程仍舊靠那麼幾個老選手拖動的形式。(把李思恆淘汰了的垃圾賽制已經不想吐槽了)

在輿論仍舊保守的大環境下聊著不痛不癢話題的《奇葩說》,還能走多久,我不知道,憑藉著這些坑人賽制、同化價值的輿論流量還能火爆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我前文如何地批判它,它仍舊是我心中最好的網絡綜藝,真正做出內容、有價值的網絡綜藝。

批評還是要批評的,但是依舊按時看貢獻流量和點擊還是要做的,《奇葩說》,I'M WATCHING YOU.

喜歡賞鑑內容的小夥伴記得點個贊、關個注、留下個好評哦~靴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