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文|時時拍案說法/360度拍案說法,全文1838字,閱讀全文3分55秒。

養老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社會保險的一種。勞動法中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案例一】高薪不能代替社保

某一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外商獨資公司,高薪聘用了一位博士畢業生趙某,擔任副總經理。當時,公司董事長在談到工資待遇時,對趙博士說:“董事會給你定的工資為一萬兩千元。不過,醜話要說在前頭,我們是一家外資公司,之所以工資定得這麼高,是因為除了工資以外,再沒有其他福利待遇了。像什麼醫藥費報銷、養老等問題都得自己解決,公司概不負責。”

聽了董事長這番話,趙博士心裡盤算開了:“這個公司給我的工資的確是夠多的,可就是將來萬一得了什麼大病,或者老了怎麼辦呢?”但他轉念又一想:“我剛30多歲,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大病,至於養老問題,現在考慮還為時過早。倒不如趁年輕多掙些錢,實惠。”

工作以後,趙博士為了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每月從工資中拿出一千元,向保險公司投了一份養老保險。這樣一來,他在這家公司工作,倒也覺得踏實多了。

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幾個月後,由於趙博士與董事長在公司的經營管理等重大問題上,產生了分歧,被董事長炒了“魷魚”。

趙博士不服,雙方為此打到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趙博士同時又提出了公司未給他繳納養老保險的問題,他認為,這也是侵犯他合法權益的行為。但公司董事長抗辯道:“不為你繳納養老保險,是事先跟你講好的。你要是不同意,當時可以不幹嘛。你既然幹了,就說明咱們的協議已經達成,你現在無權反悔。再說,你不是自己已經向保險公司投了養老保險了嗎?”

【以案說法】

那公司是否有權不為趙博士繳納養老保險呢?

勞動法規定的社會保險,不同於保險公司的金融保險,主要區別在於:

1、前者是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係時,勞動者應享有的權利,但後者卻不是;

2、前者是強制性的,即企業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而後者是自願性的,即是否參加,完全憑企業或勞動者自願。所以,趙博士自己向保險公司投保的養老保險,不能代替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

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本案中,能否因為趙博士當初默許同意公司不參加養老保險,就可以免除公司的責任了呢?

不能。因為勞動法第72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說明,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光是用人單位的義務,也是勞動者的義務。它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共同義務。對於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當然可以放棄,但是對於義務,就必須履行,他無權放棄。因此,即使勞動者不想參加社會保險也是不行的。

綜上,可以看出,該外商公司以高薪來取代職工的養老保險,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它不光應該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還應該同時繳納失業、大病醫療等政府規定的社會保險。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並免受因違法而帶來的制裁。

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案例二】公司不交社會保險費,提出訴訟所需費用有多少?

網友提問:我是2016年7月開始上班,4個月試用期。2016年8月到廣東,公司以未註冊為由到2017年2月才開始交社會保險。我是否可以要求公司賠償2016年7月到2017年1月份的社會保險,訴訟時效是否已過?提出訴訟要負擔哪些費用?

【律師答覆】

山東省問元芳蘇斌律師回覆:

(一)你要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才可提起訴訟。

(二)可要求公司賠償社會保險金。

(三)仲裁費或訴訟費由申請人或原告預交。

(四)你所在的地區受廣東,根據《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收費管理辦法》仲裁費如下:第三條 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收費標準: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每件50元。

第四條 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費收費標準:一、沒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每件300元。二、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按下列標準累加收費

1、爭議金額在1萬元以內(含1萬元)的案件,每件500元;

2、爭議金額超過1萬元至5萬元(含5萬元)的部分,按3%收費;

3、爭議金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部分,按2%收費;

4、爭議金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1%收費。

工資再高也不能代替社保!不給交社保,提起訴訟,費用怎麼算?

(五)法院收取財產案件受理費:

1、1000元以下:50元

2、1000-50000元:標的×4%+10元

3、50000-100000元:標的×3%+510元

4、100000-200000元:標的×2%+1510元

5、200000-500000元:標的×1.5%+2510元

6、500000-1000000元:標的×1%+5010元

7、1000000元以上:標的×0.5%+10010元

本案例僅用於參考,具體案例還是要根據詳細的情況再進行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