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環保廳門戶

◆本報記者晏利揚

浙江省已建成醫療廢物處置設施12家,年處置能力4.8萬噸,實現鄉鎮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醫廢規範收集處置全覆蓋;建成工業危險廢物處置設施20處,年處置能力47.9萬噸;建成規範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單位5家,全年審核認定的財政補貼資金達數億元;全年新認定廢五金加工利用企業23家。

“我們通過制度化保障、陽光化操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固廢審批審核監管環境,推進全省固廢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主任翁建慶說。

第三方審查 專業化評估

一大早,浙江中孜會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留佳就和同事們一起登車,前往杭州城北餘杭區的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唐公司”)。

“我們每季度都去一次,對企業廢舊電器拆解情況進行全面審核。”留佳說。

在盛唐公司,留佳與一同參與現場核查的浙江省環境工程技術評估中心兩位工作人員會合。在盛唐公司總經理強毅的帶領下,雙方人員一路沿著卸貨區、臨時存放倉庫檢查到拆解生產車間。

“我們公司成立於2009年底,2012年7月,公司被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4部委納入第一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範圍。從2012年10月8日正式開始拆解,是省內第一家試點。”強毅說。

據強毅介紹,盛唐公司具有年拆解處理廢電視機、空調、計算機、洗衣機、冰箱五大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200萬臺的能力。2013年,公司全年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達134萬噸,經審定的財政補貼額高達1.1億元。

在核查完拆解生產車間後,雙方人員來到企業視頻監控中心。

“除了現場檢查,我們要對企業每個季度的財務資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接收及銷售憑證等資料和信息進行細緻的審查。同時,我們一個季度會抽取9天的企業拆解關鍵點位視頻監控資料,回去之後,我們一個小組人員要花半個月時間進行仔細核查。”留佳說。

“會計事務所抽取的視頻,我們也會從其中抽取一定時間段進行再次驗證。”浙江省環境工程技術評估中心陳金海向記者介紹說,中心負責對第三方會計事務所的審核過程進行監督,並根據第三方會計事務所出具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情況第三方專業機構審核報告》和地方環保部門出具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情況監管報告》經中心每季度廢棄電器電子拆解處理技術評估會議審議後,最終出具評估報告給省環保廳。

“目前,省內有5家這樣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企業。我們與省財政廳聯合發文,實現了會計師事務所第三方審核機制,建立了第三方評估機制和三級環保部門分工負責制,並建立了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在第三方評估報告基礎上,省環保廳利用廳內紀檢與有關業務處室聯席會議審查機制、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等手段,最終出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情況審核報告》報環境保護部,確保了審核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副主任焦璞說。

實時智能監控 安全處置危廢

“叮……”浙江省杭州市有害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人員手機不時會收到一條信息:從某汙水處理廠運出的汙泥,已安全轉運至處置單位。

同時收到這條信息的還有汙泥移出地和移入地環境監管人員,內容包括汙泥轉運數量、發出到達時間、產生單位、運輸單位、接收單位等。

記者瞭解到,這是為進一步規範汙泥處置,確保汙泥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安全妥善處置,杭州市環保局開發了危險廢物安全處置電子全程監控(刷卡轉運)系統。

今年上半年,在環境保護部召開的全國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會上,這一系統被評為優秀案例。

杭州汙泥轉運的全過程管理,融合了GPS定位、視頻監控技術、信息卡聯網的方式。信息卡是全過程管理的核心,可以將記錄的產廢單位信息,包括所產廢物等相關信息都傳輸到移動終端上,通過移動終端直接生成電子聯單,並可實現打印。

去年,杭州市環保局又投資500萬元,對危廢智能監管系統進行升級和完善,重點是門戶建設、汙泥轉運全過程管理、醫療廢物轉移RFID管理、GPS監控管理、視頻監控。

不僅是杭州,寧波、紹興和衢州等地市也在危廢信息化管理、車輛GPS跟蹤和視頻監控方面進行了建設。

“今年,將投資800多萬元建設浙江省危險廢物和汙泥全過程智能監控系統省級平臺。”焦璞說,通過建設省級監控平臺和各地市建立市級平臺,利用物聯網、雲存儲技術對危廢生產、處置進行全過程實時智能監控,實現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

目前,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和衢州5個市已建成監控平臺,204家企業安裝了視頻監控,其中194家實現了聯網監控,年內還將新增聯網監控企業245家。到年末,嘉興市、金華市、舟山市、台州市的監控平臺將基本建成,麗水市、湖州市的監控平臺將開工建設。到2017年底前,全省780家省控以上危險廢物重點企業將全部實現聯網監控和統一結算。

權限下放 審管分離

最近,前來浙江省環保廳辦理審批的投資者會發現,固廢事前審批事項變得更加簡潔明瞭,涉及固廢審批審核管理的事項全部以流程圖呈現,一目瞭然。

記者瞭解到,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還建立了固體廢物領域審批審核事項“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3張清單,全面梳理各審批審核技術支持領域的流程和環節,實現審批審核信息全面公開,確保工作陽光透明。

“我們大力推行審管分離,將固體廢物審批權和執法權交由不同部門分別管理。按照精簡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的要求,省環保廳所有固體廢物行政許可事項全部交由廳受理中心統一受理,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審批預審事項,則由固管中心專人統一受理,全面實現了‘一個窗口’受理。”焦璞說。

為實現審批陽光化、科學化,浙江省環保廳在門戶網站全部公開固體廢物審批審核事項,公開審批辦理流程等內容,並將審批結果向社會公開。

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還建立了審批審查例會,並依託省環科院成立了固體廢物與土壤所,組織建立了經營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技術審查專家庫,培育了浙江省環科院作為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技術審查技術支撐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