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四大類: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道德,聖賢教育

中國教育四大類: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道德,聖賢教育

中國五千年傳統文明非常重視教育,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

教育有四大類:第一大類----倫理的教育。

古時候從小就教,一個人一定要懂得人與人的關係。我跟父母的關係、跟兄弟的關係、跟妻子兒女的關係、跟親戚朋友的關係、跟社會大眾的關係。要懂!一定要信守道德,倫常道德的規範像一個人。

所以中國教育一般歸納“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道德”、“聖賢的教育”。

終極的目標是“聖賢”,前面都是聖賢教育不能缺少的基礎。現在學校多,政府辦的,可是古時候這些教育的內容不講究了,問題出來了,在我們這個社會普遍的接觸到,看到的、聽到的。這是什麼?果報。

我這些年來也有許多人跟我談到這個問題,我們這社會特別關心的是青少年,青少年吸毒,社會大眾非常關心。澳洲我們住的一個小城圖文巴,市政府為這些兒童們建立一個戒毒所,我記得我們還捐了不少錢,感化院。能不能真正改過來?能不能真正回頭?有很大差距。到底怎麼辦?如果不能把古老文明的教育恢復,那就很難了。人必須讓他覺悟,覺悟他就回頭,他就不肯再幹,那就教育成功了;如果沒有這些好的教育,他不明理,造作許多惡業,受很多冤枉的果報。

社會上有不少同情這些人的人,同情無濟於事,如何幫助他回頭這才重要。戒毒所、監獄應該怎麼辦?學校化,真正找一些有道德、有學問的專家學者,得教育,對於這些犯法的人上課,關懷他、教育他,希望他能變成好人,這就對了,這是真正救人

我聽說我們傳統教育、道德的這些講座在監獄裡面做過,實驗做過,成效很好,甚至感動很多的典獄官,真正觸發他的慈悲心,上面給他升級調走,他不要、不接受,他要留在這個監獄裡面做老師,教化受刑人。這在佛教說這人是菩薩化身,真的有慈悲心憐憫這些受刑人,希望幫助他們改正,將來在社會上做個好人,犧牲自己的升官的機會,做出犧牲奉獻那麼這些人,能夠發這種心的人他們肯定受過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縱然沒有受過,我也肯定他受過,為什麼?他跟受過的人表現的是一致的,值得人尊敬。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不知為善”乃至“不肯為善”,皆表造惡之過失。

“不知為善”是“無知”;“不肯為善”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他真不肯,他禁不起誘惑,看到作惡他也想去做,不是他真的回不了頭,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這裡這一段經文皆表“造惡之過失”,造的惡多,不勝枚舉。經裡面舉幾個例子,我們要能從所舉的例子去反省、去細心觀察,造惡的過失真的是無量無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